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上市的企业和监管当局对企业财务资质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
根据香港交易所披露的上市进度报告,截止至2004年6月30日香港联交所主板和创业板接受的上市申请宗数为67宗,但其中重新递表申请的宗数为22宗,这意味着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最终会因会计报表或者其它期限已过而被迫重新申请,还没有计算被退回的和自行撤销的10宗申请。
经过接近一年的所谓香港上市审批权大争论,去年最后香港政府采取的是折衷方案。依然是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共同分享权力,而两者经过一场角力,都知道这个权力来之不易,所以在上市审批权方面也高度重视,初步达成了默契,由港交所担任前线监管工作,香港证监会的角色为后期执法。在操作上所有审批必须经过证监会在法定规则上的审核。因此,如今每个上市申请实际上由联交所和证监会同时进行审批,证监会起到总体质量控制的作用。这和过去大不一样。以往的程序分成两步,联交所首先是进行申请审批,到后期才会送材料给证监会备案。而现在从第一稿起。香港证监会开始介入提问,这些问题会先给港交所,然后港交所就会连同自身部门的问题向企业提供,在证监会的积极介入之下,港交所自然不会松懈,对所有企业的瑕疵和潜在风险都会从严处理。
要上市的企业到底缺不缺钱,这是目前上市企业和监管当局理解分歧比较大的一环。内地的企业普遍存在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如果不是缺钱就没有必要上市。但按照香港市场中人的标准,特别是对于主板企业而言,拟上市企业需要实现财务独立,就是说公司不需任何外部协助时就能独立生存。这道理听上去也的确理所当然,但事实上,如今的内地拟上市公司往往是资本金有限,需要母公司和大股东在贷款或者担保上的支持,财务关系经常混淆。因为前一段已经屡次发生了民企财务炸弹事件,所以在港交所看来,如果公司在上市前需要股东贷款、股东担保的话,这可能就意味着公司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
类似容易引起质疑的还有现金流问题。许多中国民企申请上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资金的需求和压力,不少产业都有客户拖款的情况,都有大量的流动资金需求,当这些需求无法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时,就会在上市前的财务报表中自然会体现出来。作为企业他们的想法是很朴实的,“如果我在别的一些地方能够筹得资金来源,我干吗要上市?”事实上很多内地的报刊分析文章,也非常突出地把银行融资难列为民企上市的充分理由。但港交所的监管人员就认为,如果不是一家财务稳健、现金流良好的企业,那就不符合上市公司的大前提,至少不应该是一家主板的上市公司,这种截然不同的理解差异一直是保荐人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过去业务战略、管理体系、财务架构、企业管治等问题监管部门虽然关心,但并不会太在意当中的逻辑性。而现在监管全线收紧之后,联交所提问的方式也变了,他们现在用一套非常系统的分析和提问方法去鉴别企业的质量,从公司的商业模式开始问起,然后再分析收入模式是否与商业模式有矛盾,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财务分析,然后再用当初获得的信息作合理性分析。港交所会针对这些问题一层一层地进行提问,并且要求提供相关的支持文件,公司的商业模式、收入模式、财务这些方面的回答必须环环相扣,别说是有点瑕疵的公司,就算管理良好的公司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也可能“手忙脚乱”。
过去,上市财务顾问由于缺乏监管,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的财务顾问通常以前当过上市审计、上市律师、或者参与过某个上市过程,这些财务顾问虽然能够帮助客户解决一些问题,但往往由于知识不够全面,对上市缺乏全盘的知识。香港股市规定只有获得第六类由证监会监管的财务顾问牌照的人士才有资格担任上市的财务顾问,任何无牌提供该项服务者都是违反《香港证券期货条例》的行为,会被加以严惩。另外部分所谓市场上的不良财务顾问已经上了联交所的黑名单,只要他们的名字出现在申请文件上,联交所的问题至少增加几百条。因此,对于目前众多跋涉在上市申请过程之中的民营企业,选择有牌照的财务顾问,是保障自身利益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