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式“城市化”显现恶果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真的能给中国民众带来福祉吗? 

在中国,城市是一个具有十足优越感的字眼。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造就了世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运动,每年数以千万的人口正从农村转入城市。在每一位新进者心目中,城市代表了清洁的环境、富裕的机会和孩子未来的希望。 

专家测算,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将达到三个百分点。而世界银行报告显示,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长中有10%是来自城市化进程迸发出的动力。“按照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从现在到2020年,城市化的水平要达到58%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预测。而中国社科院此前做过的研究称,中国的城市化率将在2050年达到75%,相当于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真的能给中国民众带来福祉吗? 

深圳一直被视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标杆城市——从一个小渔村崛起为雄视一方的国际化大都市,人均GDP居全国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个取消农业户口的城市。但这样的迅猛发展给深圳带来的不只是经济上的福祉,同时还有一系列令人挠头的社会问题。在深圳1200万人口中,其中80%属于流动人口。巨大的人口压力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交通拥挤,教育、医疗设施超负荷运转,治安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迫于这些压力,深圳市政府在8月1日开始在年底前暂停办理新户口,并对流动人口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管理。 

 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式“城市化”显现恶果

深圳市的做法很快遭致了如潮的批评,但希望这样做的城市不只一个。“首善之都”北京在年初时也有专家呼吁实行相似的法规,只是由于反对声浪太高而作罢。另一个案例是郑州。这个中原重镇在试行两年的户口放宽政策后,因城市基础设施无力承受汹涌而入的人流而于去年年中宣告失败,正式恢复了严格控制人口的户口制度。 

在户口制度、限制人口自由迁移早成众矢之的的今天,中国的城市仍然必须顽强地守住这道虚拟的篱笆,实质亦在于中国城市的资源还没有丰裕到供所有人共同享用的地步。几乎中国的所有大中城市都存在着严重的塞车问题。全国661座城市中,超过400座缺水,多数缺电。环境污染更是明显。 

错不在“城市化”。中国的城市管理者可以以“城市人口发展过快”作为借口,推托自己在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失察。可多数城市却仍在重复着昔日美国、欧洲犯过的错误,在道路修建工程中减少自行车道,鼓励大排量汽车。部分城市盲目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蓝图,以致于闹出了“183个城市将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笑话。出于政绩的考虑,各地形象工程仍然不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称中国的地方政府负债高达万亿。某些地方政府大建经济开发区,却常常因招商效果不佳而使大片土地闲置。 

根据社科院的测算,中国今后的城市化进程将使每年有1000万-1200万农民进城。按照每个农民进城成本约25000元计算,未来50年中国每年用于城市化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5000亿元,约为2004年中国GDP的2%-4%。尽管这个数字仍在中国经济的可承受范围内,但这些农民进城后还将带来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一笔不菲的支出。如何筹措如此一笔巨大的支出将是中国地方政府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在地方支出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能被迫选择的办法是提高当地的税收。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税收提高将增加当地企业的负担,损伤他们的竞争力,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陷入恶性循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11638.html

更多阅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习心得体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对于促进经济社会跨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哪里?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两会”前,《人民日报》有篇署名任仲平的重要文章,称我们的问题出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还把转变发展方式说成是“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可是,在我们见到听到的“两会”上,房子的声音、低碳的声音高过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声

声明:《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式“城市化”显现恶果》为网友七分冷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