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题外的小故事,甚至算不上故事。
一次飞机在上海降落,看到前排一个外国妇女,声色俱厉数落自己带着的一个五、六岁的中国小姑娘。小姑娘用一口伦敦腔辩解,一边啜泣。下飞机没有通道,做机场巴士回空港。我看到那小姑娘走上巴士已经哭成了个泪人儿,起身把坐位让给她。外国妇女说不用谢谢的当儿,我看到小姑娘梨花带雨的脸上忽然绽放笑容,同时向我微微屈膝,然后又吧嗒着眼泪走到外国妇女指定的位置去了。
那个哭泣的笑容让我念念于心。欢天喜地高朋满座下的仪态仅仅是姿势而已,乌云密布挫败沮丧下的仪态才是真正的教养。如果说礼貌、善良这些都需要后天的教育来培养和加强的话,慈善更是如此。
7月底,清华EMBA班学生为呼伦贝尔伊敏旗慈爱小学进行一次集团捐款,每人3000元对于这个84%至少是个公司副总经理的群体来说不值一提,但是看着200个公司老总忙活着数钱记账倒是很有意思。“慈善事业应该从精英阶层开始”,这句口号喊了很久了,但是慈善精神是可以也需要教育和培养(原谅我习惯连称为教养)的,似乎还是刚刚被“精英阶层”接受和实践。
“一个人的行为,除了受先天因素影响,后天受的教育,接触的人,一些重大事件对人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中兴通讯副总裁田文果说这是他第一次“慈善”,“有些事情亲自见到了,才知道自己缺席是可耻的。”
“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让帮助别人像说‘对不起、谢谢’一样成为一种习惯,是慈善的最佳状况。”来自新加坡驻华大使馆产业与投资处的林敬文参赞也认为慈善精神最需要的是教育,同时他还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新加坡有一个公益基金,如果你想要定期捐款,只需要填一张表格,在每月薪水中扣除,非常简单而且可以免税。”
现在做慈善很容易就被扣上做秀的帽子,捐多捐少,捐给谁,似乎都躲不开骂名。其实这并不是解不开的死结。如果做慈善如同那个小姑娘哭泣中的笑容,如果善款有制度保证,捐赠者定期捐出(而且最好是匿名的),谁会说你是在惺惺作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