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欣喜之余,本土企业家是否充分体会到了其中的责任与压力?
文/牛文文
“自主创新”终于超越科技层面上升为中国未来5年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战略,对企业界来讲,这可能是未来一段时期最重要的事情了。“自主”二字好沉重,在欣喜之余,本土企业家是否充分体会到了其中的责任与压力?
“自主”二字,来之不易。过去几年中,本土企业界曾经为它的诞生做过许多反思、许多呼吁和许多努力。在加入WTO后的几年里,本土企业的疆域和眼界都大大扩展了。站在全球竞争的格局重新看待自己和本土市场,越来越多的领先企业逐渐感受到了20多年单向开放市场和引进外资而形成的“非国民待遇”,也看到了在全球分工下一味走低成本路线只看重GDP和销售额的巨大局限。于是,大约从2003年开始,我们看到企业界不断反思和呼吁:
——“拉美化之忧”。2003年年底,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企业领袖年会”上,宁高宁、魏新、张文中、张宏伟等企业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下一个20年本土企业还是不是本土经济的主导力量”的疑问和忧虑;
——“中印比较”。美国两位学者关于“中印企业比较”的研究文章,引起国内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张维迎教授和项兵教授(他们也是国内两大商学院的院长)不断发问“中国为什么难以出现世界级企业(家)”?提醒政府和企业反思过去20年本土企业发展模式和发展环境的局限;
——“蝗虫”争议。“我们的制造业所赚的其实都是蝇头微利”(李嘉诚2004年汕头演讲),但这种大批量低价格低附加值出口的制造业模式在2005年不断引发贸易战,同时导致原材料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在这一轮宏观调控中,江浙一些企业家开始反思;
——“走出去”之后。在一系列的海外收购遇挫之后,傅成玉等企业家开始反思国内市场对外资全面开放的政策环境。王巍等并购专家提议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重新认识跨国并购;
——“汽车发展政策大争论”。2005年何光远和龙永图关于过去20年汽车产业政策成败的激烈争论,也在引起IT、零售、日用消费品等行业的思考。
回顾过去几年企业界思考的轨迹,可以说,“自主创新”的新国家战略的确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企业界声音的一种倾听与反应。
“国家战略”和“企业战略”是相辅相成的。新中国近60年的经济发展,走过一条不断探索、螺旋上升的道路。建国初期的50年代“一边倒”,一五、二五计划从苏联引进了一大批工业项目奠定了新中国经济的基础;60年代后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在对外封闭的艰难环境下自我运转;80年代开始“对外开放”,创造了“世界工厂”奇迹;21世纪的头一个20年,“自主创新”战略将使中国和平崛起于全球经济格局中,也将使中国企业真正自立于世界级企业之林。现在,该是企业界认真思考新国家战略下的企业战略的时候了。当然,不同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的企业,对战略的考虑程度与方向有很大差异,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在眼下就考虑“自主创新”。但是,“自主发展”毕竟是可能主导下一个20年的大战略,身处其间,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这个大趋势。
第一,加深对自主的理解。对企业来说,自主创新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战略选择。这其中包括:如何在继续发挥成本优势的同时,找到自己在全球价值链上升级路线(低端与高端)?如何在保持市场营销优势的同时,建立对研发、设计、专利、品牌的清醒意识(贸工技与技工贸)?如何在利用跨国资本/品牌/技术的同时,形成自主技术/品牌(利用外资与自主创新)?这些在战略上的“两难境地”,考验着企业家的“大舍大得、大赌大赢”的大智慧。最糟糕的情况是,没有建立起自主优势,连老的“打工优势”也丢了。
第二,尽早寻找自主的萌芽。哪些领域,未来5年中国企业可能建立起全球优势?麦肯锡公司在研究“弱势地区如何建立全球公司”时,提出了一种“可向主流市场传递的非本土的独特能力”,本土企业界现在就应该着手研究自己可能形成的这种独特能力。
第三,全面检讨不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大战略虽然在最高决策层确定了,但在整个政府体系和商业环境上,还有很多障碍需要突破。其中的关键,是促使政府克服20年引进外资中形成的路径依赖,矫正20年形成的歧视本土企业成长潜力迷信跨国公司的思维定势,重新找回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地方政府盛行的自建品牌信心。
企业家如何理解“自主”二字,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家新发展战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