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炼厂突然间被带着中石化抬头的红头文件“勒令”停产,两家央企由此展开一场正面冲突
文/本刊记者 郭大鹏 杜 亮
沿济南市工业北路向西北去,到一家烟囱林立的钢铁厂前向北转,车行不过一两分钟,一座能并排通过两辆卡车的工厂大门便出现在眼前。门右边大约有一人高,4、5米宽的裹着红色大理石的照壁上,凸显一排镏金大字:蓝星石油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朱建生指着这个照壁对前来采访的《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说:“以前我们叫济南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划转给蓝星后改成这个名字,现在两个都可以用。”戴一副大框眼镜的朱是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
进入办公室,朱建生把记者让到了一张落着一层灰尘的黑色真皮沙发上等他。那沙发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有的地方开了线,露出脏兮兮的海绵,不过仍不失真皮沙发的豪气。这大概是济南石化集团当年风光时购置的——这家1958年成立,独立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之外的地方国有企业,直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前,仍然是济南市排名前几位的利税大户。
这样一家经历了风雨兴衰,显得有些破败但正在努力恢复元气的国有企业,本来不会有什么引人注目之处。但是在归入蓝星旗下后,它就成为蓝星进入炼油业的一个触角。而蓝星在进军过程中遇到的竞争对手的阻击,自然会落到这个“触角”上,所有的疼痛,也要由这个神经末稍最丰富的“触角”承担。
很多人当然会记得蓝星的名字:去年底,蓝星因为在韩国双龙汽车收购战中一度“胜券在握”而在国内外媒体大出风头,只是在遭到上汽的强烈反击后,才不得不宣布放弃。
但这并不挫伤蓝星这个曾经的非正统中央军进入主流产业的冲动,除了试图闯入汽车业的“禁区”的努力外,蓝星还有比做汽车更现实一些的梦想,那就是进军炼油业——这个被正统中央军中石化、中石油高度垄断的行业。为了这个梦想,蓝星做了比收购双龙更长久的筹划,但与上汽暗中“飞腿”不同,一开始,对手向蓝星发动的阻击就几乎“摆在了桌面上”。
红头文件的台前幕后
朱建生把记者让进办公室旁边的会议室后,翻开一个小黑皮笔记本,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蓝星入主济南石化集团后,怎样给这家负债率曾超过300%、理论上可以破产3次的企业带来新生,怎样转化了济南石化集团干部、员工的观念等等——这些当然都是事实。蓝星确实擅长做这样的工作:“把不值钱的企业收过来,擦干净,让他变得值钱起来。”因为它虽然身为中央大企业,但从来没有沾染政府投资企业所具有的懒散毛病。
不过总听这些显然没太大意思,如果没有采访机的帮助,恐怕记者能记住的朱建生的话就只有一句:“蓝星讲究一个‘事在人为’”,因为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这句话被他反复讲了6、7遍,和他扶鼻梁上那付大框眼镜的次数差不多。好在他很忙,要赶着去见一个客人,于是就责成一位在厂子里多年从事经济新闻报道工作的宣传干事段连山负责介绍情况。年近50、面色黝黑的段连山执意要和记者共进午餐。在餐桌上,段连山把一段价值数十倍于这顿午餐的,差不多能让他终身难忘的故事告诉了《中国企业家》:
2003年11月7日(这个日子段脱口而出),济南石化集团办公室老旧的办公桌上那台半新不旧的电话像平常一样响了起来。段连山不慌不忙拿起话筒,另一端清晰地传来中石化山东公司工作人员的声音。他简明扼要地告诉段连山,按照文件规定,济南石化必须在2003年年底前停产!而在此之前,不用说段连山,连他的领导对此也一无所知。
段连山回忆当时的情景:“接了电话,心里一下就毛了。”济南石化集团划入蓝星之前本来早就停产了,划入蓝星半年后才正式恢复生产。停产时段连山还在岗,但收入只有每月300元,现在则有2000多元呢。
导致这一意外发生的是中石化和山东省政府2003年10月份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报送青岛大炼油项目涉及关停并转山东境内小炼油情况的函》。说起这个“函”,好几位接受采访的人士都认为实在搞笑。中石化是个企业,怎么能和政府一起发文件,干涉别的企业的事呢?而且据说中石化的名号还压在山东省上面。
这份“函”对山东省内现存的21家地方炼油企业分别制订了不同的整改方案,有10家总计拥有1000万吨炼油能力企业在关停之列,其中3家被要求首先关停:济南石化集团、济南长城炼油厂和淄博市临淄区化工厂。引人注目的是,3家中前两家都是蓝星收购的企业。据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蓝星已经注资上亿元对这两家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
段连山说:“接到中石化电话后的三四天里,几乎没怎么睡觉,每天忙着帮领导整理材料,给蓝星集团、山东省政府、国家发改委打报告。”报告发出不久后就有了反应。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组织济南石化集团等几家炼厂、中石化、蓝星、山东省几方在北京举行协调会。协调结果是,关闭几家炼厂的事暂停。
但搞协调的政府大员们显然忽略了中石化的“垄断手腕”,没过多久,中石化在安排2004年第一季度的供油计划(国家列出的原油计划,由中石化、中石油代管)时,将那3家地方炼油企业排除在计划之外——这等于断了这几家企业的“粮食”。此时,山东省政府也出面向中石化集团发函指出:对于济南石化集团和长城炼油厂,由于有关政策尚未落实,“对年内关闭的时间不做硬性要求”,“不征得省政府同意,不得擅自停止两家炼油厂的原油供应指标,以保持职工和企业的稳定。”后来又几经周折,在国家发改委官员的调解下,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据说,山东省、青岛市已和中石化集团达成一致:“对于山东省内现存的合法炼油企业,有些将在大炼油项目建成之时,实施关闭或破产;有些要转产其他产品;其余企业暂时保留,等大炼油项目建成后,再考虑其前途。”
山东境内的地方炼油企业众多,为什么当初中石化和山东省政府偏偏先拿蓝星收编的炼厂“开刀”,这可能永远都是一个谜。有一种观点认为,可能是山东省政府出于保护地方政府利益的考虑才选择了先动蓝星这个央企(蓝星当时尚未并入中国化工集团)的策略。不过,事实证明,这个“柿子”并不软。
“青岛大炼油”背后的交易
两家央企之间发生正面碰撞的直接诱因是前面提到的“青岛大炼油”项目,即中石化拟在青岛开发区(黄岛)石化工业区投资百亿建设的1000万吨炼油项目。显然,中石化把上“青岛大炼油项目”与“关闭地方小炼厂”这两个看似完全不搭界的事情赋予了“因果关系”。因为在他们看来,山东的那些地方小炼厂会对未来“青岛大炼油”的生存构成威胁。
从青岛码头坐轮渡向西南到对岸的黄岛,只要半个小时。上岸后,本刊记者在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带领下去寻找规划中的青岛大炼油项目基地。出租车在宽阔的马路上开了5、6分钟后,上了一条黄土路。司机告诉记者,这条路大约就是青岛大炼油项目的北界。黄土路已经向海里延伸了不少,这是填海造的堤。路北则是配合大炼油的一个项目,已经开始基建。
南面的界限就不细说了,总之在这片近百公顷的土地上,大约三年后将崛起一座庞大的炼油城,炼油城将给青岛带来“100亿元的投资,200亿的产出,30亿的利税”,这是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描述的宏伟前景。如果加上由此带动的相关化工产业链以及对创造的就业,那社会经济效益更是不得了。不过在青岛这座风光秀美的旅游城市建设大炼油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也让许多青岛市民担心。
记者随后来到设在齐鲁石化疗养院的青岛大炼油筹备组。筹备组负责人朱小明此时正忙于大炼油投资公司的挂牌事宜,在接打4、5个电话的间隙,他告诉记者:“大炼油开工是毫无疑问的,但具体的时间还不能告诉你。现在面临的一些阻力更不能跟你说。”其实早在今年7月21日,青岛大炼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就已经传出消息,该项目有关“劳动安全卫生”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单项报告已分别获得相关国家部门批复,即所涉及到的所有报批事项均已通过,开工确实只是早晚的事。
从提出构想到最后落实,青岛大炼油项目经历了十几年的波折。而在讨价还价的背后,确实存在着中石化和山东省的“交易”。2003年初,中石化明确开出了苛刻条件——如果在青岛建立1000万吨的大炼油项目,山东就应提供一个较好的市场环境,将山东省内的地方炼油项目关闭1000万吨。中石化总经理陈同海表示:“山东的小炼油企业相对较多,在目前原油加工能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把建设大炼油项目与调整炼油结构、关停地方小炼油结合起来同步运作。”按照中石化同志们的盘算,这就像“加减法”一样简单明了。2003年6月,陈同海再次来到山东,催促当地政府尽快关闭地方炼油企业。于是,前面提到的文件和那个令段连山发毛的电话就相继出现了。
蓝星动了中石化的“奶酪”?
受到中石化阻击的蓝星其实并没有公开表示过要大举进军炼油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蓝星高层表示:“我们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拿到的小炼油厂主要是生产化工原料的(化工新材料是蓝星主要的业务方向之一),不是燃料型(即时下令人最为眼热的成品油)的,也不是润滑油型的。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个定量的燃料,这一部分我们严格按照目前的国家规定卖给中石油、中石化。”
这个说法与国家批准成立中国化工的初衷基本吻合。据称,中国化工集团经国家认可的“使命”有4项:其一是重组过去那些老化工企业;其二是发展化工新材料;其三是适当向上下游产品链扩散;其四是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化工产品,比如化肥、农药等。而蓝星作为中国化工集团的重要成员,侧重于发展第二项和第三项。“蓝星(中国化工)跟中石化,中石油有明确的行业分工,这是大局。”这位高层很坚决地指出。
但是这位高层在与记者聊了1个多小时之后,终于忍不住说出了蓝星的梦想:“其实我们最终肯定要做大炼油,如果政策允许,我们一定会比中石化做得好。因为蓝星是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条件下壮大的,我们能吃的苦,他们吃不了。”
即使是蓝星努力压抑着这个梦想,暂时“不越雷池半步”,想从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获取生产化工新材料所需的原料依然是困难重重——原因很简单,蓝星是“计划外出生”,没有“行政保证”。蓝星解决化工原料来源的一个办法是与国外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这样就可以绕过两大集团的壁垒直接从国外获取原料。而另一个办法,就是收编游离在两大集团之外的地方炼厂(目前政策不允许两大集团外的企业新建炼厂)。
这些为数有限的地方炼厂是国家1999年大规模清理整顿小炼厂之后存活下来的,当时有63家(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山东)。按照1999年国办发38号文件的思路,这些清理之后留下的炼厂,仍然由两大集团重组,如此一来,中国的炼厂就完全由两大集团控制了。但是当时两大集团看不上这些剩下来的小炼厂。于是38号文件的思路就没有贯彻到底。而这些整顿后留下来的“小尾巴”,对蓝星来说,恰恰提供了机会。
2002年6月,蓝星与济南市谈判收购裕兴化工公司(没有炼油业务),濒临破产的济南石化集团也闻讯前来寻找出路。几经磋商,蓝星出乎意外地将裕兴、济南石化集团连同另一家效益不错的长城炼厂统统纳入囊中。与此同期或稍后,蓝星又收购了天津两家(从中石油获得),沈阳一家,黑龙江一家炼厂,加起来约有200多万吨原油的炼制能力。当然,这种规模与两大集团比仍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人家一个青岛大炼油就是1000万吨。
6月27日,中国化工集团成立后一个多月后,任建新在北京召集国内20多家地方小炼厂和地方石油化工行业协会的代表开会。据说,任的目的是希望这些小炼厂能够自愿、以无偿资产划拨的形式加入到中国化工集团(更有可能是装进蓝星),各方优势互补,共同做大做强石油炼化产业。任建新表示,整合地方小炼厂的想法,已经向国务院领导汇报过。虽然目前还没有得到明确答复,但他认为“这也不是个坏事”。如此公开、大范围地求购已然难以用那位高层提到的“获取化工原料说”来解释了—极具“商业天赋”的任建新显然不会对节节攀升的成品油市场无动于衷。
如果蓝星的设想能够全盘实现,它就将成为炼油业“地方军”的领袖,拥有几千万吨的炼油能力,在大格局上(规模上尚难比拟)与两大集团分庭抗礼。而他的设想似乎有足够适宜的土壤。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21家地方炼厂出资成立)刘爱英说:“山东的地方炼油企业,早就有打造一个联合集团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协商好。”对于擅长收购重组的蓝星,这岂不是个好的信号?
蓝星集团长城炼油厂厂长渠光谈到未来与中石化的竞争时也非常自信:“在国外,几千万吨(指加工原油)的大企业,破产倒闭的也很多,几十万吨的小企业红红火火的也不少。只要有平等的待遇,还不一定谁先倒下呢。”
话虽如此,至少在目前,蓝星所能得到的原油也还只是计划内的可怜的数目,并且卡在中石化、中石油手里,对于一个潜在的、“计划外出生”的竞争对手,他们会手软吗?
那两家属于蓝星的、曾被中石化“勒令”关闭的炼厂命运会如何呢?蓝星的那位高层其实很乐观,“无非是僵持下去,直到原油和成品油市场完全开放。”这个日子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