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价格暴涨的背景下的“成功并购”,是为股东创造价值还是会损害股东价值,似乎还待观察
中钢集团敌意收购澳大利亚MIDWEST公司几近瓜熟蒂落,中海油服要约收购挪威AWO公司胜券在握,如果再考虑到6个月前中铝集团突袭力拓,中国大公司今年在全球资源领域的拓展可谓多有斩获。
与两三年间屡屡受挫的海外资源型并购记录相对照,如今至少是喜忧参半。来自中国的买家更加精明,他们不再彰显国家背景,谨慎地隐藏雄心壮志,用官方话语体系外的逻辑与目标企业的股东对接,有时会绕开与对方董事会艰难而拖沓的谈判,直接在二级市场发动攻击——中钢和中铝都尝试了这种策略。面对障碍时也不再温文尔雅,中钢就毫不犹豫地向澳大利亚收购委员会投诉,质疑一名反对其收购方案的股东在近期买入的股份是否具有表决资格。一扇中国企业通向世界的门似乎正缓缓打开,为其做注脚的,是这几次交易之前都冠以各种形式的“第一”。
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早期集中在亚洲,但是对诸如金属、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令中国企业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供应途径。要满足这台马力强劲的“发动机”,多方位寻找“燃料”可以理解而且相当必要。而“主权财富基金+大型国有企业”的投资模式,成为中国这一拨海外收购的显著特征。
不过,对中国而言,资源领域的收购比制造业甚至金融业更为艰难,买家往往要面对国际主流政治话语体系的责难,典型的如中国企业在苏丹、在伊朗的处境。而国际资源并购也浮现出新动向:大型在产资源出售机会减少;出售多以公开竞价方式进行,价高者得;大量资金涌入资源资产并购行业,竞争白热化。
中国企业近期高歌猛进的资源投资似乎昭示世界为中国海外并购打开了另一扇窗,但并不意味着障碍的清除。全世界的资源出售者都喜欢中国买家,因为后者的出现就意味着更高溢价,而且,中国买家更倾向于用现金收购。然而,另一方面,全世界的资源国政府都会日益警惕,特别是看到那些“中”字头的公司。缘于中铝、中钢的一系列动作,澳大利亚最近就对外国政府直接控制的投资出台了更严厉规定。
寻求跨境资源交易有着种种合理的解释,但这一做法并非百利而无一害。在一份题为《中国全球并购记录》的报告中,麦肯锡认为,根据金融理论,获取自然资源可能会对收购方的国家有利,但未必会对收购方的股东有利。在资源价格暴涨的背景下“成功并购”,是为股东创造价值还是损害股东价值,似乎还待观察。
迄今为止,寻求大型跨境资源交易的企业都是上市国企。上市之前,它们都曾是纯国有企业。尽管国家目前仍是此类企业中的大股东,通常持有多达70%-80%的股权,但企业管理者必须把它们作为公司实体来运营,并执行其上市的交易所的披露规则。政府在这些企业中持有的股份比例料将持续下降。数量越来越多的非国有股东,将会越来越多地要求企业对海外收购所创造(或损失)的价值负责。
例如,收购挪威AWO公司,虽然会令未来中海油服的国际市场份额上升,强化深水钻探技术能力,但也让其资产状况由正值变成120%的负债。如何说服中海油服的股东看清这一交易的前景?并购融资如何安排?这些问题的解答都具有代表性意义。多项收购成功之后,这些问题或将成为考量收购案价值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