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软件走向海外 私立博物馆从私藏走向共享



俗话说:在商言商。可如果有商人不仅言商,还神情认真地告诉你鼓动他不断付诸努力、乐此不疲的最高精神指引,那么你不妨坐下来听他讲一讲。有这么一拨人,早早开始了收藏之旅。一种基于兴趣爱好、童年记忆、时代造化的不可遏制的冲动使他们悄悄留藏起历史往复的见证。 

拜时代所赐,如今,他们得以将私藏设置成共享,以个人名义和开放姿态主动反哺,填充中华文化缺失的链条,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私立博物馆。无法预知,商业力量的不断介入最终会使他们的私立博物馆呈现何种景象,但作为当仁不让的民间文化守门人,他们已隆重出场。4月间,《中国企业家》先后在北京、成都采访到三位私立博物馆馆主,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博物故事。 

 

马未都:京城大玩家 

已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开到杭州、厦门的马未都系京城四大玩家之一。1996年,他建立起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之名取自老子的《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那意思就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关于此人文物鉴赏能力之高有如下段子:一个澳大利亚人用报纸包着件瓷器,来找马未都鉴定。没等那人打开包,马用手一摸便道:“是件缩腰盖碗,乾隆时期的。”老外愣住了,嗫嚅半天憋出一句:“你怎么这么大本事?”“不是我本事大,见的东西多而已。” 

生于乙未年的马未都自小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马早年下乡插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工,业余时间写小说。1981年,他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因此成为《青年文学》编辑。他曾用笔名“瘦马”,和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集体创作过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红极一时。 

好汉不提当年勇。写字太累,文坛浮躁——在《青年文学》干了10年,马未都一心一意搞起收藏。“我只不过比别人早一步而已。”马无意夸大所谓的艺术直觉,他更相信一个人的高瞻远瞩和独特创见必与其历史积淀有关。对历史了解越多,对现实和未来的把握度就越高。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收藏界青黄不接,大批艺术品贬值缺位。清康乾雍三代的官窑碗10元一个,雍正青花大盘只卖16元,一对清红木椅子比电镀折叠椅还要便宜。马未都凭借自己的眼光,利用工资和稿费在民间市场淘得不少宝贝。令他郁闷的是,每当他向同事展示,往往遭到哂笑。知音难求——收藏家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到了1988年,马的藏品初具规模,收藏之名渐起。“马未都看好什么,什么就涨。”玩家中甚至流传这样的口讯。可为佐证的是,马的一只以5000元从琉璃厂小摊买进的鼻烟壶,在香港拍卖市场上以6万港元成交。 

北京观复博物馆几经迁址,最终落在大山子区。据马介绍,博物馆现有员工五十余人。目前展厅面积1300平方米,藏品以器物居多,有家具、瓷器、工艺品,还有一部分书画,另有一现代馆,展出现代画家的油画作品。从拱门、扶手到油画展厅的座椅,所有设计均为马未都亲自督导。他一会抚摸楠木墙体,示意观者看这光亮材质;一会又抬起厅内座椅一端,解释上面的印章:“看,我们的LOGO”。 

艺术藏品不是简单的物什,而是活生生的人文证据。西汉时期的青瓷,乾隆时期的花瓶反映了中国古人精神层面的丰富需求。若中国文化是一座巨山,则任何人都不会到达顶峰,即使文化精英、大家名流也只能达到半山腰。更重要的问题是自五四运动后,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愿意爬这个山——马的比喻充满了反思。 

作为商人,有能力支配财富的时候应当注重精神享受和精神投资。没人天生会审美,欧洲贵族也是从小学习艺术。之所以西方人对中国美人的判断跟东方人不同,是因为西方人受的教育和审美观不同。中国喜欢的古典美人到欧洲就“没戏”。据马未都观察,许多富人家中陈设看似堂皇,实则庸俗不堪。“这也难怪,长期的物质匮乏使很多国人小时缺乏严谨的艺术训练,审美几成定势,在童年被人灌输的所谓好看的东西正是被社会摒弃的。” 

马未都坦言,年轻时往往将财富看得比较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淡:任何人再有钱也不可能购买所有的东西,人不能跟财富较量;另外,并非每人都能控制自己财产的最后流向。西方讲究终极消费,对一个富人来说,他的终极消费便是慈善。富人中午吃的饭可能跟普通人并无两样,但真正享受高品位生活的人仍是寥寥。历史的原创性对人类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作为收藏家,马认为博物馆里的这些古董会变成一种力量,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现状。 

晌午的日光越发强烈,马未都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拿起手机看看时间。就在刚才,助理在一旁轻声提醒:下午有台湾客人在古玩城等他。 

 

樊建川:一个人的抗战 

“如果看到卖家手里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手会发抖,赶紧揣到裤兜里,不动声色,继续砍价。”宜宾人樊建川讲起话来干脆利落,言语激动时会摆出手持冲锋枪的姿势。作为成都建川实业集团董事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抗战和文革文物收藏家”。 

“文革爆发那年我九岁,因为父亲当即成为走资派,所以‘政治上’早熟。当过红小兵、红卫兵、知青,在文革结束之年入伍戍边,全程观察了十年长剧。1979年进入西安政治学院读书,环境稍稳,即动手收集文革历史碎片,一枚像章,一张传单,一枚票证,日积月累,从未松懈。”——这是写在《建川博物馆聚落》一书中的樊的一段自述。 

从地图上看,大邑县安仁镇距成都不过30公里。此地系出过“三军九旅十八团”的军人之镇,历史争议人物刘文彩的故乡。如今,樊建川大规模的私人博物馆即选址在此,似也暗合了安仁古镇的人文传统。 

从5岁收藏自己的成绩单开始,樊的收藏意识初露端倪。文革记忆、当兵历史、大学教员、政府职员、下海商人,种种经历使樊建川对于近现代历史,对于抗战和文革题材的收藏情有独衷。“当时别人打击我,你神经病啊,你又花钱,有什么出路?!” 

做过收藏的人都非常清楚兴趣的重要性,强努跟风要不得。樊称自己下海经济实力提高之后,发现周围人玩瓷器,玩玉器,玩铜器,当时自己也动摇了。“跟着他们玩,买了很多明清时代的兵器之类。”后来他发现自己对那些收藏喜欢不起来,于是重回老路,把跟风之藏全部送人。 

“当兵的一般责任感更重一些。”樊建川不仅搜罗了诸如“请用国货”瓷盘、冯玉祥题词“军事第一,胜利第一”花盆(国家一级革命文物)等抗战文物,还独辟蹊径建造中国二百壮士广场,首次将国共两军的抗战将士集合在一起。每个壮士都严格按历史照片塑造,不美饰不夸大,还英雄以本来面貌。 

如果说抗日收藏品是“为了和平,收藏战争”的话,樊的文革收藏品则是“为了未来,收藏教训”。樊建川发现,现在的孩子只知道林志颖,不知道林彪;只知道范晓萱,不知道江青;不知道国家和民族曾经卷进“文革”的大旋涡,十亿人九死一生方得逃脱厄运。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二十年间,樊建川收藏文革历史文物多达190余万件,有瓷器、陶器、铜器、唱片、电影胶片、票证等数十个品种。“如果你看到,文革期间妇女的月经带也要凭票供应,一定会感到惊奇。” 

文物可以固定一个人的一辈子,历史最精彩处往往靠具体的瞬间,而非抽象的说教。樊建川认为抽象和具体可以互相包容,甚至要靠具体的瞬间来体现这种抽象。比如汉奸梁鸿志,一般的史料照片是他受人伺候,红光满面。而樊则收藏到他的另外一张照片:梁鸿志被拉出去枪毙,他女儿在后面用手捂着嘴哭。由此,汉奸的可恶和他的下场,他最后的民族悲剧,家庭悲剧都一目了然。 

 共享软件走向海外 私立博物馆从私藏走向共享

收藏日久,有意识地阅读相关的史料著作使樊建川成了抗战研究方面的专家。如今,樊已出版《一个人的抗战》,而创作完毕的《抗俘》也即将出版。“抗日俘虏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理应得到关注。俘虏也是战士,他们中许多人被日军杀害,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中常常写到哭。”樊建川坦承。不仅如此,樊还讲述了自己收藏过程中的奇特感受:有次,他收藏了一个抗战时期八路军的身份证,看着看着就产生幻觉,‘哎呀,老兄。’好像他跟我说话,还是陕西口音,跟我交流。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时会梦见他跟我说话:我们打日本人,我们很艰苦,他会告诉我很多这样的,很奇怪。” 

眼光、坚持、热情和实力是樊得以建立私人博物馆的重要原因。喜欢造词的他提出“博物馆聚落”的概念,文革、抗战、民俗三个主体博物馆的200余万件藏品将裂变成25个分馆。今年是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也恰是樊建川的本命年。他的抗战博物馆将于8月15日正式开馆。 

 

朱成:再造“精神鸦片” 

四川雕塑家朱成最早接触到的空间艺术是传统石刻,这对他的影响远远压倒了罗丹和米开朗基罗。对于最近六七年开始的石刻收藏,朱的描述是“好象上天有一个意志一样,必须拿到,必须收藏。有一种冲动,就是劝不到自己,而且数量越来越多,有一天忽然吓了自己一跳。” 

生于1946年的朱成自称三岁就有了记忆。他生于四川,后辗转到上海一个明清风格的古镇,常穿梭于现代图书馆,翻看不同年代的读物,在荒凉的山里当过农民,又回到四川搞起艺术。朱觉得自己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颠三倒四的时代,常有时空错乱之感。曲折的经历使他有时认为自己的年龄肯定不止60岁,容量很大。 

巴蜀之地石刻资源丰富,朱收藏的石刻大部分是地下石刻:即来源于古时坟墓中的石刻。由于热爱艺术,朱并不忌讳石刻的出处。他的理解是地下文物就是文化,这和墓地已是两回事。盗墓者把金银细软拿走,而将看似无用实则非常宝贵的石刻留下来。 

“文物政策放开后,鼓励私人收藏,提倡‘谁保护,谁受益’。”朱笑言自己比较“贪婪”,对文化特别贪婪,只要看见就收。90年代初收到二三十块的时候,脑中隐约有了博物馆的雏形。“以前我这个博物馆是半公开,半地下的,2001年批准正式建立。” 

尽管收藏颇丰,朱成仍然不忘强调自己作为艺术家对于博物馆的再造功能。“其实我更擅长的还在于陈列,对藏品专题进行陈列,制造精心的随意。”朱本人曾以雕塑《千钧一箭》获得“中国首届体育美展”和国际奥委会颁发的特等奖,善于制造“不伦不类”的惊艳之感。 

城市化把很多传统的东西抛弃,朱成希望自己的石刻博物馆可以填补这些断裂,将今人没有见过,甚至见过已经遗忘的所有人类的共同记忆和现代连接起来。在朱成收藏的古代石刻图案上,可以看到汉代简约的房屋造型,唐宋繁复的寺庙文化。 

“我要做一个瓦全工程,把民间民俗以栩栩如生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公众觉得传统的老房子还这么美,以前他也看到,老人也看到过,把这个画面放在现代的建筑里面,他会觉得老建筑还这么美,有一种美仑美奂的一种审美体验。”朱成认为,以前老说传统就是腐朽的东西,就是破烂玩意儿,其实绝非如此。“艺术就是麻醉人们的一种精神鸦片,但是麻醉是很不容易的,麻醉要主动的被麻醉,如此才能唤起对传统,对过去的记忆。”朱提醒道,陶佣是中国古代死里逃生的智慧,始作俑者实是为了避免殉葬活人,制造栩栩如生的陶佣让统治者觉得这也可以代替活人。如他所言,任何艺术藏品背后都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朱成不仅是艺术家,同时还是一个个体企业主。他主要依靠自己雕塑工作室赚来的利润来养石刻收藏。朱形容自己就是一个守门人,“有时很陶醉,是我私有的,晚上很欣赏,但是早上起来觉得很紧张,大量石刻摆在仓库里,是个沉重的负担。”为了石刻博物馆的扩容,朱成不得不考虑修建筑,修房子,还要买地贷款,一天到处转。 

“晚上我坐在这里非常安静,人要闭眼,闭嘴,闭心。以前吃荤,现在胆囊结石,吃东西要注意一点。不只是博物馆,我还要生存,还要创意,要投标,很多事情需要做。有点痛不欲生。”朱成若有所思,这位致力打造第三代博物馆概念的艺术家脸上显出有些疲惫的表情。 

不过,最后他也仍没忘记强调更大的“企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11200.html

更多阅读

广告设计用什么软件好 平面设计必须会的软件

广告设计用什么软件好——简介广告设计从技术层面分类:平面、三维、影视从行业性质分类:户外、媒体、室内……广告设计用什么软件好——技术分类:广告设计用什么软件好 1、平面:Adobe Photoshop / Adobe Illustrator/ CorelDRAW X4

内存条检测软件 怎么检测内存条好坏 检测内存条好坏

内存条检测软件 怎么检测内存条好坏——简介内存是电脑中最为主要部件之一,所有的软件要运行都需要从其它储存设备上读取到内存才能运行。所以如果内存出现不稳定,或有问题时,就会导致电脑频发死机蓝屏等现象。检测内存是否好环的工具

上海博物馆玉器 新疆和田玉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上海博物馆是与北京、南京、西安齐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开设12个专题陈列室,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牙器、竹木漆

黑龙江15所高校博物馆 黑龙江辽金历史博物馆

黑龙江省15所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http://heilongjiang.dbw.cn | 2014-07-11 13:50:10作者: 张立   来源: 生活报     频道主编: 李逢时生活报7月11日讯 今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定,要求我省高校博物馆从暑期

声明:《共享软件走向海外 私立博物馆从私藏走向共享》为网友我的我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