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国企业失去在本土市场的母国优势,就不可能成为支撑大国崛起的“大国企业”
文/牛文文
2006年可以说是中国企业界的“思索年”,而年底播出的电视片《大国崛起》,为企业界的思考提供了一个震撼性的视野——企业眼下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前景,只有放在大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才能豁然开朗。
历史上那些大国的崛起,都不是二三十年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往往要经过两次工业或技术革命,并且在建立起社会福利体系之后,才能真正出现支撑大国崛起的企业群。对照而言,“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形成,只是过去中国二十多年发展的阶段性成就,还只是“少年期的企业群”(吴敬琏语)。这个群体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把自己放在“大国崛起”的广阔背景下,成为“大国企业家”。做“大国企业”,可以成为中国企业界的新动力、新目标,也可以成为中国社会与企业界新的公约数。
什么是大国企业?
大国企业,首先应该深深扎根于母国的土壤,并且建立起强大的母国优势。同全球其它大国的崛起一样,中国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广阔市场,这是令许多规模较小的经济体的企业异常羡慕的先天优势。更为重要的是,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社会人均GDP由1700美元迈向5000美元,这将会给本土企业提供更大更丰富的市场空间。一个巨大的内需性经济的即将出现,已经强烈吸引了全球资本和跨国公司追赶新一轮“中国机会”,相比之下,本土企业对这一历史性的新的“中国机会”的认识和准备,还远远不够。
应该清醒看到,本土企业在本土市场的优势,正在削弱。2003年,我们注意到了中国企业领袖的“拉美化之忧”:未来20年本土企业可能不再是本土经济的主角。3年过去了,跨国企业在中国许多制造行业的竞争优势大大加强,很多企业推出了“低端战略”,在原本是中国企业领地的低端市场上节节取胜,并且逐步进入了中国经济的腹地,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上站住了脚跟。另一方面,海外基金代替跨国公司成为进入中国的主角,有规划成体系地收购/投资中国中型企业,可以预料,2007年这种趋势会以更大的规模持续下去。更关键的,一大批跨国企业的本土化形象战略奏效,《中国企业家》杂志和零点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国民心目中,跨国企业的形象已经超过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反之,这几年本土企业的进步总体上赶不上跨国企业。这几年,进步最大的本土企业,是基础领域的大国有企业。中国移动已取代沃达丰成为世界最大的通信公司、中国石油已成为亚洲市值最大的公司、中国银行等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进入全球15市值最大的银行之列。另外一方面,互联网和IT领域的新兴企业,也在蓬勃发展。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代表中国形象的,也是这两类公司。而真正代表“世界工厂”的数量庞大的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型企业、中小企业,总体上苦苦挣扎在“多卖三五块”的生存线上,利润微薄,升级困难,被本土化了的跨国企业压的喘不过气来,社会形象不佳,非常容易受到宏观政策和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这几年进步不大,因而成了海外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收购的主要对象。
为什么本土企业的母国优势不够坚实?这是值得企业界和整个社会认真研究的大问题。假如中国企业失去在本土市场的母国优势,把握不住与未来内需型社会共同成长的新机会,就不可能成为支撑大国崛起的“大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