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式战略转型,将是未来几年的中国商界主旋律
文 | 牛文文
《功夫熊猫》竟然火起来了,国内同行感觉很不是滋味。好莱坞的中国功夫这些年看来长进不少,能把这样一个中国元素的题材拍得“这么中国”。其实不单是好莱坞,跨国公司整体上的中国功夫这些年一直在长进,“深耕本土市场”做的比本土企业还要扎实有效。
进入2008年以来,一波接一波的打击,终于让“中国制造”从进军全球主流市场的美梦中惊醒,开始回过头来认真考虑“做内需”。东南沿海在外向发展轨道上跑了20多年,受益最多,这次受害也最烈,由出口导向向内需发展转型的压力最大。出口依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开始重新制定自己的“内需战略”。用蒙牛董事长牛根生的话说,是“自己吃自己”。可以大胆预测,中国企业的这种内需式战略转型,将是未来几年的商界主旋律。
回归母国市场,按理说是轻车熟路的事情,想来不会太艰难,起码应该比当年“走出去”容易吧?
这些年来,中国市场本身也在发生一些变化。上个世纪90年代盛行一时的那些竞争方式,在未来的本土市场上不一定奏效。重新建立对本土市场的认识,决定着内需战略的成败。
单一的穷人市场,正变为多元市场。十几年前,国内消费者的收入差距不大,基本需求差异不大,都处在脱贫—温饱阶段。一款产品卖给几亿人并且卖好几年,这种市场结构造就了一批基于价格战的大企业。现在,内需市场已经高度多元化,消费者收入差距拉大,需求细分化,“小而美”的产品和服务大行其道,“多买三五块”可能比降价更有效。
渠道变革与互联网工具。在生产全面过剩的情况下,渠道自然为王。几乎每个领域都有人在学习国美苏宁,进行渠道变革。互联网进化到搜索、商务、社区阶段,为这种变革增添了巨大的便利。“轻资产”商业模式,渗透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当然,也带来了过度创新的泡沫。
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结合。做内需并不是重新关起门来,周其仁教授去年以来一直在强调“买的学问”,在全球采购要素,为本土消费者生产,两手抓。
全世界的企业都在兴奋地关注着中国旺盛而开放的内需市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才形成了这样一个内需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我们好像已经听见了下一代领袖企业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