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对接是中国企业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使命
文/艾丰
今天我想讲一下全球化形势下的商业思维。我主要讲四个观点。
第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什么叫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各个国家利用资源整合全球化,争取本国利益最大化。在争取利益最大化当中靠什么?当然要靠政府的路线、政策,但是从实践的角度,主要靠企业、企业家。
第二,我们应该用什么理念来对待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借用济南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的话说,核心理念是八个字:可尊可信、共创共赢。现在中国经济规模很大,但是可尊的程度还不够,我们的产品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还是低价货,我们品牌很少,应该发展品牌,让中国企业更受尊敬。要意识到市场上最重要的资产是诚信,甚至比什么资产都重要。此外,要用共创共赢的理念走向全世界,那样中国威胁论就会不攻自破。
第三,中国企业未来怎样发展起来?首先应该依托中国自身的优势,本土市场优势、劳动力优势、基础产业和文化资源优势。今年夏天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了一个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国移动被排在十个最有价值品牌的第四位,第一位微软、第二位GE,第四位就是中国移动。因为它有全世界最多的用户,有3亿的用户。往后看后面还有13亿人,过几年不是3亿,可能4亿、5亿,正是这么多用户支撑了它的品牌。
现在,中国市场已经不是封闭市场,而是国际化的市场,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潮州晚礼服产量占世界70%,最使我兴奋的是,我们已经不只是来料加工,也不是追赶他们的潮流,我们企业的设计已经开始引领世界的潮流。
第四,中国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依托自己的优势,更要对接他人的优势。五年前中国加入世贸,多哈会议一锤定音中国被通过以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采访张瑞敏,主持人说加入世贸面临和跨国公司更激烈的竞争,请问海尔跟跨国公司相比有什么优势?他说,资金没优势,管理没优势,想到最后只有一个优势,在中国市场我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比它们要好。主持人问,你怎么运用你的优势和跨国公司竞争呢?张瑞敏说,我要让跨国公司利用我的渠道卖它的东西,但是有一个条件,我要换取在外国利用它的渠道卖我的东西。这和原来设想的正相反,原来说我的渠道好就卖我的东西不卖你的东西,张瑞敏的回答恰恰相反,之后海尔和三洋签了协议互相利用渠道。我给张瑞敏这个回答做一个学术的概括,张瑞敏的回答,在注意到优势对抗的同时,更注意的是优势对接,中国渠道是我的优势,外国渠道是你的优势,不是让两个优势对抗,而是让两个优势对接,我认为优势对接是中国企业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使命。
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以后,一位记者问柳传志,IBM做PC都赔钱,你收购了能赚钱吗?柳传志说IBM为什么赔钱,因为他穿着西服炸油条,炸油条赚不了多少钱,而西服5000多,IBM是高成本的企业,操作低利润的产品当然要赔钱,联想是低成本的企业,联想接过来是穿着工作服炸油条,就有可能赚钱。这也是优势对接,联想低成本的优势和IBM品牌优势对接起来。实际上许多国际竞争我看更多的需要通过类似这样的优势对接合作来进行。如果按照这个思路,中国企业会更顺利地走上世界的经济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