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工作总结 内幕工作



    关于两名陶氏化学公司高管筹划杠杆收购其公司─并忘记告知其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的惊人故事

    作者:Roger Parloff

    2007 年 1 月 18 日,《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称,“市场上有传言”说“一个由私人股权投资集团组成的财团正在筹划对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发起分拆收购”。陶氏股价急升;其股东、雇员和合营公司合伙方都要求公司提供更多信息。然而,首席执行官利伟诚(Andrew Liveris)却还完全蒙在鼓里,对传言背后的情况─如果有情况的话─一无所知。

    第二天上午他给陶氏董事、前首席财务官佩德罗·莱恩哈德(J. Pedro Reinhard)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因为他知道莱恩哈德与金融界关系密切。“你能不能向你的线人打探一下?”他说。“告诉我这些信息有没有根据?”

    大约两个小时后,莱恩哈德很不合作地回复道:“这些传言已经在市场上流传六个多月了。”

    “有什么新情况吗?”利伟诚跟问道。

    “据我所知,没有。”莱恩哈德回答。

    莱恩哈德没有对他的首席执行官讲实话。就在他向利伟诚发送回复邮件前的几个小时,他还在位于伦敦的卡尔顿城堡酒店(Carlton Tower Hotel)与两名为一只阿曼主权财富基金效力的顾问会面。这只基金正试图与几家美国私人股权运营公司组建一个财团,对陶氏发起杠杆收购。根据这两名顾问后来所作的陈述,莱恩哈德和陶氏的一名最高层高管─罗密欧·科林伯格(Romeo Kreinberg),负责陶氏全球业务的一半左右─当时在一个宾馆房间中浏览了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的一个伦敦关联公司编制的一本小册子。它有 100 页,概括介绍了阿曼人牵头的杠杆收购的流程。他们还谈到了假如这项交易进展顺利,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将会得到的报酬─莱恩哈德将担任新公司的董事会主席,科林伯格担任首席执行官。

    后来,陶氏从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口中得知,他的银行一直在就此收购方案向阿曼人提供咨询服务,并且陶氏的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参加了谈判过程。两天后,即 2007 年 4 月 12 日,陶氏开除了这两名高管。陶氏按照两人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惩罚条款,没收了价值近 4,500 万美元的既得股权和其他薪酬。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愤怒地声明自己是清白的,并对陶氏提起诽谤诉讼,分别诉请 2,500 万美元和 1 亿美元的损害赔偿。

    这起痛苦的诉讼 6 月份以一种道德上不太令人满意的方式结案了。一方面,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均承认:哦,是的,他们确实参与了未经授权的杠杆收购谈判;而且确实,陶氏董事会也完全有权对他们处以巨额的惩罚。然而与此同时,陶氏做出了重大的金钱上的让步。尽管和解协议的条款对外保密,但这两位前高管将取回大部分陶氏曾试图没收的脏钱。换句话说,这两起唬人的诽谤之诉,最初只不过是一种不顾一切的谈判的工具,但最终证明是一个精明之举。

    尽管如此,这两起诉讼还是会给两名原告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像本文这样的文章。在诉讼过程中,数千封电子邮件和其他文件被披露出来,另外还有几份关键的庭外作证的笔录。通过这些文件,我们可以拼凑出大部分故事情节,从而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科林伯格和莱恩哈德─后者目前仍然在担任高露洁棕榄(Colgate-Palmolive)、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和西格玛-奥德里奇(Sigma-Aldrich)的董事,其资格并未受到质疑─确实有过一些糟糕行为,比陶氏解雇他们之时所意识到的还要糟糕。

    科林伯格和莱恩哈德通过他们的律师拒绝就本文的写作接受采访。从被解雇之日起,他们就一直采取躲闪的态度:他们的律师声称,指责他们的人是错误的或不可信的,但他们自己又拒绝站出来澄清事实真相。

    然而,《财富》获得的文件显现出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一幅描绘离奇商业戏剧的图景─在私人股权投资风潮的顶点仔细窥探私人股权投资交易之谜的内幕,这非常难得。其中客串演出的演员包括 KKR 合伙人亨利·克拉维斯(Henry Kravis)、TPG(前身为德州太平洋集团)的庞德文(David Bonderman)和百仕通集团(Blackstone Group)的朱钦(Chinh Chu,音),另外还有一个跑龙套的角色:你所听说过的最富有、最年轻的实业家─现年 51 岁的美籍俄罗斯移民、拥有数十亿资产的伦·布拉瓦特尼克(Len Blavatnik)。   尽管这起流产的杠杆收购陶氏的交易不可避免地让人联想起《门口的野蛮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一书,但与该书对 20 世纪 80 年代交易狂潮的经典记载相比,这起交易带给人们的教训非常不同。虽然一桩价值 500 亿到 600 亿美元的杠杆收购陶氏的交易很可能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杠杆收购,但在这一故事中,荣誉和颜面最终退居到理性和务实之后。令政变策划者恼火的是,出钱的人不愿采用敌意收购方式,并且非常怀疑交易能否成功。陶氏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地步,原因不在于公司有一个进行自利交易的首席执行官,也不在于某些冒险的公司掠夺者,而在于它的董事会是一个由独立董事控制多数席位的董事会。唉,这次可能不会被搬上银幕。

    从他们混合有不同民族特色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佩德罗·莱恩哈德和罗密欧·科林伯格都是非常老成练达之人。现年 62 岁的莱恩哈德在巴西长大,在德国和美国读书。而现年 57 岁的科林伯格出生于克罗地亚,成长于阿根廷,曾在九个国家居住,能说六种语言。二人在陶氏的职业生涯都超过 30 年,往返穿梭于全球各个国家,从德国到意大利、瑞士、美国,并且还经常出差到中东地区。他们都非常出色,都曾是首席执行官职位的强劲争夺者:莱恩哈德在 2000 年 [迈克尔·帕克(Michael Parker)获胜],科林伯格在 2004 年(利伟诚获胜)。

    莱恩哈德因其敏锐的财务头脑和对化工行业的熟知而广受尊敬。但另一方面,陶氏独立董事詹姆士·林格勒(James Ringler)在去年 11 月份作证时说,莱恩哈德“有时感情过于丰富,让人发疯”,而且“他的说话方式……连教皇都会被激怒”。

    据三名独立董事的说法,科林伯格在他的业务部门是一名超级高管,但是他们还说他“专制”、“狭隘”,并且他“逆我者滚”的态度让同事们感到不快。第四名独立董事在其庭外作证笔录中说,他是一个“非常非常难以管理的人”,并且喜欢通过他在陶氏的开支账户大笔支出。

    2005 年底,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作为先头兵负责监督陶氏与阿曼石油公司(Oman Oil Co.)共同设立的合营企业。阿曼石油公司是一家政府所有的公司。据公司董事、陶氏前运营主管阿诺德·阿莱芒(Arnold Allemang)称,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负责处理与阿曼方之间的所有事务,并且坚决维护他们的职权不被他人插手。” 阿莱芒说,他们的态度是,“要想跟(阿曼方)接触,必须通过我们进行。”

    两位高管与阿曼之间的牵连,是导致他们被解雇的最终原因。但莱恩哈德还有另一方面的麻烦的牵连,直至他被解雇几个月后,陶氏对此仍知之甚少─他在布拉瓦特尼克庞大的私人控股公司 Access 实业(Access Industries)中扮演的角色。布拉瓦特尼克靠经营俄罗斯石油资产飞黄腾达,现在是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个人净资产价值估计有 70 亿到 80 亿美元。Access 的投资领域涉及电信、媒体、房地产、石油、金属,2005 年 8 月完成对荷兰巴塞尔 PP 原料公司(Basell Polyolefins)的收购之后,还进入到了化工领域。

    在收购巴塞尔公司过程中,Access 聘请莱恩哈德为顾问。60 岁以后,莱恩哈德逐渐从其在陶氏担任的运营职务中退出,只保留了董事头衔。陶氏对他讲,他可以为 Access 做事,但只能参与跟陶氏不存在利益冲突的业务事项。他还被告知,因为现在 Access 拥有巴塞尔公司那个部门,他不能在 Access 担任董事,因为这样会违反反托拉斯法有关禁止在竞争对手公司中兼任董事的规定。

    结果证明,对于什么构成利益冲突,莱恩哈德的看法远远要窄于陶氏的看法。迟至 2006 年年初,他不但是 Access 投资委员会─有些 Access 官员称之为 Access 的“事实上的董事会”─的成员,而且还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巴塞尔公司本身的董事会会议。莱恩哈德对 Access 保证说,陶氏对于他担任多个职务的做法感到放心。

    2006 年 3 月,Access 的布拉瓦特尼克致函陶氏首席执行官利伟诚,正式提出收购陶氏的大宗商品部门。Access 公司的电子邮件显示,在发出之前,该函曾得到莱恩哈德的“编辑和落款签署”,而陶氏当时对此并不知情。利伟诚对伸过来的橄榄枝并不接受,未加理会。然而,同样在陶氏不知情的情况下,莱恩哈德把陶氏的反应告知了 Access。“跟佩德罗进行了简短的交谈,”一名 Access 高管向布拉瓦特尼克报告说。“之后了解到陶氏就我们想要的资产接触了科威特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他让我和我们沉住气。”

    4 月份利伟诚成为陶氏董事会主席,并指示陶氏的总法律顾问给莱恩哈德发送一封两页纸的信件,措词严厉地表明公司的如下立场:如果莱恩哈德在向 Access 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谈论或接收任何“有关巴塞尔公司的信息”,陶氏将视之为利益冲突。莱恩哈德与陶氏首席法律顾问进行争辩并试图跟公司谈判,但陶氏的立场毫不动摇。

    对于这封信,莱恩哈德对 Access 只字未提,并且完全不顾信中的警告。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巴塞尔公司向利安德化工公司(Lyondell Chemical Co.)发出收购要约,并最终将其收购,组建了全球第三大工业化学公司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LyondellBasell Industries)。在这整个过程中,莱恩哈德出席了 Access 和巴塞尔公司的各次董事会会议。

    2006 年上半年,陶氏股价持续疲弱,经常有投资银行接触该公司,主动提议通过产权交易提升股东价值,包括通过分拆后加以杠杆收购。人们普遍认为陶氏的价值被低估了,因为它被视为大宗商品业务。因此,有人预测,如果它能够出售大宗商品部门,集中经营利润率较高的“功能化学”部门,股价将会大幅上涨。

    7 月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董事会在罗德岛纽波特召开了一次为期一周的战略会议,就六种战略“选择”展开辩论,包括分拆公司。利伟诚认为,由于陶氏的大宗商品和功能化学部门相互依赖程度很高,因此最好的选择是维持公司的完整结构。他推崇一种“减少资产”战略,而非分拆。按照这种战略,陶氏将把其大宗商品类资产加以“变现”,例如在保留经营控制权的前提下出售合营企业在此类资产中持有的权益。出售所得的资产将用于扩展其功能化学部门。

    董事会赞成利伟诚的减少资产战略,否定了所有分拆战略。莱恩哈德是唯一持有异意的董事。

    当月,一个由阿曼人牵头的杠杆收购陶氏的方案也在酝酿之中。一位名叫特里·卢恩(Terry Ruane)的善于投机的独立咨询师联系化学行业咨询师艾迪·威尔逊(Eddie Wilson),请他对陶氏做一个分拆价值评估。卢恩和威尔逊均在英国海峡群岛的泽西岛有居所,二人都在阿曼国内做商业咨询,卢恩为陶氏服务,就其阿曼合营企业阿曼石化实业公司(Oma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o.,简称 OPIC)提供咨询,向科林伯格和莱恩哈德汇报工作。威尔逊在职业生涯中曾供职于陶氏 25 年,他也就 OPIC 提供咨询,但服务于阿曼方。为了协助价值评估工作,卢恩向威尔逊提供了由 J.P. 摩根-嘉诚证券(J.P. Morgan Cazenove)准备的陶氏公司简介。J.P. 摩根-嘉诚证券是摩根大通与英国投资银行嘉诚证券公司(Cazenove)共同设立的合营公司。威尔逊完成了评估工作,但几个月都没有收到卢恩的回复。

    7 月底,陶氏公布了令人失望的二季度业绩,拖累公司股价重挫 10%,使其成为一个更加诱人的分拆目标。布拉瓦特尼克的 Access 公司高管当时并不知道新近启动的阿曼收购计划正在进行中,他们自己也开始考虑杠杆收购陶氏,以此间接取得陶氏大宗商品资产。8 月和 9 月,他们对陶氏进行了分拆分析,项目代号为阿基里斯(Achilles),因为就股价而言,陶氏的大宗商品部门是其致命弱点─阿基里斯的脚踵。奇怪的是 Access 的内部电子邮件和 Access 并购主管菲利普·卡辛(Philip Kassin)的庭外作证笔录均显示,在 Access 对陶氏进行分拆分析的过程中,莱恩哈德做了关键的准备工作。莱恩哈德为陶氏的每一个业务细分部门找到了适当的可比公司─陶氏的 10-K 年报未提供该信息─并外推得到了适当的盈余倍数,以用于价值评估过程。

    到 9 月中,Access 的高管已经完成了分析工作。分析报告的草稿指出,“这项交易被迫采用‘敌意’方式的可能性非常大。”2006 年 9 月 18 日,巴塞尔公司董事会在公司位于意大利北部城市费拉拉的实验室召开了一次会议。会后,卡辛、莱恩哈德、布拉瓦特尼克和巴塞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在一个秘密小房间进行了会谈,卡辛讲述了其杠杆收购建议。他刚开始没几分钟,布拉瓦特尼克就打断发言,说交易“规模太大,可能不可行”,而且他“没有兴趣进行任何敌意收购”。会后不久,卡辛在发给一位同事的电子邮件中提到这次惨败,还说“佩德罗非常非常生气”。

    有人─陶氏猜测是莱恩哈德─不甘心放弃这一想法。10 月,曾经在 7 月份请艾迪·威尔逊对陶氏进行分拆评估的那位咨询师特里·卢恩,联系 Access 的卡辛,并向他介绍了一个阿曼牵头的杠杆收购陶氏的方案,这一交易由 J.P. 摩根-嘉诚证券提供咨询,几家美国私人股权运营公司提供财务支持。他敦促 Access 参加交易。卢恩让卡辛在这个阶段不要把方案告诉莱恩哈德,好像这是一个秘密。但是后来在诉讼过程中提交的一份宣誓陈述书中,卢恩说事实上最初指示卢恩联系卡辛的人正是莱恩哈德。(莱恩哈德及其律师强烈质疑卢恩的可信性,这种质疑有一定根据:卡辛和威尔逊作证说,为了交易成功,他有时会“夸大其辞”或者“捏造事实”。卡辛还说,他有时同时为一个交易的几方做事。卢恩还与陶氏订有持续咨询合同。)

    在伦敦与卢恩一起喝完咖啡,卡辛给布拉瓦特尼克发电子邮件说:“财团希望由莱恩哈德担任董事会主席,由罗密欧·科林伯格担任首席执行官。”卡辛强调交易可能不是敌意的。“(卢恩)说大多数管理层人员都支持并参与其中─显然,利伟诚除外。”一旦收到杠杆收购要约,董事会就要对股东承担评估要约价值的信托义务,不管首席执行官如何看待该要约。如果过半董事批准,交易技术上即被视为友好善意的。

    卡辛安排布拉瓦特尼克和卢恩在伦敦会面,商讨杠杆收购陶氏的事宜。交易将由一只阿曼主权财富基金─阿曼苏丹国政府储备基金(State General Reserve Fund of the Sultanate of Oman,简称 SGRF)牵头。SGRF 打算为此投资至少 50 亿美元。陪同卢恩前往的是伦敦 J.P. 摩根-嘉诚证券股本资本市场联席主管伊恩·汉纳姆(Ian Hannam),他为阿曼一方提供咨询。然而,布拉瓦特尼克再一次表现出暧昧的态度,Access 根本没有推进此事。

    10 月 30 日,卢恩和汉纳姆与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首次在伦敦的卡尔顿酒店举行会议。会上谈到了某些 OPIC 业务事宜,但卢恩在其后来的宣誓陈述书中坚称,会议的目的“是讨论一个典型的杠杆收购完成后对管理层的影响”,并“特别提到了对陶氏的可能收购”。

    两位阿曼政府部长希望在启动收购程序之前面见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因此卢恩在阿曼的马斯喀特安排了一次会面。其间,阿曼人探身到桌子对面,问卢恩和科林伯格是否认为陶氏是一个良好的投资对象,以及他们是否愿意留任并管理公司。据卢恩对其律师所作的陈述,他们对两个问题均作了肯定回答。

    之后,收购方案真正启动。由于预计将会与阿曼人签订聘用协议,J.P. 摩根-嘉诚证券的银行家将此事通报了其母公司摩根大通的关键高管,并启动利益冲突检查程序。冲突备忘录记载:“前首席财务官领导收购团队。并非现任陶氏高级管理人员全部参与。”伴随该备忘录的摩根大通内部电子邮件指明莱恩哈德是该“前首席财务官”。另一封电子邮件写道:“我理解陶氏管理层故意保持低调,直至进入后续阶段……也即,在本阶段非常希望发现合理的可否认之处。”

    由于摩根大通与陶氏之间存在大量的业务联系,敌意收购的可能性令一些摩根大通银行家感到极度不安。但是,另外一些银行家则强调交易可能会得到陶氏董事会的一致同意。之后,这一事项似乎被暂时搁置,在澄清这些问题期间,签订聘用协议的时间被延后。

    12 月中旬,卢恩重新把前陶氏公司高管、咨询师艾迪·威尔逊请来参与此项交易,帮助银行家为项目起草一份长达 100 页的商业计划书。该项目的代号叫“道尔”(Project Door,起这个代号时显然没有太用心,Door 代表的就是陶氏)。1 月 19 日,卢恩、汉纳姆、威尔逊、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再次在卡顿塔酒店举行会议,威尔逊向这些高管介绍了商业计划书。

   威尔逊在这次会议上听到了一些坏消息。此前卢恩告诉他,他二人将分享摩根大通银行业务收费的 25%,作为参与此交易的报酬。而莱恩哈德和卢恩在会上告诉他,按照新的方案,这 25% 的报酬将由三个人分享─卢恩、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威尔逊只能得到一笔固定款。由于摩根大通当时的咨询收费在 2 亿美元左右,其四分之一就相当于 5,000 万美元。威尔逊非常生气。(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二人的律师同样质疑威尔逊的可信性,就像他们质疑卢恩的可信性一样─这同样也是有一定根据的。在解雇事件引发的诉讼开始后,威尔逊与陶氏达成一项极其不同寻常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陶氏同意对他在此事中的所作所为不予追究,对于他协助诉讼所花费的时间,按其正常咨询费率─每天 4,500 美元左右─支付酬劳,并报销其律师费。卢恩和威尔逊具有一定的谈判砝码,因为他们都不在美国法院的管辖范围内。)

    正是这第二次卡尔顿酒店会议之后或期间,陶氏首席执行官利伟诚向莱恩哈德发送了前文提到的电子邮件,询问他《金融时报》有关收购传言的报道背后的情况。但莱恩哈德只是告诉他说,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谣言。

    据利伟诚后来的证词,陶氏最高层高管例会讨论过这则报道,但科林伯格在会上并没有透露任何情况。“会上,他一直坐在那儿,显得非常沉默和不积极。” 利伟诚描述说。根据利伟诚和其他董事的证词,这则报道甚至在之后一次陶氏董事会会议上又作了非正式讨论。莱恩哈德出席了会议,但没有交代任何情况。

    截至此时,阿曼人和 J.P. 摩根-嘉诚证券银行家几乎都已准备好向美国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做正式推介工作。然而,推介之前,他们还需要做一些至关重要的扫尾工作。阿曼 SGRF 的老总需要面见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以确保他们会接受一个比原计划小气的管理层一揽子激励方案。按照最初的方案,如果管理层实现业绩目标,将获得存续公司的 10%,现在 SGRF 要将其削减到 6%。第二,摩根大通银行家需要知道,究竟有多少陶氏董事和高管真正支持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也即这笔交易是否真有希望成为善意收购。

 2016年工作总结 内幕工作

    为解决这些问题,汉纳姆为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安排了两次会议,地点在伦敦,时间是 2 月 27 日。在其中一次会议上,他们将会见阿曼基金的老总,在另一次会议上会见摩根大通副董事长比尔·温特斯(Bill Winters)。

    在这两次重要会议召开前两天,另一篇新闻报道更加详细地描述了正在逼近的杠杆收购陶氏的方案。文章预测说,这是一笔“540 亿美元的交易……参与方可能包括一些重量级的企业,如 KKR、百仕通和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看到该报道后,百仕通的朱钦打电话给利伟诚,向他保证百仕通没有参与此事。利伟诚打电话给 KKR 和克拉维斯询问情况,克拉维斯说他一点也不知道眼下的交易,但他向利伟诚保证说 KKR 参与敌意收购的可能性极小。

    利伟诚还是不放心,对谣言严肃对待。他发起了一个“堡垒项目”(Project Fort),邀请陶氏的两家一级投资银行─花旗集团(Citigroup)和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对陶氏进行杠杆收购分析,以备应付突然的收购要约。他还聘请了全美最好的收购防御律师─Wachtell Lipton Rosen & Katz 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马蒂·利普顿(Marty Lipton)。

    此时,杠杆交易的筹划者认为,由于媒体泄密,在伦敦会面变得非常危险。于是汉纳姆把会议地点移到了向西 35 英里、泰晤士河沿岸一家豪华酒店─Compleat Angler。为确保隐私,他没有透露宾馆的名称,而是直接派车到希思罗机场接送与会人员。他还包租了酒店的整个休息大堂,以便与会者会面时不被人看到。

    据陶氏称,科林伯格还为当天的行程设了一个假象。他让 OPIC 董事会主席写了一封信,假称邀他到伦敦商讨一起发票报销争议。

    两场会议都很不顺。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拒绝接受阿曼方的一揽子激励方案。事实上,一位银行家当天晚些时候在一封 J.P. 摩根-嘉诚证券内部电子邮件中写道,莱恩哈德现在“没有理由急于(在该交易中)跟阿曼方合作”。(陶氏猜测,莱恩哈德反对吝啬的新的薪酬方案。)在第二次会议上,摩根大通副董事长温特斯第一次得知,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任何董事的明确支持,而是单独行事。温特斯“感到惊讶的是,只有两名决策人员参与这一阶段”,一名摩根大通银行家写信给汉纳姆说,“任何交易都可能被视作不友好或敌意的……上述很多情况,都使得摩根大通本阶段对 SGRF 的承诺更加困难。”

    尽管如此,温特斯并没有取消交易。他指示汉纳姆告知阿曼人,如果以正确的方式接触陶氏董事会,现在仍有希望获得其批准。汉纳姆是在告诉阿曼人,“我们仍在努力帮你们获得这些资产。”

    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的律师均在法庭文件中声称,他们的当事人在 Compleat Angler 会议谈及杠杆收购时均感到意外,“断然拒绝了”这样的提议,并且还对摩根大通银行家说,如果收到这种邀请,陶氏将会“严阵以待”。科林伯格甚至还声称,他前去酒店时,原以为只是要跟卢恩商谈 OPIC 日常业务。但是,这样的说法太站不住脚了。尽管威尔逊没有出席这两场会议,他当天也在 Compleat Angler,并在会后跟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一起用茶。威尔逊作证说,他们俩当时均没有表示出任何震惊或意外,也没有任何想要退出或终止该项目的意思。

   3 月 1 日,陶氏首席财务官杰弗里·莫臣(Geoffrey Merszei)在纽约与花旗集团的银行家开会时得知,摩根大通参与了新闻报道中提到的杠杆收购陶氏的方案。3 月 5 日,利伟诚就此事打电话给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询问情况,后者保证调查此事后回电给他。

    同样在 3 月 5 日,据威尔逊说,他在苏黎世会见了莱恩哈德。会谈的主题是 25% 摩根大通银行费的问题,莱恩哈德仍然希望能分到一部分,而威尔逊仍然在为被排斥在分享人之外而感到生气。威尔逊作证说:“莱恩哈德试图让我放心,向他本人和科林伯格先生支付银行费的一部分,(在法律上和职业道德上)都不存在问题。”莱恩哈德邀请了几位来自一家瑞士银行的高管与会,他们声称“可以找到……不带来问题的方法来设计它”。据说,根据这种安排,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分得的银行费将由威尔逊接收,然后由其在瑞士转交给他们。威尔逊拒绝这一安排。

    3 月 7 日,利伟诚和戴蒙再次通话。戴蒙确认,摩根大通的嘉诚证券部门正在做某个项目,但他仍然在试图作进一步调查。

    3 月 12 日,再次曝出有关此事的新闻。这也是截至当时最详细、最准确的报道。伦敦小报《旗帜晚报》(Evening Standard)预言,将会出现一起“600 亿美元的交易……背后的主筹划是摩根大通伦敦分行的伊恩·汉纳姆”,交易的赞助人可能包括那几个“惯常的嫌犯”,如 KKR。陶氏首席财务官莫臣怒不可遏,打电话给摩根大通公司的陶氏客户代表克里斯托弗·伊纳康尼(Christopher Iannaccone),要求立即停止参与此事。伊纳康尼保证把这一信息传达给高层。

    3 月 13 日和 14 日,交易再次遭遇冷水泼头。当时,收购团队正式向 KKR 和 TPG 推介该交易,但“我们认为数字不可行”,一位 KKR 银行家写道。一封摩根大通电子邮件显示,在 TPG,庞德文同样“不是很感兴趣”。

    3 月 15 日,摩根大通的温特斯在一封抄送戴蒙的电子邮件中建议退出该交易。“考虑到所收到的反馈信息,我们现在向陶氏传送我们‘罢手’的消息。如有必要,我乐于帮助控制损失。”戴蒙好像当天就给利伟诚通话传达了这一信息(但利伟诚已不太能确定具体日期了)。摩根大通还通知了阿曼人和汉纳姆。摩根大通退出了交易。

    但是,莱恩哈德可能尚未放弃。摩根大通退出两天后,他敦促 Access 并购主管卡辛对陶氏采取进一步的交易步骤。“昨晚与佩德罗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卡辛给布拉瓦特尼克的信中写道,“他的地位非常奇怪。我认为他脚踏了太多的船,同时参与了很多个收购小组。”

    最后一次报纸泄密发生于 4 月 8 日,事实证明它对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而言是致命的打击。这篇文章报道说,“一个由中东地区投资者和美国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组成的财团”正在进入一起收购方案的“收官阶段”,并指明担任该财团顾问的是摩根大通的伦敦分行。与此同时,戴蒙已经约好了利伟诚第二天晚上在陶氏位于密歇根州米德兰市的总部共进晚餐。第二天上午,戴蒙给温特斯和另外两名银行家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带点挖苦地说:“鉴于今晚我要与陶氏首席执行官共进晚餐,你们能不能对我简单介绍一下事情的情况?”收到邮件的几位银行家向戴蒙保证说,摩根大通 3 月 15 日起已经“停手”了。

    看到最新的媒体叙述后,KKR 合伙人克拉维斯给利伟诚打了一个电话。利伟诚的通话笔记显示,克拉维斯对他讲,KKR 伦敦办事处曾收到邀请,但他们在发现这是一笔敌意收购后就退出了。他还说,阿曼人正在与“对陶氏非常了解的”人合作。

    4 月 9 日戴蒙与利伟诚的晚餐─一位摩根大通银行家称之为“道歉会”─气氛融洽。“戴蒙先生非常乐于提供信息。”利伟诚后来作证说。戴蒙的“举止”表明,“他清楚地发现自己的公司正参与一项他本人……不支持的事情”,利伟诚说。“(戴蒙)提到了……一些跟陶氏具有非常非常亲密关系的当事人,并且……接相当明确地暗示说,有一些人切实参与了该交易,而且我实在应该知道他们是谁。”利伟诚追问他更多细节,但戴蒙保证稍后会打电话给他。伊纳康尼当时也在场,后来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报告说:“显然,我们因为这一插曲而受到了打击,但如果杰米·戴蒙在接下来几天内能够提供一些证据,我们的处境可能要比我的预期好一些。”

    第二天,戴蒙在给利伟诚通电话时,告发了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利伟诚的通话笔记显示,戴蒙说,特别是莱恩哈德,他就像是一个“双重代理”。“杰米·戴蒙建议我自己处理,但如果他是我,他会尽快把这些家伙‘揪出来’并赶出(董事会)。”

    第二天,利伟诚向董事会通报了这个惊人的消息。董事会一致授权利伟诚在给予辩解机会后解聘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4 月 12 日上午,二者都只是像律师一样刻板地一概否认曾参与了不当行为。当天稍晚的时候,二人被解雇。

    2007 年 5 月 8 日,双方提起诉讼和反诉,2008 年 6 月 2 日达成和解协议。除了和解协议订立的保密金钱条款外,莱恩哈德和科林伯格均公开承认曾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参与杠杆收购谈判,而公司承认二人“在其服务于陶氏的长期和杰出的职业生涯中,对陶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佩德罗·莱恩哈德对和解感到高兴。”其律师加里·纳夫塔利(Gary Naftalis)在一份声明中说。“他非常感谢公司公开承认并赞扬其在陶氏的杰出职业生涯。”科林伯格的律师斯坦利·阿尔金(Stanley Arkin)拒绝就本文发表评论。

    “两名被告承认董事会是正确的,这非常关键。”陶氏的律师大卫·伯尼克(David Bernick)说。“一旦就这一点达成一致,剩下的问题就只是,是否为了要回最后一美元的既得股权薪酬而继续诉讼。(陶氏)认为这不是应该采取的正确步骤。”

    很显然,仍然存在很多谜团。是谁误导了谁,认为陶氏的董事会会接受杠杆收购的?是谁向媒体泄密的?以及,老天,这两个家伙当时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呀?我们也没有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12673.html

更多阅读

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_管理动态_社科网 2016教育部人文社科

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2011-02-14 09:55:45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浏览次数:276 网友评论 0 条2011 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客服部客户接待办2013年工作总结 客服部月度工作总结

客户接待办2013年工作总结盛蕾2013年是客服部深化服务、全面提升综合业务能力的一年,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客服部各班组同心协力、相互配合,客户接待办以“提供优质服务,提升业务水平”为目标,认真做好接访工作,积极协调、解决用户反映的

自来水公司工会的2012年工作总结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

对于自来水工会来说,不仅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用水问题,还要对人民群众的用水进行统计,方便以后使用。为了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对2012年工作做一个总结:一、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今年供水总量329.9万吨,比去年同期321万吨,上升了2.77个百分点; 向外售

声明:《2016年工作总结 内幕工作》为网友一公里的幸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