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考量电子百强企业业绩滑坡的原因,会得出一些不免沉重的结论
文/吴阿仑
“看着当前形势很寒心,47家国有企业1-4月利润总和才12亿多,我们曾经一年就比这还多。”TCL通信公司市场策划部一位人员这样说。今年以来国家有关机构发布的电子行业1-4月统计数字、1-5月统计数字、半年统计数字一次次表明,电子行业似乎正在走入冬季。
据国资委信息中心6月公布的数据,1-4月中国电子行业47家国有重点企业总共实现利润约13亿,下降61.1%,降幅比一季度扩大10.9个百分点。接着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相关数据表明,代表我国电子产业实力的电子百强企业,1-5月利润总额只有48亿,同比去年下降53%,其中前10家企业中有6家利润大幅下降,3家亏损,其中京东方亏损5.15亿,利润同比下降181%;TCL集团亏损10.8亿,利润同比下降266%;华为亏损2.8亿,利润同比下降171%;上广电利润总额只有1664万,同比下降97.52%;康佳集团利润同比下降44%。
8月中旬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工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36亿,同比下降5.5%,而利润率只有3%左右,为1999年来的最低。
由盛转衰因何造成
2003、2004年电子行业高速增长的情景犹在眼前,而格局转瞬发生了变化。电子行业迅速滑入冬季。对电子百强企业1-5月利润同比下降53%这一数字,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裁朱伟也表示:“这的确非常惊人。”
TCL、京东方等企业都对记者表示暂时不发表评论,而是等到中报发布之后。而华为则针对该企业1-5月亏损2.8亿这一数据澄清道:“这一数字虽然无误但不及时。”华为海外客户多在6月份到期结账,因此将6月的营收数字计算入内,华为上半年实现利润14亿。
那么,这些相继公布的数字在多大程度上能说明问题?易观咨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杨斌认为:“个别情况是存在的,但不可能100家企业都存在个别情况。数字本身可能存在夸大,但总的来讲这些数字还是能反映问题和趋势的。”
这一问题便是:中国电子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过后的调整期。
信息产业部分析认为,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电子信息产品市场需求放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大部分电子行业百强企业出现增势减缓或下降态势。
发改委在分析电子工业利润下降的原因时认为,一是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器件制造业中部分产品面临升级换代期,换代新产品尚难形成较大的市场空间,致使销售收入明显下降。二是国际集成电路市场疲软,产品价格下跌。三是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企业以降价促销,营收增加但利润率却降低。
另外一个特殊背景是,目前通信业正处在3G前夜,中国3G牌照迟迟不发,已经影响到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器件制造业的整体效益,而消费电子产业也处在数字电视更新换代的等候期中。
飞虎咨询机构分析师刘晨认为,很多电子行业企业利润下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产能过大。“一方面上游原材料紧缺,原料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则由于产能过大造成产品过剩,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这一增一减,企业自然出现利润下滑。”
刘晨说,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不仅仅是电子行业,今年以来除产业链最上游的采矿业以外,其他行业均出现明显的利润下滑局面,像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甚至开始出现全行业亏损。“前几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已造成了今天的生产过剩,这预示着我国国民经济一个景气周期已经开始由盛转衰。”
核心竞争力
在电子行业整体利润滑坡及百强企业大面积亏损的背后,实际上还隐藏着一个重大问题:大型电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不是适应目前新的信息产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状况?杨斌告诉《中国企业家》,行业亏损问题“归根到底归结到大型电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
过去几年,电子行业市场成长快速。“当大潮来临、市场快速成长的时候,企业都挣钱,很难去判断哪个企业更强,当大潮过去、整个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之后,更能看出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杨斌说。
电子行业主要涉及IT和电信设备两大领域,IT除传统的硬件外还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国内电信设备市场相对饱和,3G牌照还未发放,这会影响到电信设备企业的成绩。”杨斌说,“除电信设备外,整个IT和电子产品市场实际上存在另外一种特点,即:大中型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市场更趋细分,向三、四级城市,甚至四、五级城市,农村市场渗透,在这样的市场上企业面临大量的机会。”
围绕这类市场,更加考验企业的精细化运作能力,这类市场从渠道能力、服务能力、产品质量等方方面面要求企业提高执行力。“在前几年市场比较热的时候,某一方面执行力强就可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市场地位,或者有好的成长。现在市场更细分,进一步向四、五级城市,甚至农村延伸,更考验企业全方位的执行力。”杨斌认为,企业中期利润下降,主要是由消费类电子产品及IT产品导致的。
当然,目前的下滑趋势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进入衰退。“判断这个产业的整体发展,除了看百强企业,还要看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这几类企业加到一起才能反映产业的状态。”杨斌认为,整个产业还在稳步成长。“假如说出现了某种缺陷,还是一些特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它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它的精细化运作能力的缺陷。它必须融合内部资源,全面提升精细化运作的能力,全面强化其核心竞争力。”
杨斌也并不认同并购行为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害苦”一些企业的说法。“看并购主要看它所产生的背景,从TCL、京东方来看,并购都是希望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获得国际上其它优势企业的某种能力,从这两个并购看,应该说还是有很多积极成果。并且TCL以前有过购并失败的教训,目前还算比较稳健。”
互联网实验室首席战略顾问王俊秀认为,国内存在的大量“买规模型”并购会影响到公司在低谷时期的业绩表现。“这样的并购是为了更多的市场占有率,是最低级的,没有优化公司业务结构。行业低谷来临时,它会影响公司业绩。”王俊秀认为较可行的是“互补型”并购,比如硬件公司收购软件公司,而最高级的并购是“买未来型”,通过并购使公司实现向更大潜力领域转型,比如思科公司所进行的众多小型并购。
软件还是软肋
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由于软件行业一直未能撑起电子行业的半壁江山,这对电子行业的整体利润滑坡也存在着明显影响。
王俊秀说:“硬件这一块的利润一直比较薄。好多大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都亏损。硬件领域的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导致了利润率下滑。那时我们就建议多由硬件业向软件业、服务业以及互联网方面转移。”与硬件业相比,软件、服务、互联网业的数量、规模和质量都远远无法匹敌。硬件业在整个电子工业里占据了70%的份额,而软件、服务业只占到30%左右。
“虽然国家很重视软件业,但现在主要是房地产商在做这件事,靠国家政策圈地,建软件园。一些打着互联网企业旗号在国内上市的公司,其实都是些传统企业,以及系统集成企业。”王俊秀说。
软件有可能成为电子行业发展的一只强大引擎,但为什么硬件发展相对充分,软件和服务业发展相对薄弱?杨斌认为,归根到底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造成。“假如我们对知识产权没有充分的保护,生产出来的软件和知识产品被别人低成本、无限度复制,就没有人去做这个事情了。这导致整个行业没法向前发展。客观上说,软件和服务没有相应的空间,电子行业企业就只能是在以硬件为主的空间里打转,造成大量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扩张。”
计算机世界市场研究中心分析师曹开彬说,虽然国务院对软件行业偏爱有加,但现在软件业有些像扶不起的阿斗,没有巨头公司出现,好多软件公司靠退税才存活。“现在国内软件圈里的人对软件业前途预期大不如前,2年前大家还充满憧憬,觉得希望很大。但现在很悲观,觉得太辛苦,挣不到钱,觉得没法做。”
在缺少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前提下,用户对软件的价值无法形成真正认知。“盗版反映了人们对软件价值的认知。我花10元钱就可以搞定,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搞定?这本质上是对软件价值不认知的一种状态。”曹开彬说。
对软件提供商而言,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存在大量恶性竞争。一个办公软件,一个大公司能做,一个人一台机器也能上。“你一个大公司报10万觉得亏的话,我一个人报5万都有钱可挣。产业不规范,对产业利润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在看得见的未来,3G的启动和国产软件的采购量增加,使有竞争能力的电子和软件企业面临不少机遇。但是,如果不在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国家的产权政策上有所突破,这些一时的机遇依然不能换来长久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