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却在另一个方面改变了一些行业的生存哲学
“国际化的需要是我们选择与德勤合作的原因。”3月19日德勤宣布与北京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时,天健的首席合伙人陈建明这样表示。
此话那么耳熟。在一年前,当凯捷并购中国本土咨询公司远卓之后,远卓的创业元老陈持平也说过类似的话。
这是两家在创业之初都立志打造本土品牌的企业,并且它们在本行业中都是佼佼者。而今,它们遇到了同样的烦恼。
陈持平曾描述过远卓的尴尬:“一直合作不错的老客户,一遇到国际化的问题就会跟你说:‘我们继续保持合作,但我们还需要再找一家国际咨询公司。’”
而缺乏国际化经验和对海外市场的认知,也是像天健这样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瓶颈。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国内本土所可以出具海外资本市场及监管机构认可的审计报告。这也是国内大型企业一旦选择海外融资、上市时,首先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服务的原因。
据悉,目前受业内关注的10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是由本土事务所提供服务的,随着国际化进展,这些国有企业大部分都有海外市场融资等需求,但国内事务所由于缺乏国际经验必将流失大部分这样的客户。
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却在另一个方面改变了一些行业的生存哲学。当领先的中国企业开始扬帆远航、跨国出海的时候,当初与它们一起成长的中介服务机构要么跳上洋轮的甲板去追赶,要么只能望洋兴叹。
而跳上洋轮甲板的举动虽可以理解,却令人沮丧。据中国会计视野网所作的一项网上调查表明,有45%(占第一位)的被调查者对陈建明选择合并的看法是“感到遗憾”,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部分本土所加入“四大”,对中国本土的CPA行业有消极影响,被调查者绝大多数都是会计师行业的相关人士。
“天健决策层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是基于对行业未来形势的判断,做不下去了就卖掉,也许更能符合其所有者的利益。”业内人士如此揣测。
而实际上天健也难逃被收购的命运。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正打着本土化的旗号攻城略地,将本土中介挤入夹缝。
去年底,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武汉新设办事处,这是安永在中国的第九家办事处,还计划每年在中国增设2-3家新办事处。紧接着,普华永道也宣布,将在未来数年内,每年至少招聘1000名应届毕业生,并酝酿继续增设分所。尽管“四大”更倾向于依靠自身实力拓展市场规模,但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合并案例中可以看出,“四大”所到之处,当地的本土所都很难逃脱被合并的命运。而做大的天健早晚是人家的囊中之物。
对于这样的一种状态,部分业内人士显得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在中国会计市场流失的同时,中国对经济信息话语权的掌控力有可能被削弱,而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意识到经济信息话语权的重要性。如果丧失了经济信息的话语权,那么像企业的资产如何计量、信息如何披露等,都将操控在别人手里。政府在做决策时也许会陷入被动。
一部分人希望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改变局面,而政府人士表示:光靠我们发文不管用,关键还是要会计师事务所本身有合并做大的意向。“一些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采取合并方式,实行强强联合,或者兼并一些素质好的小所以提高实力。也可以通过兼并方式,把一些愿意做大的事务所组织起来、原来在异地的可申请成立分所。”这是政府官员指出的方向。
依靠政府的控制不再现实,毕竟市场已经放开。在国际化突然降临带来猝不及防的慌乱后,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冷静下来,寻找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