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本轮原油价格下跌的最重要因素是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
文 | 张明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从7月3日的每桶147美元下跌到8月8日的每桶115美元,短短一个月内下跌幅度达到22%。原油价格的下跌趋势和此前的上涨趋势同样猛烈。
讨论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离不开四个层面的分析框架,这就是供给、需求、计价货币和投机因素。其中,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国际原油价格的基本面,而投机性因素则可以在基本面因素变动的基础上显著放大价格走势。
在此前的原油价格上涨以及本轮的原油价格下跌过程中,供给因素扮演的角色非常有限。这主要是因为石油行业的供给价格弹性非常有限。一方面,由于存在OPEC这样一个产出国卡特尔组织。另一方面,新增石油产能的建设周期可能长达十余年时间。基于本轮油价上涨而新增的产能,可能要到2010年之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由于供给弹性有限,市场并不担心石油供给会突然增加,而是担心石油供给会因为战争、禁运等因素而突然减少。目前伊拉克问题陷入僵局、伊朗核问题悬而未决,关于石油供给量可能减少的预期早已经被市场消化,却迟迟没有实现。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因素可能推高油价的论据最终被消解。
从需求因素来看,推动本轮原油价格下跌的最重要因素可能是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对石油的需求可能大幅收缩的担忧。尽管2008年上半年美国GDP并未陷入负增长,但是如果不考虑出口以及存货增长,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消费和投资——均显著下滑。目前美国经济的衰退已经严重影响到美国消费者的预期收入,而以油价为代表的初级产品价格飙升也加剧了美国消费者的通胀预期。在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削减当前消费可能成为美国经济下一步调整的主要手段。这一调整过程不但是痛苦的,而且可能对目前原油价格走势产生根本性冲击。
除美国之外,“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启动了高油价背景下的要素价格调整过程。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削减了对成品油价格的补贴,缩小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价格水平的差距。新兴市场国家的要素价格调整将会压缩其对原油的整体需求,这也是推动本轮油价下调的一大动因。
目前,美元对欧元、日元、人民币等主要货币均处于历史低位。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都经受了次贷危机的冲击,但相对于欧元区而言,美国的调整更加到位——无论是联邦基金利率还是美元汇率。市场普遍预计,2008年下半年欧洲经济将显著走弱,欧元利率将进入下降周期,美元对欧元汇率即将反弹。全球原油交易计价货币可能反弹的信号也将推动油价走低。
投机性资本在期货市场的炒作是过去一年内全球油价飙升的重要动力。然而,我们永远不要指望投机性资本能够无限期地推动原油期货市场走高。一旦市场基本面因素发生转变,投机性资本可能获利离场。它们集中撤出全球原油期货市场可能加剧短期内油价下跌的趋势。
简言之,笔者认为目前全球原油价格已经进入中期调整阶段。短期内全球油价很难再创新高,而是可能在80美元-120美元左右的区间内持续盘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