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商在跨过“收费”的门槛之后,面临的更大考验是如何让其“指数产品”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文/本刊记者 杜 亮
“国际指数商”抢占滩头
“你们现在是亏还是赚?”
“从财务上考虑我不愿意回答你这个问题。”面对记者的问题,朱闪表现出了特有的“职业警觉”。
“这么跟你说吧,我们从2002年5月份开始推广自己的指数产品,原计划一直到今年都是推广—推广期投入会多一点。而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我觉得赢利的一可能会提前到来。”
朱闪的身份是新华富时指数有限公司总经理。这家注册地位于香港的公司是目前业界公认的在内地开展业务的惟一一家“独立指数供应商”。
2003年8月,新华富时与国内业绩最佳的基金公司之一—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签订合同:由前者提供新华富时A200指数等产品,作为后者发行的“指数型”开放式基金—博时裕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标的”。这是新华富时在内地拿到的第一份“商业订单”。而时间转到2004年,新华富时又推出了一个新的指数产品—新华富时A50指数,“花旗环球”作为“QFII”之一,成为这个产品的第一家用户。
对“指数产品市场”持乐观预计的显然不止新华富时。3月1日,另一家著名的指数供应商“标准普尔”与中信证券股份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推出了“中信标普300”和“中信标普50”指数,而其商业化的运作也在同步进行。据了解,长城基金管理公司和嘉实基金管理公司有望分别成为首批用户。
目前编制中国证券市场指数的机构大体有5类。一是证券交易所:推出上证50和深证100的分别是上交所和深交所两家交易所下属的公司。二是外资机构或合资公司,如道琼斯很早就推出了“道中88指数”。三是国内券商,银河、中信、国泰君安等都有自己的指数。四是证券中介机构,如天相投资顾问公司推的“天相系列指数”。五是证券类媒体。
五类机构中,只有前两类机构进入到“商业化”操作阶段。一般来讲,国际指数供应商在中国做指数产品有着更强的“商业动机”,最典型的是新华富时指数有限公司。这家指数公司由新华财经与国际四大指数商之一的富时指数集团(另外三家是标准普尔、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有限公司、道琼斯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道琼斯公司编制中国证券市场指数最早,但至今未做商业推广。标普通过与中信合作,开始染指中国指数市场。而最负盛名摩根士丹利MSCI指数尚未开发针对内地证券市场的产品。券商最初开发指数产品的目的主要是作为本公司的投资参考,其商业动机并不强。但其研发实力以及对内地市场的较为准确的把握使其成为国际指数商进入中国的首选合作伙伴。在这方面,虽然两大交易所在指数编制上技术实力雄厚,但囿于市场“割裂”,并不被外资看好。
相对于国内机构来说,国际指数提供商最大的优势是“有一套成熟的指数运作模式”。朱闪认为,这个模式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采用国际流行的普遍认可的编制技术,还需要做市场调研;第二是市场,指数出来后怎么推广,怎么跟媒体打交道,怎么跟客户打交道;第三是服务,客户有问题了,应该先找谁,解答不了该怎么办?解答完了怎么办?如果你付不起前期投入的钱,就没办法继续往下做。”
“免费午餐”结束
指数是商品吗?对于向客户(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推销“指数产品”的商人们来说,这是他们曾经需要反复澄清的第一个问题。
“用用可以,至于收费吗?还得考虑考虑。”在新华富时近两年的推广活动中,这种暧昧的态度是经常可以碰到的。谈及“指数商品化”,朱闪用了一个字形容,那就是“难”。即使到了现在,很多人还不能接受“收费指数”。
拿国内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中信系列指数产品,尽管目前有近30只基金采用其作为“业绩评价基准”,但并无一家向中信证券“付费”。惟一的例外是去年发行的“长盛中信全债券指数基金”。而据了解,这只采用中信债券指数作为“投资标的”的“指数型基金”也只是象征性的收了一点费。
“从国外的经验看,对指数产品的收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面向所有类型基金、作为业绩评价基准,对这种使用方式只收一个固定的年费。另一种是面向指数基金、作为投资标的,对这种使用方式除收取固定年费外,还要按‘净资产基点’收费,一般是万分之一。”朱闪介绍说。
而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尚处在“混沌”状态的市场,大多数“指数供应商们”都像新华富时一样采用了培育市场的战略,在“收费与否”的问题上往往表现了足够的耐心。比如,2003年4月,新华富时在授权湘财合丰(已更名为湘财荷银)使用其指数产品(业绩评价基准)时就采取了“免单”的策略。
近一两年,指数供应商与客户在“买卖关系”上的“暧昧面纱”已被悄然“撕破”。“从2004年3月起,我们开始向上证所信息网络公司付费。”华安180基金经理助理刘光华告诉《中国企业家》杂志。成立于2002年11月8日的“华安180”是国内第一家指数型开放式基金。该基金与“天同180”共同采用2002年7月1日推出的“上证180”作为“投资标的”——直到2004年2月份都是不收费的。
效法“漂亮50”
从“免费”到“收费”,中国“指数产品市场”发生的微妙变化足以令指数供应商心动。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结构以及相应的投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以前中国的证券市场是散户为主的市场,投机的气氛浓厚,而从2003年开始,以基金公司为首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成为市场主力,他们在投资时更多的考虑到公司的基本面和内在价值。”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总经理徐刚表示。而聚集了价值投资型股票的指数产品以及基于此设立的“指数基金”也就自然被市场所接受。
巧合的是,2004年起,上证所、新华富时、中信标普相继推出了“50指数产品”,尽管这三只产品选择股票的标准和范围存在差异(上证50局限于上交所上市的股票,后两者覆盖沪深两市),但从进入三家“50指数”范围的股票看,包括“长江电力”、“招商银行”、“中国石化”等在内“大盘蓝筹股”无疑受到三个指数的共同推崇。据统计,其重合度均在50%以上。
市场人士认为,指数商们之所以对“50指数”产生不约而同偏好主要是借用了美国“漂亮50”的概念。
“‘漂亮50’是在美国市场上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批成长性非常好的公司。这些股票确实在一段时间内,走出了跟其它股票都不一样的行情—别人跌的时候它在涨。所以被称为‘寡妇和孤儿’应该买的股票——买完以后就不用管了。”湘财荷银CEO林伟萌称。“在中国市场上,过去的情况是大盘蓝筹股没有人买,而它们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有一定的优势—垄断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行业增长率比其它公司要快,于是市盈率越来越低,确实具有投资价值。这种情况跟美国出现‘漂亮50’之前的情况有点像。所以,由基金经理发起的价值股票的冲击,我觉得一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们的A200刚推出来的时候,占市场总市值只有40%左右。到了去年年底的时候,已经到了50%左右。今年年初,已经到了58%了。可以看出,中国具有蓝筹概念的股票发展速度非常快。”朱闪表示。
“指数产品”的生命力
不过,对于开始打造中国“漂亮50”的指数供应商来说,现实状况并不完全令人激动。近一段时间,著名的“德隆系”三只股票“合金投资”、“湘火炬”、“新疆屯河”放量下跌,连带投资“德隆系”股票的“花旗环球”损失惨重—这三只股票均在“新华富时50指数”的名单上。那么,当初新华富时为什么要把“市场公认”的三只“庄股”选进其“50名单”?朱闪的解释是:“我们没说过我们不认为它是‘庄股’,但是谁也拿不出一套界定庄股的标准—根据交易量、股东人数还是股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按照客观的规则来选。”
不过,像花旗环球这样“按图索骥”投资的QFII并不占主流。“据我了解,外资投A股很少买指数,主要倾向于主动投资—通过自己的调研选择可投资的股票。”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昌华表示。“因为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国家,真正长期成功的股票我们还没有看到。”
虽然若干“50指数”开列了具有“投资价值”的蓝筹股名单,像陈昌华这样来自外资机构的研究者依然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可以看看这些50指数名单里,最多的是什么股票?是原材料和资源性企业的股票,而原材料类的股票是有周期性的,今年盈利可以,也许明年业绩就会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而下滑,”陈说,“我觉得在中国要真正出现像可口可乐、微软这样业绩优秀而且表现稳定的股票,还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
林伟萌也认为,“指数投资”适合于“完全有效的市场”。而中国的证券市场属于“偏弱的有效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上,指数产品的生存空间还很有限。而即使在成熟市场国家,指数基金也属于边缘性产品—主动性投资的积极管理型基金所占权重依然最大。
看来,中国的指数产品供应商们在跨过“收费”这个基本的门槛之后,面临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如何让其“指数产品”有更持久的生命力?这将决定谁会从这场角逐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