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就在想会不会遭到很多人的怒骂,骂我是“卖国贼”,骂我是“愤青”。在这儿,我要声明本人是非常支持国产品牌的,也很希望它们能稳健并快速发展。但我写这篇文章是以消费者和品牌的角度来写的。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创造了不少奇迹。三十年过去,在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今天,透过奇迹背后我们还是需要认真反思的,反思一下我们的奇迹是怎么样产生的,反思奇迹是怎么样取得的,反思我们的成功企业留下了那些宝贵的东西,那些是可取的,那些是值得我们保留的。当然,反思是为了明确今后的路子该怎么走,清晰我们跟国际化企业有多大的差距,更是让企业今后纠正一些往日的浮躁,平静地对待发展和生存这些关键问题。
中国三十年过去产生的奇迹其实是在几方面前提下取得的:
一是“改革解放”。改革来自计划经济的各种“清规戒律”,打破所有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枷锁,对存量生产力进行无限的释放,解放了思想上的许多条条框框。这样的“松绑”使那些勇敢的战士获得了从来就没有的能力发挥,让一些敢于与政策和制度斗争的先锋者成为企业家。因为那个时候只要你敢于打开“改革”这个引擎,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形成“井喷”地变成商品,你就会轻易成为企业家,你的商标就有可能成为“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
二是“对外开放”。如果仅仅是“改革解放”,相信我们的企业也不会有那么多奇迹出现,至少没有国际技术和管理的引进后所取得的成果。在上世纪80年代,刚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经过一轮经济管理与先进技术投入后取得划时代的成果,要急速应用于各个产业的技术和管理升级,我们国家也刚好赶上这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打开国门,迎进了这些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
三是中国巨大的人口数量形成的人口红利因素。“廉价劳工”创造了中国低成本竞争力,凭借着“低价格”冲击国际市场。就像顺德格兰仕一样,借着“价格屠夫”这一独门利器,迫使日本和美国的一些行家都把生产线搬到格兰仕来,但格兰仕的微波炉整机利润却不到1块钱。
我们的品牌就是在这种前提下得到了创建和成长,不可否认很多品牌都是在这样“机遇母亲”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没有经过风雨的洗礼,没有经过竞争环境的博弈和锻造,这样的品牌自然很难走得稳、站得直,也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在保护下长大的品牌是怎么样的?我们看看一些行业的品牌和企业的表现就会清楚不过。
在奶业行业,当我们惊叹像蒙牛这样的奇迹在中国大地出现时,整个奶业行业却出现了三聚氰胺事件,中国30万婴儿却无辜遭受着毒害。害人又害己,奶业全线也首次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当牛根生依然打出“民族牌”,呼吁保护民族品牌的时候,想必响应者也寥寥无几。
我们的房地产,地方支柱产业。当40000亿救危资金放闸时,不少资金流向了地方房地产,但这时候房价却开始上扬了,我们失业了,买不起房了。可房地产老板还说“中国人太有钱了,房价太低了!”
另外,还有很多靠广告打出名牌,靠糊弄消费者走向成功的企业。什么“美国施恩奶粉”、 “300年历史的金六福”、“中药世家”、“十几代传人”等虚假广告。
还有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超标带来的危害;食品加工厂使用过量的漂白剂、着色剂、防腐剂、香精香料,甚至还用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致癌物质。
这就是我们保护下后果,保护所谓民族品牌时种下aihuau.com的要我们自己回头品尝的苦果!反观外资企业、外资品牌,有多少是上述行业或企业那样成长起来的?又有多少做着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呢?因为他们清楚知名品牌是消费者给与他们最好的一份肯定和厚爱。相反,是他们先站出来提倡要做企业公民,要保护环境、支持教育、关爱儿童、救助灾区和回馈社会;是他们提出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社会共同发展。他们不仅仅提供优质产品,教导消费者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还把改善世界各地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作为己任。
再说民族,很多人一直都在高呼和强调中国是56个民族的国家,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我们难道不承认台湾、香港、澳门是我们国家的一部分吗?在台湾、香港、澳门甚至是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有多少外国人都加入了中国国籍,难道我们不把他们算进去吗?
在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国际化的今天,我想我们更是没有必要谈什么保护民族品牌之类的话题。我们的企业更不应该再打“民族牌”。企业要国际化,谈民族品牌只会让我们思想更加封闭,视野更加狭隘,更不能适应企业国际化的要求。
从品牌成长路线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品牌都必须得到市场竞争的考验和消费者的认可才能成长起来。强势品牌不是依赖保护才能成长起来的,它是经过消费者千万次使用、体验的产物。品牌是企业向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和保证,是一种信赖和支持的最大体现,保护品牌只能违反了品牌本身的内涵和价值。
‘
所以我认为,在信息高度发达,世界文化不断交融,消费者越来越成熟的地球村社会,我们根本没有必要保护民族品牌。你越保护它,它的“抵抗力”就越低,就越容易出现大问题!相反,应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品牌才会更加强健!品牌才会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