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评雷锋时代过去了 韦尔奇的时代过去了吗?



整个美国管理界都在反思韦尔奇和他那个商业年代的基本假设,中国亦然 

文/牛文文 

美国《财富》杂志最近作出一个判断:“世纪管理大师”韦尔奇的时代过去了。整个美国管理界都在反思韦尔奇和他那个商业年代的基本假设,“我们正处在美国式资本主义的转折点”。统治美国商界25年之久的“杰克规则”,正在被颠覆。 

一个人和他的时代,真的就这样过去了?对中国企业界而言,韦尔奇过时了吗? 

一个世纪的头10年,往往是一个反思和颠覆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物理学革命彻底颠覆了整个科学世界,华尔街金融的崛起大大改写了人类商业伦理,由此开启了一个藐视稳定、崇拜力量的时代。21世纪刚开始的这几年,对全球化的矛盾态度,贯穿了整个商业世界,不过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它所开启的这个时代是更加崇拜力量,还是回归和谐。 

美国商界对韦尔奇及其“杰克规则”的反思,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影响全球的美式资本主义(商业伦理)的反思。这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商业伦理,股东至上是其核心价值观,规模崇拜是其核心竞争理念,成本-质量控制是其核心管理思想。韦尔奇时代的GE,把这种美式资本主义的商业伦理推到了极致: GE在长达20多年时间里实现了赢利的持续平滑增长,成为华尔街的宠儿,“股东至上”了;“数一数二”,大就是好,规模原则即便是在多元化的情况下也令人难以置信地做到了;“六西格玛管理”把成本、质量以及所有员工全部纳入到一个精密控制流程里,一切尽在掌控中。《财富》把这些归纳为7条规则:股东至上、大就是好、数一数二、成本控制、雇员排名、魅力CEO、崇尚力量。 

但是,过犹不及,一种东西被推到极致,就走向了反面。股东至上,最后变成了操纵收益、会计骗局、并购狂潮,CEO只想每个季度如何取悦华尔街,不愿为未来长期投资,股东利益最后反而受到最大损害,《萨班斯法》出台,CEO们失去了投资人的基本信任。在商业模式上,灵活、创新的微软、谷歌、星巴克,颠覆了GE式的规模崇拜;而想象力、激情、心灵这些基于人性的东西,回到了管理规则中。 

25年一代人,韦尔奇纵横美国商界的这25年,恰好是中国企业诞生成长的幼年期。韦尔奇和中国企业界的关系极大,大概从1999年之后,韦尔奇及其商业思想开始影响中国企业界,他曾经是(今天依然是)中国许多大企业和想成为大企业的领导人的榜样。 

巧的是,这几年中国企业界也进入了一个反思期,反思过去25年整个幼年期的“成长烦恼”。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雏形中的中国式商业伦理的反思。其中自然也包含着对韦尔奇规则的反思。中国企业界在过去20多年形成了一种顾客至上的“温饱时期的商业模式”,重视市场份额和企业规模,忽视利润和股东回报;迷信价格战利器,回避技术、品牌的竞争;成本导向,不重视员工保障和环境保护。在商业价值观上,只重视顾客(市场销售),普遍轻视甚至侵害股东、员工、商业合作者/竞争者、社会公众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整个中国社会,对企业和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道德和责任要求,从“企业家的企业”,变为“社会的企业”。 

 老梁评雷锋时代过去了 韦尔奇的时代过去了吗?

创新、和谐,是中国社会对企业界的新要求,也是美国商界“新规则”的灵魂。这个世纪的头10年人类的商业反思,也许开启的是一个告别力量崇拜、回归社会和谐的时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10805.html

更多阅读

杰克韦尔奇 《杰克•韦尔奇的智慧微博》 c 变革(Change)

   公司必须欢迎变革,才能继续向前发展。通过运用变革的力量(而不是对抗它或畏惧它),公司就能获得竞争优势。韦尔奇曾经说过,人们总是想知道变革什么时候结束,什么时候他们能"停止改变",然后才开始办事。韦尔奇的回答斩钉截铁:"不会结束,

声明:《老梁评雷锋时代过去了 韦尔奇的时代过去了吗?》为网友学习雷锋好榜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