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导师的星星之火
在中国,最适合做创业导师的人群——经验丰富的退休企业家群体——还没有形成
文 | 本刊记者 袁茵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狂热的全民创业热潮。在某种意义上,不论是有资源人脉的创业者、刚出校门的学生,还是一穷二白的下岗职工、甚至半生务农的农村妇女,站在风险与梦想、利益同样巨大的起跑线上,他们是同等的孤独与无助。
创业不但意味着企业家精神、一时激情,它更是一项需要战略、经验和技巧的事儿。谁能够对这些不同阶段的创业者进行指导?中国是否也会形成像美国一样的创业导师(Mentors)人群?
北京,一位年轻阳光的校园创业者遇到困难多半默不做声。“我可以给李开复写邮件。”在记忆里翻找许久,他又说,“或许我也可以问我的研究生导师。”
杭州,APEC中小企业峰会现场,中小企业主以膜拜状聆听马云的创业观念。一位来自农村的创业者没有如愿从马云那里得到详尽的建议,但马云的励志语言依旧让她激动不已。
福建晋江,同在一个创业圈里的民营企业家们彼此熟悉了解,他们相互交流、效仿。慢慢地,当地的创业先驱许连捷被推举成“精神领袖”,其言传身教供创业后生揣摩。
不同类型的创业者,自觉不自觉地去追寻适合自己的创业导师。中国的创业导师人群已经以符合中国创业环境、人际交往特点的方式组成不同群落。
相比中国创业者,身在美国的Alex的拜师之路会更简单。去年,他刚萌生创业的念头,就在一家网站上看到了相应的创业者辅导计划,很快他与专家Capista取得了联系,免费获得了不少建议。
美国退休经理人服务公司(SCORE)给了他更多的帮助。Alex申请了一对一的创业导师服务,导师通过网络在线、电子邮件和面对面的方式,从商业计划写作阶段就给他指导。奥运前,Alex的公司已盈利,他依旧和创业导师保持紧密的联系。SCORE有遍布全美国的390个服务机构,建立了丰富的中小企业资料库,他们会根据Alex企业的情况为他提供相关信息。
或许会让中国创业者心生羡慕的是,所有美国创业者都能便捷地享受以上服务。庞大的创业导师人群来自美国“退休经理人服务计划”。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小企业管理署(SBA)就致电退休的商业人员,邀请他们成为小企业的顾问。1964年,SBA为了将社会上的退休经理人资源和其他资源整合起来,成了专门为创业者服务的公司SCORE。
试想一下,一个刚刚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的中国创业者,推开一扇门,Google大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陈浩、鼎晖投资合伙人总经理王功权、和勤环球资源总裁王熙和诺基亚全球副总裁邓元同时出现在他面前,并愿意无偿为他解答各种问题并提出建议,这位创业者会有多激动呢?
这已经是现实。美国的创业导师计划正逐步被引进国内。以上五位资深商业人士都是“摇篮计划”的第三期导师,2006年AAMA亚杰商会为实现“未来科技商业领袖之摇篮”的使命在中国启动了这项计划。计划的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由50位科技、投资领域的资深商业人士作为导师辅导100位创业家。
“我们希望甄选出来的年轻创业家能够从导师那里获得创业精神的鼓舞、智慧的碰撞、经验的传授,他们中会出现中国商业界的领军人物。”AAMA一位负责人说,“第一期学员池宇峰创立的完美时空已经成功登陆纳斯达克,现在也是第三期摇篮计划的创业导师。”
除了这种民间商业力量倡导的创业导师计划,科技部等政府机构也在去年启动了“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第一批39位导师分布在不同城市。
能获得这些商业领袖、学界精英的指导,创业者会备感幸运频频联系自己的导师吧?事实让人有些泄气和莫名,创业者与导师的沟通不频繁更不积极。
“两人都太忙,没时间进行更详细的沟通。”北京的许军普参加了“摇篮计划”,半年间他与导师沟通了两次,交流还没有涉及企业运营。
天津的创业导师张玉利,另一身份是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作为中小企业专家,他可谓经验丰富。可是半年来张玉利也只和学生沟通过两三次,“不太知道能为学生做什么。”
他把中小企业分为生存型和机会型。机会型创业者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生存型创业者更注重眼下的生存,更感兴趣现实利益。目前中国大部分创业者还属于生存型,只对能够带来短期收入的辅导有兴趣。“其实,对于中国大量的创业者,他们需要的不是大学导师,而是小学老师。”
不少成名企业家把辅导创业者当成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提供服务都是免费的。与此带来的问题是,虽然很多创业导师可以为创业者牵线搭桥,带来一些机会,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策,何况创业导师也大多不擅长做中介。相对而言,有盈利目的的VC、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在提供这方面的服务上,反而比做公益活动的创业导师们得心应手。
现在的创业导师更像“精神按摩师”,学术派、企业家、明星式、草根层的创业导师都在为创业者提供精神抚慰与鼓励。免费的创业导师、没有钱的创业者,什么力量能推动他们顺利对接呢?
很明显,短时间内中国依然很难出现庞大的创业导师群落。因为最适合做创业导师的人群——经验丰富的退休企业家群体——还没有形成。没有人比创业者更了解创业者。中国的第一代创业者出现不过三十年,他们大都依旧周旋于自己企业的各种事物,能全身而退投身公益的还为数不多。
“不用担心,只要有需求,中国任何事物的发展速度总是超过我们想像!”张玉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