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互联网 中国基因入侵互联网



互联网在中国已非舶来品,本土玩法替代了西方规则,这是产业底层的改变 

一个产业的转变,往往先在一些个体的境遇上现出端倪。 

谢文是中国互联网里不多的“可爱”的人。年纪一大把了,却时时充当安徒生童话里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天真小孩。去年博客网拿到千万美金,放出半年超新浪、一年上市的豪言;满堂欢庆之时,惟谢文一人反唇相讥:做梦!搜狐办会,被邀为嘉宾的谢文并不领情,一开口就说东道主情况不妙。“什么时候丁磊股份降到一半以下,张朝阳不当CEO,段永基不做董事长了,中国互联网就有救了。”如此惊世骇俗的言论就是老谢专利。 

 华大基因互联网 中国基因入侵互联网

所以在中国互联网,爱谢文、恨谢文、怕谢文的人恐怕都是最多的。因为老人家能说出真话,也不怕说真话,不计得罪人的后果。 

自去年10月卸任和讯CEO至今,谢文在家“赋闲”近一年。很是惊讶。眼下的中国互联网可谓欣欣向荣:风投横行、创业汹涌、大公司纵横捭阖。处处杀机,正是将士用命之际。怎一个救活过三家公司、职业素养业内闻名的经理人甘愿作壁上观?其实这一年,老谢接待过多家公司的邀请,同多家VC谈判过,不过都没走到一起。 

看来老谢这副秉性与眼下的网络界并不兼容。秉性难移,江山易改。谢文一直是那个谢文,可互联网已不是那个互联网。 

对互联网的理解,“天使投资第一人”龚虹嘉的体会有代表性。当年选投资机会时一度彷徨,龚虹嘉瞧不起靠搞贿赂、拉关系起家的比如地产业,而见到互联网才精神一振。这个与体制内没有瓜葛的产业,一降生就和西方资本市场相连,遵照其规则行事,致力于创新;丁张王等“第一代阳光富豪”,起步时都没有社会背景、赤手空拳打天下,“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诸如风险投资这样的创新体系、期权这样的激励制度、CEO/CFO/COO这样的权力制衡安排,都是经由互联网从西方引入中国商界的。 

不过十年之后的中国互联网,早已不是当年新生儿那样纯白。落地十年,被浸染十年。中国互联网变得越来越奇怪和不宽容,越发让人失望,这背后,是本土习气甚至可称为本土病毒入侵的结果。讲大致三点。 

第一点,家天下,及其反面。 

家天下是中国传统。互联网里最明显数盛大,创始人做CEO,从来是强人统治、一朝天子。但是,连上网易,都是当家人有过半股权、能力为业界公认,也在不断空降人才,先按下不表。端倪可以从另外两家最老资历的公司看出来。 

一家刚换CEO。这是一家股权分散、被标榜为权利相互制衡的公司,一度是“三驾马车”的格局。换了N任CEO之后,今天竟也出现家天下的派头。两驾马车离开管理层,剩下一个CEO兼总裁,COO空缺,临时提上来的CFO是个摆设,人称“马仔”。相当于一人兼四职。而且这个CEO在当年做CFO时就已跨出CFO作为“安全阀”的控制范畴,进入业务管理,角色早就冲突。最后,这家海外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还是个在中国证监会挂了号的人物。 

另一家则一直都是创始人独舞,不过近两年更甚。先是COO兼总裁走了,一直没找人补位,有人质疑,他回敬说:有规定一定要有这个职位吗?喜欢开会,几百人坐下面,一个人在上面滔滔不绝,听不得反对意见。后来总编辑也走了,也不找人填,自己一手抓。后果是市值由当年的前三沦落到前十。心气还很高,往前翻老皇历,说自己是中国互联网教父。 

而下面的小公司就不胜枚举。一家IT门户,长期没有副总,事无巨细老板全部管。另一个知名论坛,连招一个工资800块的前台都要老板自己面试。有点像土财主,不分权给职业经理人,没有制衡,不顾忌西方传入的游戏规则,怎么舒服怎么来。 

其实家天下还好说,一者,纵然独断,但确是一心一意做事。二者,不能全怨个人,也有环境所迫。陈天桥就说过,中国的国情使家族式管理有其优势。而反倒有些人,搞不成家天下就不满足,往反面做,硬要把中国A股市场的陋习玩到互联网里来。 

最通常的是职业经理人,没多少股份;也有的是创始人,但股份被稀释了,觉得这公司不是自己的。普遍的做法,是把有潜力的项目放在外面独立做,若做好了,就全记在自己名下,若做坏了,就利用自己的职权把这个项目高价收购。另一种,就是纯粹的职业经理人,安插亲信党羽进来偷人家的技术,或者把公司资源往外转移,等东西到手或条件成熟,就到外面成立自己的公司。 

第二点,VC变质。 

说十年前,那时的VC基本是从国外演练多年归来,遵守既定法则的人。但VC泛滥的今天大量“土狼”加入,加上在本土市场摸爬滚打熟悉本土玩法之后,这个群体有点变质。几个有头有脸的江湖成名人物,勾结成一股势力,其中甚至有全球数一数二的VC,令人惊叹。 

做法一。对看好的领域,找人成立一家公司,自己作为天使投点钱,却占50%以上的股份。做得有点眉目之后,作为VC投一笔大钱进来,自己抽身逃走。这种事一般要合伙干,比如一家跨国公司的前任高管和一个VC联手。或者两家VC,你投我,我投你。 

做法二。看好一家公司,要投钱,但前提是,这家公司要另外开出一部分股份给自己私人占有,否则免谈。如果仅是免谈还好说,有些VC的做法是,人家要不答应,就到处说坏话,甚至威胁:你不干,就投你的对手! 

做法三。看到一个好公司,想方设法套出人家核心的东西,然后自己去找人做;或者干脆就以帮助自己投资的企业为动力,以要投资为诱饵,到竞争对手那里剽窃情报。极端的例子是,自己投资的一家大公司看上一家创业公司,提出收购被拒;就由自己出面,以获得控股权为投资的条件,待到“俘获”创业公司后即转手卖给大公司。 

做法四。投资源而不是投创新。看到一个好项目,可如果创业者是赤手空拳的年轻人,先按捺着,等。等到这个项目被更多人看懂了,模仿的多了,把钱投给有社会背景的有资源的人。令起初创新的公司枯竭而死。 

做法五。做市。看见投的项目快不行了,就扶持另一家相似的起来“竞争”,造成产业红火的假象,引来不明真相的资本,这时趁机把手里项目出手。 

VC是扶持创新起步的源泉,VC所带来的规则和血液将伴随一家公司整个的成长。而一旦VC这个源头变坏,整个产业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必定病态丛生。好多公司在拿到投资之后的情况反倒比拿钱之前更糟,要么高层变动频繁、要么流量不升反跌。例子很多,比如博客网,BlogCN,大旗…… 

第三点,运营手法败坏。 

SP是地痞流氓最猖獗的地方。大量的黄色、对用户的蓄意欺诈,数不胜数。典型的心态是:想出一个打擦边球的方法,就先做,等几个月后运营商开始察觉要限制了,我已经赚够了,逃了,或者开始捉摸新招数。 

其实为什么充斥着地痞流氓,无非是运营商在一开始制定的门槛就太低,放了一大群闲杂人等进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里面也有着自己的利益。再加上运营商是寡头垄断,跟它们搞关系比踏踏实实做业务更重要,而这个却是正人君子所不屑、而地痞流氓最擅长的。这有点像伪政府时期,卖狗皮膏药的地摊小贩和腐败警察之间的关系。 

等到运营商明白最终会伤害到自己利益的时候,就开始粗暴打击。结果中国纳斯达克的SP概念股成了政策市,大升大降全看中国的垄断寡头一张脸,哪里是由市场说了算?打击的直接后果,是寡头又把一块大市场吞进了自己的铁胃里。 

事还没完。些许地痞流氓是被撵出来了,往哪里去呢?自然就近进了有线互联网。接下来,就开始流行流量联盟和流氓软件。所谓流量联盟,就是搞假注册、假流量,比如在网吧里默认我的网页,让网民来看、我免你机时费。这相当于直接贿赂用户,花钱买流量,再用这个流量去骗VC的钱、或者联合VC私人去骗公家的钱。至于流氓软件就更普遍,强行安装、不能卸载、强行推送产品,“强奸”网民;再或者就是恶意点击竞价排名的广告,去骗Google和百度的钱。 

接下来,就是贿赂媒体、找写手、攻击敌人抬高自己。整个互联网被真真假假的消息充斥,虚虚实实,才好浑水摸鱼。谁也不敢再轻易相信谁,做好人的代价越来越大;人人自危,世风日下。到此为止,流氓的人加流氓的公司加流氓资本,形成一个流氓价值链。web2.0生不逢时,正好赶上这一批,所以至今没有美国myspace那样的旗手冲出来。 

所以回望十年前,那时互联网的朝气蓬勃只是暂时和稚嫩的。西方的游戏规则有孕育其生长的土壤和文化,一到中国来,气候不匹配,变异是迟早的。美帝国主义几百年摸索出来的套路,难以被改革开放20余年的中国人民立即领悟和掌握。 

不过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大环境里有小环境。不做家天下的公司也不在少数,腾讯、携程、阿里巴巴等,眼下都有健康的新陈代谢。不搀和流氓产业链的人,比如网易,两年前就放着几亿的生意不做,毅然退出SP;有眼光长远的创业公司,就坚决不碰任何造假手段,认定那是“饮鸩止渴”。至于变质的VC,敢于明目张胆、以身试法的也只是一股,况且名声臭了,离清算的日子恐怕已不远。 

从摩根士丹利出来创业的魔石CEO张锐就感叹:眼下是创业最好的日子,也是最坏的日子。最坏,是说风气很坏,好人难做。最好,是因为别人越是浮躁堕落,你越是坚持正路,那么喧嚣退却之后,你就会越凸现、机会就越大。 

问谢文:都歇息快一年了,是不是以后就不出山了?回答:非也。“互联网的低谷就快到了,越是低谷的时候,就越是我们这种人的机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10801.html

更多阅读

破译人类基因 基因测序、预防疾病潜力公司 基因测序

基因测序是一个革命性技术,所带来的应用领域非常广,目前仅个别领 域应用技术较为成熟,是一片未开发的蓝海领域。监管、技术的进步决定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是曲折向前的。企业可以从仪器、试剂、服务三个维度切入,其中国内企业最大的机会 在

基因测序:被低估的生化巨人

基因测序:被低估的生化巨人近年来,基因检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美股受到的认可度很高,特别是龙头Illumina,在截至今年3月的过去一年罗素3000成份股涨幅榜排第三名,其基因测序技术更是名列全球最聪明的50家公司之首。在国内,基因测序也早

陈钢 数据驱动的生命科学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静.沙龙】推出【主题分享】,每周三晚9:00-10:30,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前沿科技与人文等主题进行微信群的在线交流、探讨。【静.沙龙主题分享】第9期 数据驱动的生命科学主讲嘉宾: 陈钢主持人: 中国经济网经营顾问 杨静嘉宾介绍:

华大基因的那些年轻人:没上大学就做研究

摘要:世界总会让年轻人占领。曾经和乔布斯一起演讲的小天才ThomasSuarez今年还在读初中,现在他在名叫MakerBot的机器人创业公司研究3D打印机。而出生于1997年的邹奇奇,8岁出版了12万字故事集《飞扬的手指》轰动美国,20...世界总会让年

华大基因 华大基因上市

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建立了大规模测序、生物信息、克隆、健康、农业基因组等技术平台,华大现有的新一代测序能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生物信息开发能力以及超大规模生物信息计算与分析能力也领先全球;开创了科学、技术、产业相互推动的发展模

声明:《华大基因互联网 中国基因入侵互联网》为网友骑刀锋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