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跨国”这种企业形态,能不能成为未来中国的主流?
英雄不问出处,但出处困扰着英雄。中国企业界有这样一类公司:它们的崛起方式曾经引起业界很大争议,眼下又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困难。它们的崛起方式与眼下的困境之间,隐隐约约存在着一种联系。这些“异类公司”能否主流化,可能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一件大事。
华晨曾以行业“颠覆者”姿态出现在汽车界,它和中华、仰融这三个名字连在一起,构成了中国本土汽车业另外一种商业模式的象征。《中国企业家》曾经为仰融所描绘的华晨汽车蓝图而振奋,毕竟,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不能只是“国有工厂+跨国品牌”一种模式,仰融用资本力量和国际视野整合国内外汽车资源,打造中华自主品牌的“民间+国际”的新汽车道路,在今天跨国合资品牌全面挤压几大汽车商、放言“中方合资伙伴几乎没有贡献”的残酷现实下,更显示出格外珍贵的远见。
可惜,管理层与政府大股东的不断博弈,一再预示了这家异类公司的暗淡前景。
海南航空在中国民航界也曾是一个“异类”。它起家于海南一隅,靠不断的市场收购扩张,是一家股份制航空公司,而且接受了索罗斯的境外投资——这一切都与传统的国内航空公司格格不入。与华晨不同的是,经过15年艰苦努力,海航终于在民航界获得认可,成为国内四大航空集团之一。然而,在金融界和社会公众心目中,海航仍然不象其它航空公司那么让人“放心”;每次金融整顿或经济波动,海航都会成为明里暗里的“风洞”。海航进军金融、“止步金融”,全是焦点。
华为在通信业,平安在保险业——这些今天的领先公司,都曾经是挑战行规的异类。华为以私人公司身份在一向由国家垄断的通信行业高调搞自主研发,平安在一向由国家垄断的保险行业按股份制操作并且引进了外资银行汇丰作为重要股东。尽管这两家公司已成为代表中国形象和国际竞争力的领袖企业,但围绕它们的各种传言从来没有停止过,听起来好象随时有“大厦将倾”的危险;而且,越是到企业的重大关头,传言越厉害。
垄断行业——私人/股份制——国际投资者/国际化——反行规的创新经营,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种下了“异类”的基因,也好象注定了它们“风雨交加”的宿命。
这里面还有没有其他更关键更隐秘的因素?
我觉得,关键是中国企业主流形态的一种未来取向。中国经济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崛起,已经是共识。但是,迄今为止,代表中国取得国际影响的公司(排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还主要是“国有+跨国”的形态,不是“国有工厂+跨国品牌”(上汽),起码也是“国有大股东+海外上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包括即将引入海外上市国际投资者的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甚至海尔、联想这样在竞争性行业赢得国际声誉、冲击500强的企业,也脱不出“国有+跨国”的模式。从目前国家对金融等尚未开放的服务性行业的政策取向来看,未来“垄断资本与跨国资本的合谋”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而华晨、华为这些异类公司,或多或少是一种“民间+跨国”的未来取向——这才是最大的异类。毕竟,在近100年的中国商业史上,民间工商业从来没有获得与国际资本直接结合的机会。改革开放后,在国(企)、民(企)、外(资)三者中间,跨国伙伴与民间公司的合作,并不顺利。
“企业界的思想家”冯仑今年写过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让你的公司更张艺谋》(本刊2004年第2期),说的是民营企业如何象张艺谋导演那样,使自己从边缘逐渐变成主流。他自己在写完这篇文章后不久,毅然把万通的大股东地位卖给了天津泰达这家土地资源雄厚的国有企业,实现了“民间+国有”的对接——这是一种主流化选择。
但是,这种“民间+跨国”的选择,未来能不能成为主流呢?恐怕这不单是几家异类公司的命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