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眼前看,国企大盘称霸香港对民营企业的集资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则不是这样
香港资本市场原本以英资和华资公司来划分。前者的代表是汇丰银行,后者的代表是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黄。改革开放后大陆企业成长壮大,把香港资本市场作为海外融资平台,纷纷到联交所挂牌上市,中资板块逐渐成形。截至2006年5月31日,香港主板上市的中资公司达171家、总市值近3.6万亿港元、占主板上市公司总市值的38.36%,这些中资公司的总成交额则为主板总成交额的52.38%。6月1日首次公开募集的中行又为这一板块增加了数千亿市值,待到工商银行等大盘股在联交所挂牌后,香港资本市场的中资公司真的要三分天下有其二了。中资公司的崛起已经并且将进一步让香港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发生不可逆转的巨变。
除香港之外,资金远为丰裕的美国资本市场曾一度被中资公司向往,若干先行者成功地在纽交所上市。有意思的是,在美国资本市场春风得意的巨头们并没有放弃香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电信等18家公司都在美国、香港同时上市。2004年,事态有了微妙的变化:美国投资者以中国人寿上市前被国家审计署查出有违规行为而未披露为由发起了集体诉讼,在国内外引发震动。此后中资公司大盘海外发行集体转舵香港,例如国航、交行、建行和最近的中行均弃美国而赴香港。回头想来,今天的局面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中、美社会制度根本不同,两国间不是什么都可以直接接轨的。让国有企业属性的中资公司完全符合美国的证券监管制度是不现实的。一国两制的香港在按国际标准下严格监管的基本上又能真对国有企业的特殊情况灵活地给予“豁免”,成为绝佳的中间地带。在港上市的中资大盘股被国际投行追捧,也间接说明投行界对香港资本市场适度“宽容”的肯定。
国企大盘纷纷登陆香港,极大地分流了资金和人气。任何机构都是按事先制定的投资组合来投放资金的,比如在快速消费品、IT等各类公司的投资比例;比如在香港投多少亿、在伦敦投多少亿。也就是说在特定时间段内投入香港资本市场的资金是个定数,认购了中行、建行就不能认购越秀、吉利。从眼前看,国企大盘称霸香港对民营企业的集资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则不是这样。世界各主要资本市场都以恐龙级大盘为核心来聚拢人气。香港自身的实体经济规模偏小,GDP相当于美国的百分之一,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历史的侥幸。国企大盘为香港股市平添活力、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整体素质,使香港的国际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香港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上市的监管,维护规范资本市场之声誉,并引领中国企业治理体制的现代化。那样,越来越多的资金会从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被引纳到香港资本市场。在港上市的民营企业最终也会从中受益,只不过蒙牛上市那样的风光恐难再现。
现在看来,香港百年积淀形成的金融服务体系、法治环境和人力资源都是上海短时间难以获得的,而金融自由港的地位更是上海不可能获得的。所谓上海崛起威胁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过是头脑发热的鼓噪。上海无疑是、但至多是中国的金融中心,香港则是属于中国的世界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