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他的企业来,葛南尧 “隐形”得更厉害—个子不高,一身工装。如果他不是刚从奥迪A8里出来,你绝对不会想到这个退休工人模样的人是中国最大的扬声器配件企业的董事长。
在天乐集团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有几把毛刷子很惹眼。那是当年天乐公司的首批产品。在这个中国最大的扬声器零配件生产基地,它们更像是一种骄傲的资本:一切从几把刷子开始。
葛南尧曾经是当地蛟镇中学的老师。1974年,他带领7名学生借了200块钱创办了校办工厂,生产毛刷子,当年赚了500块钱。大丰实业(生产活动看台、公共座椅)的副总董纪友说,中国民营企业的最初定位都是模糊的,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都是慢慢摸索出来的。1975年,工厂隔壁一家扬声器厂需要扬声器配件,葛南尧于是转产为其生产扬声器定位支片。那家扬声器厂早已不在,葛南尧却在它指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成为国内扬声器的源头企业:作为国内覆盖率达80%的上游产品,它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扬声器成品的好坏。
与熊樟友一样,葛南尧也到了上海。他向飞乐公司—中国最早的扬声器生产厂—请教,但是没有“挖”他们的技术人员。定位支片以棉布作原料,当时要用布票购买,好在用量不大,全校师生就一起凑。继定位支片之后,天乐开始生产纸盆、防尘罩,逐渐扩大到扬声器全部配件。葛南尧亲自到全国各地的扬声器厂去推销。
扬声器配件行业的一个特色是:用于生产的设备在市场上是买不到的,需要自行研制。“国外的厂家有,但是他不给你。”从1975年到现在,天乐自己制造了包括手摇压机、分体式捞浆机及其替代产品半自动抄纸机、全自动抄纸机(用于生产纸盆)在内的诸多设备。“浙江人很勤劳,能吃苦,也很聪明。”比起陈爱莲的万丰来,葛南尧的经历更为艰难。“我今年60岁,文化也不高,30年来,走到今天这一步确实很不容易。”你可以只做定位支片,也能活下去,但结果当然不一样。
在配件基本都能自己生产的情况下,组装扬声器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利润率会比做配件高。葛南尧曾经尝试过,很快就放弃了——当所有的客户都成了竞争对手,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专业化成为天乐的一大原则:做不出声的配件比做喇叭更适合自己。
与万丰相比,天乐的产品存在一个问题:规模虽然大,但是一直停留在中下水平。这不是工艺问题,主要是因为国内的生产原料不过关,如果进口,成本太高,客户承受不了。天乐去年扬声器配件的销售额3个多亿,“到达5亿有可能,但是再高就很困难了。”于是,在20多年后,天乐开始多元化,去年餐饮业的销售额超过了扬声器配件,达到了4个亿。天乐意识到餐饮业的风险,确定了在自己的产业链上多元发展的方针:跟杭州数码合作生产汽车用液晶显示器,跟香港某公司合作生产汽车DVD,另外还有一家代理出口的贸易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将会达到10个亿(不包括餐饮):扬声器配件收入占1/2,液晶显示器和汽车DVD可以销售3个亿,贸易公司达到2个亿。“21世纪,扬声器配件行业仍然可以称作是朝阳产业,因为现在需要扬声器的地方太多了,比如手机,比如电脑,但是我们的规模不可能变得更大。”
在占地320亩的“天乐科技工业园”里,新建的厂房对葛南尧的乐观估计给予了显而易见的支持。“有朋友跟我说,你们应该建成一个扬声器配件的大超市。现在我们做到了。”但是他又说:“这个工业园投资这么大(3个亿),如果得不到回报……这是我最大的担心。我不愿意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