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政府改革而言,现在需要的是全局性、系统性的思维,而不是走“试点先行”的老路
对于“老改革”来说,“试点”这两个字有些久违了。所以在上海浦东成为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后,很多人表现出兴奋和惊讶。从历史上看,“改革”与“试点”可谓如影随形。从设立五个经济特区,到确定14个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搞股份制改革、建立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以及圈定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等,无一不贯穿着以“试点”推动改革的思路。中央提出2005年是“改革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推出似可认为是“改革年”的一个标志性动作。据了解,在试点的框架中,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正是一个首要目标。
但是改革开放走到今天,局部性的试点到底能起到多大的示范效应?到底有什么意义?还是值得商榷的。在改革开放前期,依靠局部、单项的改革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经济特区的设立,股份制试点,乃至价格闯关等等,都起到了迅速打开改革开放局面的作用。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局部、单项的改革举措已经尝试殆尽,其动能也释放得差不多了,改革的“系统性”特点显得越来越明显。这时候,依靠传统的“试点”思路来推进改革就难免不得要领了。比如,前两年,就有人提出了“经济特区还要不要特下去”的命题。因为靠优惠政策起家的经济特区,随着这些年各地优惠政策的“泛化”,随着中国的入世已经越来越不适于时。事实上,2003年底启动的新一轮财税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取消优惠、公平税负。这恰恰体现的是全局性、系统性的改革思路,是对“试点”思维的一个反动。
再考察一下现在浦东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本是当前社会各界共同的迫切要求,也应是当前各级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那么,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改革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依然要沿用“试点”的固有思维?靠局部试点推动政府改革,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试点地区改革了的政府机构、政府职能如何与上一级政府对接,如何与全国其它地区的政府机构和职能对接?如果不能对接的话,改革的效能可能就会打折扣,甚至被迫退回到初始状态。这方面的例子不是没有。当年,海南成立特区的时候,就提出要搞“小政府、大社会”,大刀阔斧地裁减了很多机构,和现在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想法基本是一个意思。但没过几年,被裁减的机构又陆续以不同面目恢复,以至于有媒体发出了“海南小政府变大了”的感慨。因此,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外力约束政府体制回归的惯性,而由政府通过自我改革实现市场经济的预期目标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更何况,浦东已经经历了15年的超前开放,在政府职能的转换上已经是全国的翘楚了,因此在浦东进一步试点对于全国来说,“普遍意义”又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