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奇才 读后感 《对冲基金奇才》 前言
我一直致力于和出色的交易员交流,以更好地找到他们成功的潜在因素,以及他们和市场上为数众多的普罗大众到底有什么不同;而这本书便是我的部分心得。接受采访的交易员涵盖了从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创始人,其管理资产规模达1200亿美元并雇用1400名员工,到管理资产只有5000万美元的个体运营经理。有些基金经理的投资期较长,持有资产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也有些基金经理关注于短周期的日内交易。有些基金经理只使用基本面数据,而有些基金经理则只使用技术分析,当然也有基金经理同时使用这两种数据。有些基金经理承担了非常大的风险以博取很高的平均收益;也有些基金经理倾向于承担相对较小的风险,以获取比较平稳的收益。 所有基金经理所共有的一个特点是能带来非常出色的收益/风险表现。因为过去很多基金能获取高收益仅仅是因为他们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而不能归功于他们的技巧,所以我相信收益/风险相比于单一的收益是一种更为有意义的衡量标准。事实上,投资时只关注收益而没有相应地考虑风险因素,是投资中最大的错误之一,不过那就是另一本书要讲的内容了。我发现的一个很有效的收益/风险标准是收益/痛苦比率,可详见附录A对该统计量的解释。 采访内容是否会被本书选用基于以下三条关键标准: 1.基金经理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优异的收益/风险记录——通常情况下是(但不总是)10年或更长的时间。 2.基金经理要乐于提供与交易相关的有价值的建议。 3.采访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 我做过的采访中有几次并没有录入本书中,因为他们不符合以上的一条或更多的标准。 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如10年、15年),对冲基金始终比股票指数和共同基金表现出色[1]。对冲基金作为一个整体有一种很典型的模式——适度的高收益、非常低的波动率和资金回撤。讽刺的是,对冲基金通常被认为是高投机性的,但不管用哪一种风险衡量指标,对冲基金都比传统的投资方式,比如共同基金,要保守很多。这主要是由于对冲基金的低风险结果,即它们的收益/风险表现要优于共同基金或股票指数。此外,只有在对冲基金中才能找到最出色的基金经理人,很少出现例外情况。这并不令人吃惊,因为对冲基金奖励性的费用结构更能吸引那些才华横溢之人。 当我为“金融奇才系列”[2]前两本书做采访时,对冲基金还只是全球投资场中一个小玩家。依据范氏对冲基金顾问公司的数据估计,那个时候所有的对冲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总和介于500亿到1000亿美元之间。然而,从那个时候起对冲基金爆炸式的增长了超过20倍,现在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2万亿美元。对冲基金交易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规模,因为对冲基金经理比传统的基金经理交易更加活跃。对冲基金日益增强的地位已经影响了市场行为。 今天对冲基金在交易活动中占据了更大的比重,交易变得越发困难。对某些策略而言,这种影响一目了然。比如系统趋势跟随策略交易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里表现得异常出色,那时他们只占期货交易中很小的比重,但在接下来数十年的时间里,他们的收益/风险表现一落千丈,因为他们在期货交易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正所谓僧多粥少。 甚至有些人不认同对冲基金扮演的重要角色,是的,这个游戏越来越难玩,但至少它们使得这个游戏与以前有所不同。时移世易,适者生存。就像对冲基金经理人科尔姆·奥谢在他的采访中说的:“那些能够长时间保持成功的交易员能够适应变化。如果他们遵守某些规则,但十年之后你再见到他们,他们都会打破那些规则。为什么呢?因为世道变了。”其部分变化是对冲基金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带来的。 这本书采访的所有交易员都是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或者前任基金经理),这没什么奇怪的。只有一个例外,吉米·巴罗迪马斯,第一纽约证券的一个非常出色的自营交易商,他不得不调整策略以适应对冲基金的表现。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描述了对冲基金的行为是如何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动方式的和他如何以此为基础调整他的策略。 从我写“金融奇才系列”第一本书开始市场就在变化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市场也是没变的。一点点的洞察力还是很有用的。当我在“金融奇才系列”中采访艾德·斯科塔时问到专业人员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否改变了这个市场(现在看来,在那几年所表现出来的还只是细微的变化),他回答道:“不。市场和5~10年前是一样的,因为市场和以前一样,一直在变化。” 在很多采访中,交易员都会提到我早期写的一本或几本书。我并没有在书中过多地提到这些,即便这样已经使我感到为难了。我知道这看起来像是在推广自己的书。我在是否要将这些引用写在书里时会问自己:如果交易员提到的是别人的书,而不是我自己的书时,我会将这部分内容写进书里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就会写进去。 那些试图寻找神秘的公式,并希望这些公式可以为自己提供战胜市场的简单方法的读者,你们找错方向了。但是,那些试图改进他们自身交易能力的读者应当能在本书接下来的采访实录中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我相信交易员们分享的交易经验和见识是永恒的。我相信市场虽然总在变化,但在某种程度上由于人类的本性难改,市场也总是不变的。我记得差不多30年前第一次拜读《股票大作手利弗莫尔回忆录》时,想不明白为什么一本书在出版了60年后依然那么重要。我也并不是要把这本书和埃德温的大作相提并论,仅仅是为了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希望在60年之后那些在市场中的交易员依然认可这本书的意义和价值。[1]将对冲基金作为一种投资类别时所提到的对冲基金的表现都默认指代对冲基金组合的数据。以组合基金收益为基础的指数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统计偏差,这种偏见在以单个基金收益为基础的对冲基金指数中较为常见。[2]《金融奇才》,纽约金融学院,1989。《新金融奇才》,纽约,哈珀商业,1991。
更多阅读
张鑫宇家长《骆驼祥子》读后感《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 骆驼祥子读后感100字
张鑫宇家长《骆驼祥子》读后感《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人力
创建强势品牌读后感 《创建强势品牌》 第3章 品牌形象系统 理解品牌形象
理解和管理品牌形象是建立强势品牌并创造品牌资产的关键。本章概括性地介绍了品牌形象,或换句话说,就是品牌代表什么。品牌形象由12种元素组成,这12种元素围绕4个视角形成群组:作为产品的品牌、作为组织的品牌、作为个人的品牌以
创建强势品牌读后感 《创建强势品牌》 第3章 品牌形象系统 处理多种品牌形象
在有些情况下,品牌形象的说服力和普遍适应性很强,可以应用在所有市场上。例如,英国航空公司希望其"全球最受青睐航线"的广告语能够在全世界通用。可口可乐也曾在所有细分市场和国家长期使用同一种核心形象。如果一种形象能够通
创建强势品牌读后感 《创建强势品牌》 第3章 品牌形象系统 品牌形象
一个人的形象为其提供了前进方向、目标和存在的意义。考虑一下,下面这些问题有多重要:我的核心价值什么?我代表什么?我希望别人怎么看我?我希望体现出何种人格特质?我生命中有哪些重要关系?同样,品牌形象也为品牌提供了方向、目
创建强势品牌读后感 《创建强势品牌》 第3章 品牌形象系统
顾客必须认识到你有所代表。──霍华德·舒尔兹星巴克咖啡当我在钢琴前面坐下时,他们在大笑──但当我开始弹奏……──约翰·卡普尔斯国际函授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