亚洲的崛起是一个挑战,但这并不是世界末日
作者: Justin Fox
比利时城市安特卫普的汉德尔斯城堡一度是世界金融中心。作为现代股票交易所的原型,它最初建于 1531 年,重修于 1872 年。最近几年来,它举办过壁球锦标赛、书市和企业聚会,但现在又归于沉寂,变得蓬头垢面了。离它最近的真正股票交易所在 30 英里以外的布鲁塞尔,但就连这处交易所也只不过是设在巴黎的 Euronext 证券交易网络的一个分支机构罢了。
这听上去就像一则警世寓言的开头,诉说著一个国家丧失竞争优势后的遭遇。其实不然。拥有 45 万多居民的安特卫普也许不会像在 16 世纪那样成为举足轻重的经济中心,但它的人口比当年要多得多,经济也繁荣得多。多亏有保存良好的辉煌过去,这座城市如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汉德尔斯城堡也将被改造成一家大饭店)。安特卫普还是全球钻石业的一个主要集散地、欧洲第二繁忙的港口以及仅次于休斯顿的石化设备销售中心。在过去二十年里,随著以德里范诺登(Dries van Noten)和安8226;德默勒梅斯特(Ann Demeulemeester)为首的一大批在安特卫普培训、以安特卫普为基地的服装设计师迅速享誉全球,这座城市甚至还培育起了一个新型行业─精品时装业。
换言之,就算失去了超级经济地位,生活还是会延续。对于整天担心今后会把经济领先地位拱手让于中国人和印度人的美国人来说,必须向他们指出这一点。没错,亚洲的崛起的确是一个挑战─对美国和西欧来说都是如此。同样,对于这个挑战,许多美国人(以及欧洲人)尚未做好准备。但这决不是世界末日。
鉴于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印度很快也会达到这个数字,那么,只有希望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有朝一日都能超过美国,似乎才算有同情心。现在还远远谈不上这是否意味著全球资本主义中心会转移到亚洲。诸位不妨纯粹出于纸上谈兵地假设,上海或孟买将从纽约头上夺走世界经济中心的桂冠,那又怎样?
古时候,确实发生过强大帝国灰飞烟灭的事。在之后的多个世纪,它们再也不曾拥有经济和技术优势。罗马帝国衰亡了。一度强盛的中国在经济上陷入了长达千年的沉睡状态,直到最近才醒来。
但是,自从全球资本主义贸易体制在 12 和 13 世纪开始成形以来,还没有出现过那样的情况。资本主义的大本营从威尼斯转移到了安特卫普、热那亚、阿姆斯特丹、伦敦,最后到了纽约,但经济收益在上述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减少。意大利北部仍然很繁荣。低地国家(主要指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译注)也是如此。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几十年的黑暗时期之后,伦敦再度成为一个金融和媒体之都,年景好的时候甚至能超过纽约─这一点就连 7 月 7 日的连锁恐怖袭击都不能改变。
自 16 世纪以来,安特卫普经历了自己的几次严峻时期,但这是军人和政客造成的,并非经济力量的作用。该城作为金融之都的全盛时期,终结于 1585 年西班牙军队占领之际。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宣布,他宁可统治一片没有异教徒的荒原,也不愿统治一块有异教徒居住的沃土。安特卫普的新教商业精英们逃到了北方,推动了荷兰经济鼎盛时代的到来。
人才和资本的这种跨越国界逃逸,从那时以后只是愈演愈烈。如今,信息和技术也在全球迅速流动。结果是,没能处于世界中心地位的经济损失大大减少了。相反,受惩罚的罪因却是控制过头的政府官僚体制、不良的税收政策、平庸的教育制度、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也许是最重要的─缺少创新与灵活性。
世界上有许多地方毫无疑问没有处于全球的中心位置,但它们把精力放在解决上述问题上,使其社会繁荣、经济发达。看看新加坡、赫尔辛基、都柏林、迪拜、西雅图和亚特兰大吧。西雅图和亚特兰大似乎有理由被列入这个名单,而且美国的各州和各市都已经习惯于通过相互竞争以求经济发展。这些事实预示著美国有良好的前景。在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每年公布的国际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上,美国通常都能拿到高分─尽管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许,我们没有做好准备以应对中国或印度发起的挑战。但是,我们也没有注定会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