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龙成了几代企业家的伤心地,成了外部资本的滑铁卢,也成了当地政府摆不脱的麻烦?
文/牛文文
顾雏军获罪脱离企业,顾氏企业王国在地方政府主导下重组——引起普遍关注的“顾案”,将以这样的方式结局,应无悬念。同样是在广东佛山,几个月前,健力宝和它的前主人张海也是按这样的方式处理的。现在的悬念是:是不是存在这样一种“佛山方式”?它会不会成为各地处理“出事”企业与企业家的一种可效仿方式?
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
科龙在顺德,健力宝在三水,它们现在在行政上都属于佛山市。“小地方出大企业”,这类地方国有企业(或者是乡镇企业)在80年代创办,是地方政府大股东与创始人企业家二者创业精神萌动的产物;这类企业在90年代的辉煌,是这个“创业同盟”企业家精神迸发的结果;这类企业在21世纪头5年中逐渐衰落,与此同时,创始人企业家潘宁和李经纬也离开了企业。这个发展同盟的实质,是地方政府大股东“得利”(税收、就业、GDP),创始人企业家“得名”(企业家声誉和企业实际控制权)。它的破裂,缘于地方政府在债务压力下希望从企业直接拿回巨额现金,而企业家在年龄压力下希望获得企业的控制性股份。最终到底是企业衰落导致了同盟的破裂,还是同盟的破裂导致了企业的衰落?这是个很难说清的问题。总之,在前后20余年时间里,科龙、健力宝的创始人企业家和政府大股东,共同谱写从无到有、由合到分的“同盟三步曲”。
一个同盟破裂了,新的同盟建立了。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新主人张海和顾雏军进入,新游戏开始。
新同盟其实是旧同盟的延续。地方政府把大股东地位卖给了来自资本市场的陌生人,他们尽管没有管理大公司和制造企业的经验,但既然来自资本市场应该有资金实力,而这恰是政府当时最急需的。新主人张海和顾雏军需要一个大的实业平台,完成由资本家到实业家的转型。从理论上讲,新同盟应该是稳定的,至少不应该很快破裂。但残酷的现实是,刚3年左右,新的同盟就又破裂了!
这次问题出在哪里?
“不能让外来人把我们艰难创建的企业掏空了!”在佛山当地,这样的心理很普遍。在顺德,在三水,政府当年下决心动用财政或其他公共资源,才创建出全国知名的企业,后来虽然有的企业上市成了公众公司,但地方政府仍然是大股东,地方政府依然在税收等方面支持养育企业发展。它当初不愿意实行MBO让创始人成为企业的真主人,现在也不愿意外来的新主人把企业“掏空”了。“掏空”有两种:本来就把本地企业当资本操作工具玩垮了是“掏空”,雄心勃勃以本地企业为跳板向外发展转移资源也是“掏空”。健力宝新主人倒在了前者,科龙新主人倒在了后者。况且,还有一种说法说政府当年卖股权的钱也没完全到手!
新主人是拯救者,还是毁灭者?本刊在2002年第12期封面文章“大公司的新主人”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地方政府做出了自己的结论。于是,再次出手。
两度出手,逻辑相同,手法相似:为了本地企业的发展和大股东的利益,首先让企业家与企业脱离;出面维持企业运转;然后主导为企业寻找新主人。第一次危机处理,是以大股东的身份;第二次不是大股东了,以当地政府的身份。在处理本地知名地方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的股权转让和管理权转移上,顺德和三水的前后做法特点明显,可以说是“佛山方式”。
80年代创建的那一批著名的“小地方大企业”,几乎都是类似同盟的产物。倪润峰与绵阳、陶建幸与泰州、张瑞敏与青岛,李东生与惠州,全都是这样的梦幻组合,地方大股东+创业型企业家=全国著名企业。但是,各地处理这类企业股权转让和管理权转移的方式,不尽相同。TCL成功改制,长虹先换帅后改制,海尔和春兰未改制也未换帅。而科龙和健力宝走了另外一条路子:换帅的同时,向外部出卖股权,管理层和股东全部换“外人”。
据说,广东有关部门最近有一个意见,省属企业改制要模仿TCL模式。实际证明,佛山方式的效果并不好。科龙成了几代企业家的伤心地,成了外部资本的滑铁卢,也成了当地政府摆不脱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