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柳传志乐于做“投资家”不同,张瑞敏依然在海尔扮演着“布道者”的角色
文/邢紫月
当中国企业界的教父级人物柳传志、张瑞敏在化妆间里相逢,他们会谈论些什么?
时间回到2006年12月5日,尽管他们相逢的地点是在央视《赢在中国》栏目总决赛录制现场的化妆间里,但“三句话不离老本行”的俗语再次应验,两位教父级人物谈论的话题依然是“企业”,柳传志和张瑞敏可能永远不会像那些女企业家们那样在意妆容。
像两座并立的难以超越的高峰,两位同为上世纪四十年代生人的教父级企业家站在那里,简单的问候寒暄之后,话题又回到了企业,关键词是“中国制造”、“国际化”、“企业战略”、“身退”。1984年,40岁的柳传志创办联想。同年,35岁的张瑞敏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如今,日历翻过了22个春秋,柳传志除了企业家的身份以外,又多了一个“投资家”的身份。
柳传志告诉张瑞敏,他现在往后靠,让联想的年轻人站在舞台的前面,他主要通过联想控股对旗下五家公司战略指导,具体的事情则由年轻人来做。“咱们制造业的利润太低,如果联想仅仅是做PC,收购IBM以后万一出点什么状况,那我这么多年……”为了分散风险,获得更高回报,柳传志开始了他投资人的角色,通过联想控股的平台,由联想投资(风险投资)、融科智地(房地产)和弘毅投资(并购投资)构成的三驾资本马车正将“联想”送往全新的领域。
而柳传志这么做的理由,除了分散风险、获得更高回报以外,是他认为自己在选人方面具有独到眼光,这一点亦是张瑞敏认同的。柳传志说:“咱们做企业的,比风投更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现在主要是选人,那些年轻人都是我选定的,看着他们成长起来了,我才慢慢退下来。”
与柳传志乐于做“投资家”不同,张瑞敏依然在海尔扮演着“布道者”的角色。他告诉柳传志,他现在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海尔“走出去”这块,国内的事情他基本不管,主要交给年轻人来做。尽管张瑞敏仍然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对于外界各种质疑极少回应,也极少参加国内各种企业家聚会,但他仍然是中国商界最具影响力的领袖之一。他和海尔正处在全球化战略阶段,海尔在海外已经播种发芽,但还没有长成参天大树。张瑞敏的目标很清晰——让海尔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品牌。
谈话正在进行之中,蒙牛乳业的董事长牛根生走了过来。尽管已经连续三次入选《中国企业家》“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在柳传志和张瑞敏面前,这位生于五十年代的企业家更像是一位晚辈,客气而谦恭。对于柳传志的“投资家”眼光,他有些佩服,“现在做投资,时机很好啊!”张瑞敏向牛根生介绍柳传志,说:“柳总是中国企业界极少的‘功成身退’的企业家,‘身退’的人很多,‘功成身退’的很少。”
显然,张瑞敏认为自己尚未“功成身退”。这两年,张瑞敏多次在公开场合谈海尔的困难,谈海尔现在已经进入了“高原”市场。“就我们自己来讲,从高度上来看是挺高的,可能是四五千米,但是我们要攀登到八千多米的珠峰顶上,还有很长的距离。没有上到这个高度的中国企业,他们目前可能感觉还是蛮顺畅的,但是现在的我们,呼吸是困难的……为什么呢?压力太大!但是,对我们来讲,又不可能退回去,我的目标是要上去,创世界名牌,必须要达到这个高度。”或许,“标世孤傲”并非张瑞敏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