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刚所要证明的是,他不愿意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们的陪衬
文/本刊记者 刘建强
当丁磊、张朝阳一夜暴富后,张黎刚与他们的接触就少了。这个33岁的小个子江阴人很满意自己“有自知之明”,知道什么事情该做、该怎么做,什么事情最好不要去做。
张黎刚丝毫不怀疑在并不遥远的某一天,自己将走进上述人的行列,甚至可能会稍稍领先。
2003年3月,广州,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丁磊驾驶本田吉普,载着张黎刚到酒吧里去喝酒。那一刻,张黎刚想到5年前,在北京一家咖啡厅里,他对尚未成为神话人物的丁磊说:“你的网站做得太烂了,我肯定比你做得好。”张黎刚现在仍认为当时确实有这个可能,只是话说完一年后,他离开了搜狐,没有了机会。
“英雄”身边的那个人
“丁磊有今天是必然的。”张黎刚说。1998年,“海归”们头上的光环五彩缤纷,丁磊没出过国,却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他是个成大事的人。”
但是毕竟刚从哈佛辍学回来创业,张黎刚自我感觉很好。“当时能说服一个哈佛或麻省理工的学生放弃博士学位回国创业,是一件很难的事。”张朝阳说服了还有三年才能拿到哈佛生物医学博士学位的张黎刚。那时候,张朝阳在波士顿中国留学生圈子里已很有名—他1995年回国前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封邮件,宣称自己将要回国创业。张黎刚的女朋友黄飞燕其时在IDG,与张朝阳很熟。
1998年,二张初次见面,在麻省理工大学边上的一个中餐馆里。“我感觉他并不是很热情的人,甚至比较冷漠。”但是张黎刚看到了张朝阳身上的“英雄气概”,这个吸引了他。张黎刚身上的“英雄情结”很重。在之后的几次会面中,张朝阳谈到了“公司的发展空间”,甚至“股票期权”。“我是惟一一个敢于放弃学位跟他回国的人。”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张黎刚每天早上与张朝阳一同出现在光华长安大厦搜狐公司总部,晚上10点多再与之一同在食堂共进晚餐。“都是张朝阳埋单。他是老板,看到员工这么拼命工作当然高兴。”张黎刚说。尽管有过如此亲密的接触,张黎刚认为他与张朝阳很难成为好朋友。“他已经是英雄。英雄都是很少至交的。”
张黎刚很快成为搜狐网的内容总监,行政关系上,他与张朝阳之间只有一位总裁助理。张黎刚认为,自己在搜狐的一年多时间里,为公司所做的贡献甚大:“搜狐的产品平台基本上是我搭建起来的。我们每两个月就会有新的频道出来。我们第一个做出了互联网上的IT、财经等频道。”但是张黎刚认为这不是他要的。他不会永远为别人打工,他要做一家自己的公司。所以当张黎刚得知张朝阳已经准备在董事会上提议升他为副总裁时,他仍然决定要离开。如果当初他没有走,他可能获得的股票期权,按照搜狐股票最高价计算,价值超过1000万美元。
差了那么一点儿
1999年,张黎刚成为了e龙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占有三分之一的股份。黄飞燕也从IDG出来,进入e龙。张黎刚不可能想到5年后自己会对此段经历作出如下结论:“我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公司做成有影响力的公司。这是我这几年来最大的遗憾。”
你可以搜索到很多e龙时期张黎刚的豪言壮语。对照现实,这些陈年旧账可能会引来嘲笑。张黎刚不在意。“我希望自己成为影响历史的人。”在互联网汹涌的大潮中,他与那些“有影响”的人并肩战斗,但又擦身而过。
“我有冲劲。我是一个能成事情的人。”张黎刚说,当年张朝阳看中的就是他的“冲劲”,而且他也没有让张朝阳失望。
2003年,从e龙出来的时候,张黎刚心情“平淡”。经过几次出售及回购,e龙已经不再是他的公司。曾有人把张黎刚退出e龙归咎于公司合伙制在中国的水土不服,对于其合伙人,张黎刚不愿意多谈。他曾经把热情贯注其中,并且以为会像当初在哈佛大学办《哈佛中国评论》一样在公司贯彻自己的想法。今天他也承认,那本来是个很好的机会。他用去三年多的时间,然后抽身。
但是他的梦想还没有改变。“我认准的事情就会一直做下去。”张小的时候,曾在冬天跳进河里,因为父亲错怪并且要打他。
现在,他把目光投向了健康管理。他成立了爱康网健康科技公司,又描绘出了公司的赢利模式。他站在那儿,就像一个第一次做公司的人,准备全力以赴。
你还要什么?
对于丁磊,张朝阳,马云,陈天桥等人,张黎刚毫不吝惜自己的赞语。尽管在e龙时期曾与搜狐打过一场广为人知的官司,他仍认为是张朝阳奠定了中国互联网的基础。或许,尽管他不愿意承认,他一直不能释怀没能够及时地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时间流逝,他与那些互联网“英雄”的往事听起来具有传奇色彩。这种经历也许会给他一种错觉:他本来应该名列其中。事实是,他决不甘心只做一个旁观者,即使这类旁观者的资格也很难取得。
张黎刚对“奢侈生活”很向往,可能从去美国的那一刻起甚至更早,他就希望自己能够进入“上流社会”。当他认识到大多数科学家都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基石时,就放弃了自己的科学家梦想,把兴趣转到成功率更高更容易“出人头地”的商业上来。
现在,开着宝马车过上富人生活的张黎刚甚至会被已成为自己妻子的黄飞燕问到:“你还要什么?”
张黎刚不会因为妻子问出这样的问题而指责她丧失了创业时的锐气。相反,他一直认为黄飞燕比他聪明、敏锐,并且给过他至关重要的帮助。黄飞燕曾对张黎刚说:“造就克林顿的不是克林顿自己,而是克林顿的老婆。”“如果有一天黄飞燕对着我说同样的话,我丝毫不会感到意外,也不会感到难为情。”张黎刚说。
那么,他还要什么?
“我需要证明,一个普通人家的小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最优秀的人之一。我希望自己可以影响后来的年轻人,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我要给他们做出榜样,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这就要求我做一个伟大的公司。”
张黎刚不太确定,过于自信是不是自己的一个缺点,有时候它可能让他得到“固执”的评价。回顾自己以往的决定,张黎刚说正确率在90%以上。
张黎刚认为,联想做到一个伟大的公司用了15年时间,UT斯达康10年,网易6年。“这件事所需要的时间会越来越短。爱康的计划是5年。”
这样的人的生活通常是枯燥的。张黎刚承认这一点。他记不清自己与黄飞燕成为法律认可的夫妻到底是在哪一年。他会突然说到“已经33岁了”。从年龄上,他离那个刚从哈佛冲出来的小伙子已经比较远了。要求自己“伟大”的人,他的对手往往是自己。他必须不断地跟自己赛跑。好在,互联网以来的商业大潮为他冲刷出了足够长的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