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发动机的大公司都是这家外界不知名公司的客户,包括像通用电气这样的大佬级企业,也不得不对高龙屈尊
文/本刊记者 刘建强
以平均每年挤垮7家竞争对手的速度,四川高龙机械有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崛起。目前,每三架波音客机中,起码有两架发动机燃油喷嘴的关键部件,产自高龙。
屈指算来,高龙公司董事长邱宇光已经将国际上30多家同类生产企业,挤得只剩一家竞争对手了。包括像通用电气公司这样世界最大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也对高龙青眼有加。
一个项目促成一个公司
1990年,曾在华尔街工作多年的邱宇光为四川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竞得叙利亚的一个大型水电项目设备招标合同,项目标的1.7亿美元。邱宇光的父亲曾担任国民党西南地区补给司令,其过去一部下的女婿,时任四川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此前,这位副总经理曾委托邱父找到邱宇光,帮助机械进出口公司在国外销售机械设备。
叙利亚水电项目做成后,邱宇光得以重新审视国内商机。他先后与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合作,推销他们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邱宇光认识到国内的航空航天技术及其产品并不比国外的差,只是公司的管理存在问题,效率低下,人员没有积极性。
1999年,因为飞机发动机燃油喷嘴的关键部件成本居高不下,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飞机发动机制造燃油喷嘴的美国某公司在全球招标部件制造商。邱宇光和他的合伙人决定竞标—他们相信自己招来的技术人员能够胜任(他们大都来自大型国有企业,有的是邱宇光与国企合作时亲自挑选的,“缺乏的只是有效的管理”。这一点与本刊2003年第9期《寻找中国的隐形冠军》报道中的杭州飞膺船艇公司、天乐集团初创时情形类似)。
1999年底,四川高龙机械有限公司成立,研制出符合通用标准的部件只用了6个月。这次投标曾被认为是不可能,或者有相当风险的。邱宇光和他的合伙人实际上胸有成竹。曾有两个美国工程师,下赌注认定高龙公司生产不了这种部件,结果都输了100美元。
技术改进由下而上
高龙进入飞机发动机燃油喷嘴部件生产行业时,全球此类公司有30多家。4年过去,目前只有美国还有一家公司在生产(型号与高龙的产品不同)。“大概今年6月份就要停产了,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这种型号产品的技术,马上就要投产。”
把对手挤掉的关键就是价廉质优。“我们对国外公司很了解,知道它在什么水平上就会亏本。我们的价格就设在它们做不了的水平上。当年我们的价格一出来,同类公司就已经减了一大半。”中国的劳动力便宜,而且在高新区可以享受诸多优惠政策。“我们喜欢用农村来的工人。这样的工人稳定,流失率低,技术也因此少有泄露。”邱宇光说中国人不是一般的聪明,而且由于物质条件还不够好,每个人都很珍惜自己的饭碗,所以产品才能做得好。“管理非常重要。第一,说了就要做。第二,做了就要做好。”邱宇光拿起一只飞机发动机燃油喷嘴部件(略带弯曲的金属管状物)说,这上面有100多个质保点,几年来没有一个点不合格。比方说,如果产品规格的误差率允许在1个毫米,那么,高龙的质检体系在误差达到0.5毫米时就会报警。邱宇光说,人的动力主要来自贪欲和恐惧,这就是管理中奖惩制度的基础。但是仅此还不够。“你要让员工明白企业与他们是一体的。所以,我们的技术改进很多都是从下向上进行的。”
高龙公司每个月要向客户交几十批货,“从来没有晚过一天,也不会提前很多”。“再有,我们的生产是‘拉’,而不是‘推’。国内很多企业都是先备料、估计自己能做多少,然后再找市场。我们是先找到市场才生产。”
高龙公司自行研发的产品已增加至10种(包括超级计算机的关键部件),第10种就是即将送走最后一个竞争对手的利器。因为产品均需保密,所以邱宇光不允许记者拍产品照片。
不在价格上让步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法国SNECMA公司、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美国PRATT&WHITWEY公司等排在世界飞机发动机产业前几位的大公司都是高龙的客户(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属于高龙的间接客户)。“他们每个月都要找我们两次以上,只要我们点头就能签约。但是我们目前的生产能力有限,很多订单都推掉了。”因此,高龙公司现在已经“不用在价格上让步”。邱宇光说,这一行业的利润率至少是100%。高龙公司成立4年,销售额每年至少翻一番,现在达到500万美元。“我们最初的投资只有几十万美元,几年来追加的投资都来自利润,而且还不是全部利润。上市代理公司在请我们上市。”
邱宇光说,通用公司有一个“三五”计划:到2005年,每年要在中国销售50亿美元的产品,同时采购50亿美元的货品。“他们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问题在于,下了订单,对方做不出来,或者做出来,质量不行。通用公司跟我们说,你有多少余量我们都要了。”通用公司参与了中国政府的“ARJ-21”(先进的区域性喷气式客机)发展计划,中国政府希望此种飞机的大部分部件“都在中国本土生产”,通用公司就此已与高龙公司进行了深入会谈。邱宇光目前的打算是,今年高龙要新建3座6000平方米的厂房,以此扩大生产规模。
不做家族企业
邱宇光在美国多年,已经习惯“用英语思维”,因此母语说得较为缓慢。高龙公司的工作人员对邱钦佩有加:“邱总天上的事(指航空航天)知道一半,地上的事全知道。”
曾在40岁、50岁两次退休的邱宇光向记者透露,他的第三次退休计划是10年以后。邱宇光并不准备让自己的孩子接班。“未来,这个企业会像那些著名的大公司一样,进入惯性发展的跑道。它不是一个家族企业,它的股份我们的员工也可以持有。”
和本刊曾经调查过的隐形冠军企业一样,高龙未来也不想隐形下去。
“我们要成为亚洲最大的航空航天企业。”邱宇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