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注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技巧和泡沫周旋
到底中国房地产的泡沫有多大,这已经成为年底最牵动公众注意力的社会话题之一。
上海12月的住交会上,一面倒的是反对泡沫论的声音。当然,参加这个活动的政府官员、金融专家、房地产商等专业人士几乎都是中国地产的多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群掌握着巨大社会资源的人。
业界之外的声音之中,不断有人批评中国房地产是资源生意,是投机生意,没有正常的现金流,进入门槛太低,甚至一度置疑它还不构成产业,也有人预言未来三个月之内中国房地产将会泡沫破裂走向萧条。
对于政府来说,房地产业能拉动50多个行业的发展,目前还找不到比房地产业更能全面拉动经济增长的行业。这也是为什么近年多个国家的房地产价格出现持续上升而大多数政府都没有积极干预的主要原因。
爱尔兰都柏林房价自1995年以来上涨273%,同期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房价也涨了一倍;英国房价过去3年上涨55%,西班牙房价过去10年上涨100%,南非房价过去12个月上涨24%;中国香港地区房价,去年秋天以来也上涨了50%。在美国东西海岸的大城市,房价上涨速度比物价上涨快60%。巴黎的房价6年涨了80%,房价飞涨的幅度超过了收入上涨幅度两倍,很多法国家庭都已经失去了买房的能力。
这一次产生于上世纪末美国持续减息的全球低利率时代的地产热潮,随着全球化这个锋利的工具已经迅速波及到国际上大多数经济热点国家。同样,中国不能免俗。换一句话来说,在每天众多热钱流入内地之际,在发达城市个人灰色收入较多,人民币价值被低估的情况下,城市部分居民的购买住宅(不管是投资还是自住)的能力是比起理论上的分析要高的。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在未来可见的一两年内,注定要和地产泡沫共存。
采取严厉的限制,甚至计划经济的手段去人为调控房价是危险的。因为这意味着政府将会一步步卷入房价的涨跌起伏,透支信用乃至泥足深陷。类似的管制失败案例在中国股市上是屡见不鲜的。每一次严格控制别墅用地,带来的常常就是别墅价格的继续上扬。忽略真实需求的道德措施,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政府如果坐视不理,任由非理性的地产泡沫蔓延,那么带来的后果已经由最近的经济学者口中得到充分表述。
因此,现在的地产政策,必须非常小心,非常有技巧。真正值得加大力度去做的是,一方面适度加快土地供应,一方面坚决控制按揭比例,防范银行风险,适度加息,减少负利率带来的投资热钱也是可以考虑的。同时,为了维护社会平等和稳定,政府可以建设相应的廉价公共租屋,让真正无家可归的人有地方可住,但是不是保证他们每个人都购买自己的物业。大量由政府补贴而身份难以界定的人置业的经济适用房应该彻底停止。
值得乐观的因素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到2004年底,经历了宏观调控和“831”土地大限等外科手术式的政策变化调整之后,行业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土地拍卖的规范和透明,相当程度上是在为中国的房地产业拆除了定时炸弹。中国地产业正在走出靠关系运作土地,用土地运作资金,两者结合产生利润的惯式。
房价就像股价一样,总是吸引那些有责任感的人去忍不住左右一下、干预一下。但是鉴于房地产市场实在牵涉面太广,对于我们这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已经有了太大的影响力,短时间让房价急速回落以及暴涨的行为,都是极其危险的。而这一点,又确实是做多的开发商和唱空的批评者们无法顾及的。政府部门注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泡沫周旋,一方面,在土地和资金供应上慢慢收紧,使泡沫失去蔓延的动力。另一方面,也要尊重游戏规则,不要让那些用钱对中国经济投票的购房者或者机构承受非市场之外的风险。
这是一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