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场、有需求,并不等同于你有机会
哈佛商学院教授霍伍德·H·斯蒂文森曾说过一句话:“企业家精神就是追求机会而不顾手中资源。”这个定义很适合于在为企业家辩护时引用。当民营企业家们大举进军重工业领域时,我们不应该武断地用“没有资源禀赋优势”、“风险太大”等理由,对之全面否定。若立足于商业层面,问题的关键只在于,重工业是不是意味着很好的商业机会?
在辨识机会时,我们可能会步入一些误区。比如,只看到市场当前的供需缺口或未来需求的增长,却没有看到供给的增长。近年来,一些企业快速进出轿车产业的经历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民企争相宣布造车之时,百姓购车热情高涨,轿车供需形势尚好,厂商的销售利润率较高。可是,没过多久,在产能迅速扩张、关税逐步下调等因素的影响下,轿车市场供大于需,最终导致波导、奥克斯等相继宣告退出。如果把眼光看得长远些,企业完全可以提前一年就看清形势。所以,尽管目前有些重工业品的市场需求旺盛,甚至供不应求,但也可能只是转眼即逝的浮华,不一定就是商业机会。
有些企业知道投资重工业的“机会窗”只会打开一小段时间,知道目标市场潜在产能将会迅速释放,仍然认定眼前是个好机会。这是因为它们过于迷信自身的竞争优势,习惯于对历史成功经验的移植。民企赖于起家的法宝之一是体制优势、成本优势。当年步步高决定做电话时,段永平曾说不管这个市场有多么饱和,都有把握胜出,因为国企的产品成本高、价格贵。今天,且不说民营经济比重已经大幅提高,而且国企亦有所改革,外企也大举进入中国。假若市场饱和或接近饱和,企业的生存便会相当艰难,更不用说要胜出了。在巨人云集的重工业领域尤其如此。以钢铁业为例,你的对手不仅有民企沙钢,还有国企宝钢,外企新日本制铁、浦项钢铁等。其中任何一家都是成本控制方面的高手,竞争力很强。民企赖于起家的另一件法宝是短、平、快的投资风格。凭着这件法宝,民企可以跃入“机会窗”,参与盛宴。但是,与轻工业不同,重工业对资金、技术要求较高,建设周期相对较长;设备专用程度也较高,转产难度与退出成本大。打个形象的比方就是,轻工业船小好掉头,重工业船大难拐弯。你不能以短线机会来决定长线的巨额投资。否则,一旦市场转差,你可能会被套牢,骑虎难下。
另外,有的企业家在作多元化投资或者企业转型时,只看到资本的机会,却忽略了与企业现有产业相关的机会。多元化投资自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我们无意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指责。但企业家能否先从企业、从企业现有产业的角度来考虑多元化投资机会,而不是纯粹从资本收益角度去决策新投资?资本的机会与企业的机会,有时并不统一。比方说,波导造车,其实是股东行为,对波导手机并无益处。再比方说,德隆让湘火炬投资金融企业,若从湘火炬自身的角度来看,最好的投资机会应该是与汽车零部件产业相关的国际合作项目。企业家眼中只有资本的机会,就可能去炒股、炒期货、炒房产、炒原材料、炒能源,却把企业的长远战略意图抛在一旁,最终损害了现有产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