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存在“大财政小央行”的格局,而中国则相反。金立群的加盟,或将使中投公司的运做更趋“财政部化”
文 | 张明
据坊间传闻,现任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金立群将在2008年任期届满后,出任中投公司副董事长。笔者认为,这一拟议中的人事变动将使中投公司更加国际化、专业化和“财政部化”。
金立群是中国财经官员中少有的国际化背景较为浓厚的人选。在出任亚行副行长之前,他历任世界银行副执行董事、财政部世界银行司司长、财政部副部长等职务,所有这些工作的涉外色彩均很强烈。2003年8月1日,金立群出任亚行副行长,这是亚行自1965年成立以来,中国高官首次出任此职,打破了亚行高管向来由日本人把持的传统。联系到近来林毅夫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说明中国人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和减贫进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令世人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经济综合实力在亚洲以及全球范围内相对地位的迅速提升,是中国官员和学者们相继出任国际金融机构高管的潜在背景。
其次,金立群拥有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股权投资的直接经验。作为亚行副行长之一,他的主管领域是亚行南亚地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以及私营部门业务局的有关业务。请注意,虽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成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全球和亚洲经济的平衡增长,其宗旨不是为了盈利,但是这些国际金融机构中都有以盈利为目的的部门。事实上,在2005年10月,亚行就由私营部门业务局出面,向中国银行投资7500万美元,这一私募股权投资使得亚行在中国银行上市后赚取了巨额利润。不难想像,金立群在促成这笔投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因此,执掌亚行私营部门业务局,使得金立群拥有了进行国际金融市场投资和国际私募股权投资的宝贵经验,这种专业性使得他在中投公司高管的潜在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金立群以前的财政部背景。在金立群出任中投公司副董事长之前,该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均为财政部原副部长兼任,其中的深意耐人寻味。事实上,在中投公司产生前后,就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例如,有观点认为,外管局一直在努力实现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成立中投公司的必要性不大,好比“重新发明轮子”。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存在“大财政小央行”的格局,外汇储备为财政部所有并经营管理,有时候央行仅在财政部的授权下管理外汇储备。而中国的格局恰好相反,是“大央行小财政”,央行拥有外汇储备并经营管理。中投公司的资本金来源,是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后,借道农行与人民银行的外汇储备资产进行置换后获得的。因此,中投公司从理论上而言应该归属财政部管理。不难看出,中投公司的成立,折射出财政部试图在中国外汇储备的运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努力。金立群的加盟,反映了中投公司在高管构成上进一步“财政部化”的趋势。
有趣的是,中投公司并未归属于财政部,而成为直接向国务院汇报工作的正部级单位。这或许是上一级部门在央行和财政部博弈中制造平衡的结果。中投公司的成立,为中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注入了竞争性。例如,在2007年末,外管局也加大了进行海外股权投资的步伐,通过设在香港的一家子公司,购买了澳大利亚几家商业银行的少数股权。其实,外汇储备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归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外汇储备管理是否能够充分吸收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真正实现专业化、透明化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