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建立团队,创业者就要克制住自己向前冲的冲动
文/曾 鸣
战略的实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系统能力。但无论战略的实施和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人,特别是企业家自身的身份和作用。
对于抓住市场机会而白手起家的一代企业家来说,“实干”是他们能够获得原始积累,将企业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必要条件。创业阶段,企业家大权在握,往往事必躬亲,凭一己之力闯出一番天地。但是当企业达到一定的积累量后,创业者事事亲力亲为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此时,“企业家”、“领导者”必须意识到,对于他们来说,在第一线“冲锋”已经不是首要任务了。他们必须变成真正的“董事长”,身份也要从“实干家”向“战略家”转变,从更高的层面把握企业发展的大局。
相应地,企业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必须为团队合作所代替。企业家要腾出时间思考战略,逐渐把执行的权力下放到具体的管理者手中,并指导他们如何做,但也仅限于指导,即使他们做得不够好,也要克制住自己向前冲的冲动,否则努力建立起来的组织架构会被一冲而破,企业的整体能力不进反退。
在决策方面,个人英雄主义的集中体现是“拍脑袋”的决策方式。在中国企业依靠“抓机会”成长起来的过程中,迅速决策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正是这种带有很大盲目性的决策方式,使得中国企业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分析和战略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弱点常常表现为难以做出可持续的战略决策。
以基于运营规则的系统分析取代“拍脑袋”的决策方式,需要企业家更多地站在 “战略家”的角度考虑企业的长远目标和整体规划,这就要辅以团队构成的运营队伍,来协调整个企业的运作,逐步实现企业家的长远目标。这又涉及到专业化人才的问题。
团队的建设、企业的规模化发展都要求专业化的人才,而专业化人才很难完全通过内部培养实现自给自足。特别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在现阶段必然显现出快速成长,快速折旧的特性。在企业创立之初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臣”们,无可避免地跟不上环境的变化速度。这时,企业能力的各个短板中,最需要迅速补齐的是人力资源——必须有新鲜血液不断补充进来,替代原有的管理者,才能使企业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企业需要相当数量的“空降兵”来取代上一代素质较差的管理人员,这是企业家必须接受的事实。如何解决老臣、空降兵和亲情文化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中国企业家最头痛的问题之一。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不是做不做,而是怎么做的问题。
当然,不少中国企业家已经吃够了职业经理人的苦。“空降兵”失败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职业经理人并不合格。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这是很自然的现象,职业经理人群体的发展也需要市场的培养。
另一种情况也很普遍。曾经有一个EMBA学员求助于我,他发现自己的能力和管理经验已经无法支撑他的企业继续成长,希望我能够帮他找到一个能力更强的CEO。我接受了他的请求,并为他物色到一个非常合适的CEO人选。然而几天以后,这个老板告诉我,他不能够雇佣这个人,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控制住这个人。“如果他在我的企业干6个月就走人,那我的业务就很可能完全被他抢走了。我不能冒这个风险。”
这个故事使我意识到,为什么很多白手起家的中国企业,在现阶段难以接受“空降兵”的角色。正是由于企业家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使他们不敢将优秀的“空降兵”放在企业中的关键位置。但恰恰是企业家的这种担心,限制了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最终企业的发展空间并非决定于市场空间,而是决定于创立者的学习能力上限。当创立者的经营理念不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企业的生命也即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