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必然幸福我不白 出售是它们必然的结局



美的现在看起来“安全”了,但假如没有来自完善资本市场的滋养,它们的安全仍是暂时的 

 重生之必然幸福我不白 出售是它们必然的结局

2006年11月24日,在抛出7.16642亿元人民币后,高盛如愿以偿地获得了美的电器(000527.SZ)的第二大股东地位。这是“利比纸薄”的中国家电业首次接纳来自国际大行如此量级的投资。 

在这一消息尚未被市场消化时,我们蓦然发现在过去的短短9天里,高盛抛出逾18亿元人民币在中国A股市场已连获三捷,这可能是跨国投行在中国创造的最传奇的速度。 

此前在2006年4月,高盛击败摩根大通全面收购双汇集团时,由于正处在外资收购敏感期,收购方案至今仍悬在商务部审批的关口。高盛迅速改变策略:瞄准那些正陷入资金困境的企业,以定向增发的方式进入,不去触及敏感的绝对控股权或第一大股东地位,但选择龙头企业的原则不动摇。 

2006年11月15日,高盛出手2.394亿元获得成都阳之光(600673.SH)12.08%股权,后者在机械制造行业名列前茅,但由于其市场知名度较弱,高盛此举并未引起市场注意;5天后,高盛旗下控股公司染指福耀玻璃(600660.SH),后者在获得8.9亿元投资后,拱手向其出让9.98%的股权;4天后,高盛顺利收获美的电器10.71%股权。 

从阳之光、福耀玻璃到美的电器,高盛选择的这三家企业无一例外因为发展速度优于对手而深受资金困扰。 

在接纳高盛之前,阳之光的资产负债率已经由2005年底的39.78%增长至55.64%(2006年第三季度)。进入一直备受资金饥渴煎熬的福耀玻璃时,高盛被看作是救星。催促美的开放股权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对资金的饥渴。由于上游原材料大幅上涨,出口退税下降、欧盟环保令及上游改造等因素,加之人民币升值原因,美的等国内制造商的成本上升幅度高达25%-30%,长期奉行的微利模式使其根本无法通过内部管理来削减成本压力。与此同时,下游价格战加剧。长期被上、下游同时挤压的阳之光、福耀和美的,其利润空间逐年摊薄。 

但为了在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它们不约而同地在过去两年展开了一系列扩张性投资。 

在高资产负债率的基础上展开的扩张性投资,使它们的财务风险逐年加剧。2005年福耀玻璃曾试图通过增发募集约13.3亿元资金,但公众股东最终否决了这一融资方案。美的目前累积了高达66亿元的巨额负债,其资产负债率高达61.56%(2006年第三季度)。 

严重的资金焦渴状态,使三家公司在出售过程中并不具备理想的议价能力,导致其“企业价值被严重低估”。而对如此急迫的融资,福耀和美的的目的如出一辙:归还银行贷款以及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在严重的财务风险面前,除了股权融资这种最昂贵的融资方式外,它们并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 

切不可因为“财务风险加剧”和“低估的价格”轻易判断这三家企业“资质不过尔尔”,事实恰恰相反。不论是阳之光、福耀还是美的,它们都是行业里毛利率最高的企业之一,都被认为是行业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以美的电器为例,其骄人业绩将其它拥有盛名的制造巨头远远甩在了身后。以2006年前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为例,美的高达12.31%,同期四川长虹、青岛海尔和深康佳只有可怜的1%左右。 

如果这些最优秀的企业仍然无法摆脱它们资金饥渴的困境,仍然无法回避它们低价出售的命运,不知道其它企业将何以自处?看起来这一轮中国企业的出售潮,以及投资机构借此的大举获利,不过是它们身处中国资本市场必然的宿命。相信美的之后,将会掀起新一轮优秀企业竞相出售潮。 

我们甚至不敢想象,假如没有高盛适时出手的资金,它们将会被加剧的资金风险带到哪里?如此,我们应该感谢“高盛们”对这些身陷资金风险的企业施以援手,还是应该对它们收割龙头企业的野心口诛笔伐?福耀和美的现在看起来“安全”了,但假如没有来自完善资本市场的滋养,它们的安全仍是暂时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10913.html

更多阅读

12.11重生之棋逢对手by殷无射 杀青by无射 番外

写得还不错,挺吸引人的。非常纠结的感情,一边看一边替小受急,哈哈哈,不过我是跳着看完的。对了,评论不是我写的,觉得写的不错,搬过来的。===============================================《重生之棋逢对手》作者:殷无射(晋江高积分VIP2012-0

声明:《重生之必然幸福我不白 出售是它们必然的结局》为网友浮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