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美元贬值则势不可挡。然而,现行的汇率政策没有使中国充分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
文 | 贺军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经济动荡,已成为中国经济决策过程中的最大困惑。在3月18日“两会”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对美国经济发出了“三问”:美元不断贬值,何时能够见底?美国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美国的经济走势会走到什么地步?
中美经济关系紧密,无法脱钩。然而,在当前背景下,把中国经济决策与美国经济进行紧密“关联”的思路,却存在某种程度的政策风险,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经济正在下沉。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大半年之后,至今没有终结的迹象,反而有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不时爆出因次贷危机而严重受损消息。除了美林、大摩、瑞银、花旗、汇丰因此而对业绩进行高达数十亿美元至数百亿美元的减记之外,连老牌券商贝尔斯登也差点遭到破产清算的命运。为挽救市场信心,美联储连续减息,并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从市场反应看,救市政策反而激发出了市场更大的恐慌——下一个出问题的会是谁?恐慌心理对美国股市和美元汇率都形成了持续打压,美元贬值已成江河日下之势。
虽然美国政府从不承认,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国在纵容美元走弱。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根源在于美国经济的效率在降低,缺乏国际竞争力。当美国难以扭转其贸易逆差和巨额赤字的时候,要维持美国的消费惯性,只能是靠借债来支持。幸运的是,美国有着全球老大的地位,世界各国都愿意把钱投向美国,而美元更是全球独一无二的“硬通货”。美国只需要开动印钞机,就可以利用源源不断的“绿纸”,来换取全世界的商品与服务。但当美元印得太多时,美元的贬值就是不可避免的。
很明显,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问题的祸根在美国。持续贬值的美元不断泛滥,给全球带来了通胀压力,而且这种势头仍在持续恶化之中。这意味着,温总理关注的美国经济的三个问题,很可能都会得到负面的答案。
这种情况下,中国怎么办?在美元和美国经济走势已经清楚的情况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汇率政策将是未来政策的一个焦点。
在人民币汇率政策上,中国曾经扮演过“负责任的大国”的角色。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亚洲多个国家受到重创,货币纷纷与美元脱钩,大幅贬值,并给人民币带来了很大贬值压力。不过,中国并未让人民币贬值,这给亚洲地区吃了一颗定心丸,也对亚洲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球经济正在下滑,美元在持续贬值,中国是不是还应替全球经济扛一把呢?
大可不必!10年前中国坚持人民币汇率不贬,的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关注度,但这一决策更多来自当时中国领导层的政治考虑。10年之后,时移势异,中美经济处在不同的周期之中——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良好,美元贬值则势不可挡,在美国有意维持的弱势美元政策下,与之经济关系、货币关系都很紧密的中国则大受其害。这在对外贸易中的一个表现是:中国在高通胀压力之下,一方面要尽量保持商品出口价格不能上涨过多,另一方面却要承受国际能源、矿产资源价格的持续大幅涨价。整体而言,现行的汇率政策没有使中国充分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
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官方的态度是仔细平衡。在汇率上仍然坚持“小幅、渐进”的政策。但是,如果美国经济与美元的形势继续恶化,中国则不应该维持现有的货币政策,无论如何都不能替其他国家来扛美元贬值这根“大梁”。
在经济和货币上,美国就像正在下沉的“泰坦尼克”号,但有所不同的是,还有汇率机制与贸易往来组成的绳索,将这艘大船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联系在一起。现在“泰坦尼克”越陷越深,中国不应该受其牵制,而应该果断在汇率机制上斩断与美元之前的绳索,大幅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