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层,是蓝筹股的合理估值和机构投资者清醒的理性;内层,是无知的疯狂在蔓延
5月8日,A股总市值突破16万亿,占全国GDP的80%。而美、英、法等国的这个比值分别为130%、166%和113%。而且由于上市公司业绩的强劲增长,市场出现了指数上升、市盈率下降的喜人景象。总的来说,中国资本市场基本健康并且发展空间极大。事实上,A股市场的供方(上市公司)和需方(投资者)已全面地两极分化了。目前,市值排名居前的四家公司占去了A股总市值的25%,排名前20的约占50%,沪深300成份股约占A股总市值的75%。投资大盘蓝筹股的主力则是机构投资者,例如中国银行股东户均持股数达23.6万股(市值超过140万)。可以概括为“投资者的市场”和“投机者的市场”。大盘蓝筹股及其机构投资者的市场与近亿股民“搏击”的根本不是同一个市场,前一个市场的基本健康掩盖了后一个市场的极度不健康。
最近一个新的例子是岁宝热电。曾经戴过ST帽子,2005年每股净利润只有1分钱的岁宝,2006年第三季度每股又亏损了0.17元,第四季度其所持民生法人股解禁,岁宝立即抛售500万股把全年业绩拉到赢利1分钱。主营业务赢利能力如此低下,岁宝热电却从2007年初的12.84元暴涨到5月11日的62.65元,68个交易日累计上涨了395%。这还远远没完,5月10日、11日,该股都是无量涨停,不少股民认为可涨到百元以上,还骂不建仓岁宝热电的基金有眼无珠。
在岁宝热电的案例中,股民有了“理论”的支持格外“疯狂”。岁宝热电持有2.15亿股民生银行股票,市值达30亿元(按2007年5月11日收盘价计算)。岁宝总股本为1.37亿,流通股更是只有5898万,在深沪两市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中列1262位。这样一个超级小盘股,每股分摊到的1.57股民生银行股票市值22元。按旧的会计准则,这些民生银行股票只能按4935万元的成本价入账;按新会计准则,被投资公司的股权将以“公允价”入账,其与成本的差价则形成公司的投资收益。2007年一季度,主营业务举步维艰的岁宝热电经营净现金流量为负549万元,但是凭借抛出3099万股民生银行股票获得的3.76亿元投资收益,一举将每股净利润从去年全年的1分钱拉抬到今年一季度的2.05元,涨幅达13321%。按新会计准则确认的一季度利润推测,岁宝热电2007年动态市盈率仅为7.6倍,居A股市盈率排名榜第三位。如果比照目前A股的40倍的平均市盈率,岁宝热电完全可以涨到300元以上!
其实岁宝从持有民生银行股票获利是一次性的,鉴于其主营业务利润之微薄(挣扎在亏损边缘),则它的股价应当就是1.57股民生银行股票的市值。假设有一支叫“岁宝”的基金,持有的惟一资产就是民生银行股票。那么基民应该会按单位基金净值——22元(1.57股民生银行股票的市值)来认购“岁宝基金”,根本不会去乘一个7.6倍的市盈率。新会计准则施行后,岁宝热电这样持有其它上市公司流通股的公司有两个途径享受财富的增值:一种是继续持有、间接享受了被投资上市公司创造的财富,比如岁宝热电之于民生银行。民生银行32.1倍市盈率对应的股价已经包含了它未来32年所能带给股东的财富。所以,在计算岁宝股价时不应当再乘一次市盈率。第二种方式是抛出股票收回现金,而以现金状态存在的资产是不可以溢价的。比如岁宝热电抛掉全部民生银行股票套现30亿,那么这笔钱就只值30亿。全流通和新会计准则已经催生了一批因持有其它上市公司股权而获得超高估值的个股,如雅戈尔、交大南洋、巴士股份、大众交通、大众公用、江南重工等,岁宝热电是个极端的例子。如果A、B、C、D都是上市公司,A公司持有B公司10%,B公司持有C公司10%……D公司持有A公司10%。现在D涨停,C、B、A岂不是要依次涨停?而A的涨停又进一步成为D涨停的依据。可见,一旦上市公司相互持股交织成闭合的网络,A股的泡沫将不可收拾。
A股市场再一次被割裂了。表层,是蓝筹股的合理估值和机构投资者清醒的理性;内层,是无知的疯狂在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