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雅虎与微软的各种并购阻力,只不过是双方讨价还价的手段
文 | 康国平
2001年9月4日,惠普公司宣布以250亿美元股票收购康柏公司,立即在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多数人不看好这一收购。倒推3年前,康柏还以96亿美元收购了DEC,创下业内最大收购案纪录。该次并购,也成为康柏厄运的开始。自然,惠普收购康柏,也遭到巨大的反对。惠普康柏收购拉锯战持续半年,康柏董事会最终通过合并案,全球最大的PC厂商诞生。2005年,惠普CEO更传因收购失败而下课,结果是合并的正面效果到2007年才呈现,该合并最终被认定为一次成功的合并。2005年底,联想收购IBM PC部门,一开始也被人看衰,结果联想从中找到了国际化的直接跳板,进入2007年,收入和利润皆创新高。进入21世纪以来,并购在全球化进程中越发扮演着创新推动者的角色。
2008年2月1日,微软公司宣布以446亿美元洽购雅虎公司。这个报价比前日雅虎收盘价溢价62%。消息发出,立即震撼了IT业界,雅虎的命运和微软的目的成为媒体和业界讨论得最多的话题。2月23日,国外最著名的IT博客Techcrunch透露出微软三号人物、平台和服务部门总裁凯文·约翰逊(Kevin Johnson)周五给全体员工的一封内部邮件,邮件披露了收购的最新进展,重申了交易的重要性。这表明微软已经对收购雅虎有了基本的把握。业内人士乐观地认为,并购基本上已走入具体的数字和实质性谈判阶段。虽然仍无最终定论,但国外媒体和微软雅虎的股东还是希望促成这个事情。两个公司内外的各种阻力,只不过变成了讨价还价的手段。
与已经退出竞争舞台、日渐缺乏创新的雅虎相比,中国的互联网门户企业更加缺乏创新,对并购更持强烈的抵触情绪。实际上,作为一个拥有巨大市场的中国门户网站,在Web2.0时代,一定要有更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该出手合并就合并,绝不拖沓。否则,错过了并购的最佳时期,在未来的竞争中,一定会落下风。与曾经的门户老大新浪和搜狐相比,其收入和利润已经被盛大、网易和百度等远远抛下。
2005年2月18日,盛大披露已经从二级市场购入了19.5%的新浪股票,意欲购并新浪,组成当时最具竞争力的中国最大的新媒体集团。本来这是中国互联网产业一次有可能产生裂变的机会,却因当时的新浪董事会和管理层理解不了并购的效果,陈天桥的雄心遭受了“毒丸计划”的阻止。2年后,陈天桥不得不退出新浪,将股份悉数抛尽。盛大和新浪本可称雄中国网络媒体和游戏内容领域,却因概念的不合,失去了这次机会。
就连一直占据着互联网第一集团的雅虎都要面临收购,中国的企业更加应充分了解国际竞争,在市场尚且良好的情况下,做到有战略眼光,勇于并购。要敢于试错,绝不能保守而一味地拒绝大企业的收购。相反,如果迎合收购,往往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阿里巴巴和雅虎中国的并购,一方面解放了雅虎中国,另一方面也使阿里巴巴直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虽然一些收购的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显示出来,但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一定比只看眼前利益的经理人,对企业和社会的推动力更强、更大。
被并购不是企业的末路,更不是大巨头对自身施加的阴谋。理性并购,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