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IPO成功在即和花旗败走广发,这两件事鲜明地折射出了中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开放战略
上市命运多舛的中国第三大银行—中国银行终于踏上了IPO的红地毯。尽管一路上磕磕碰碰——先是2005年1月中行哈尔滨松河街支行爆出数亿元客户资金被盗的惊天大案,中间又有因财政部质疑淡马锡战略投资者资格引发的风波,临上市前中行双鸭山四马路支行的承兑汇票大案也着实让人为其捏了一把汗——所幸的是这一系列的事件似乎并没有影响虎视眈眈的境内外投资者的胃口,毕竟在如今这个钱多人不傻的行星上,投资于中国——这个高速发展经济体的商业银行,无论如何也要比去买已经是天价的房地产、石油、黄金和有色金属靠谱得多。
据可靠消息,此次中国银行计划以今年预测市净率1.9至2.2倍招股,每股招股价为2.5至3港元,发行255亿股,占扩大后股本的10.5%,集资637.5亿至765亿元,若计入15%的超额配股权,集资额将高达879亿港元,超越建设银行去年集资92亿美元,成为内地及亚洲历来集资额最大的新股。虽然正式路演尚未开始,各方富豪及财团已早早下单,认购了总值21.6亿美元股份,占IPO金额的22%,因此预计中国银行不仅能够顺利发行,而且还完全可以卖个好价钱。
正当全球资本大鳄饕餮中行IPO大餐之时,在百公里之外的广州,花旗银行败走麦城,黯然退出了对广东发展银行的入股争夺战。此前,由花旗牵头的中外资投标团以32亿美元(约256亿人民币)的出价欲购入广发银行85%股权,并曾经一度盛传花旗投标团将以价格优势胜出。但近日银监会的一纸公函,明确表示不会给花旗银行豁免允许其对广发的持股比例超出现行法律规定的外资持股上限,从而彻底打破了花旗的如意算盘。
这两个事件看似孤立,其实鲜明地折射出了中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开放战略。从根本上说,中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并非单纯为了筹资,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实现上述目的,其前提条件是对战略投资者的行为必须有所制约,否则外资在逐利目的驱使下其战略选择很可能会偏离双方合作的初衷。试想如果任由外资控股,一方面核心技术和管理经验仍掌控在外资手中,其结果只会使中国本土的银行增加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外资很可能热衷于将银行包装后转卖,从而使这家商业银行失去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惟有坚持不完全开放战略,牢牢掌握商业银行改革的主导权,才能使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改革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这样看来,银监会对花旗说“NO”也就不难理解了。
首先,如果花旗控股广发此例一开,国内尚有几百家等待重组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如果地方政府为了甩包袱,将其悉数卖给外资,很可能会改变中国银行业的整体格局,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其次,此举很可能会降低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给中行以及未来的工行的公开发行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国际资本完全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收购中国境内的银行业资产,而不必到二级市场高价购买商业银行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