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杨致远命名YAHOO时,发现此词出自《格利佛游记》,指一种粗俗、低级的人形动物。杨致远“反其义而用之”,靠着这种强大的破坏性创新,YAHOO把一系列强手Infoseek、WebCrawler、Lycos等挑落马下。
2008年11月,杨致远宣布将从雅虎CEO位置上离开。他也许会暗自心伤,自己也被新的创新破坏掉了,一如此前的Infoseek。
很多人、很多公司都会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比如雅虎,不少人认为是雅虎的“紫色血液”出问题了。但是,这是一个大错误。对互联网公司而言,他们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而是周期性创新衰减,或者说创造性毁灭——新公司通过击败并取代旧公司带动经济发展,刺激经济增长,但注定又会同时不断地让消费者失望。
世界顶级的投资、金融专家杰里米·西格尔一直保持着对科技股、网络股的批判和警惕:互联网公司最大的敌人是创造性毁灭,你通过创新毁灭别人,后来者也同样通过创新毁灭你。对雅虎而言,这个毁灭者就是Google。不幸的是,雅虎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西格尔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冤枉这些科技股,曾经花时间做了一组对比。假如1950年你在老牌公司埃克森美孚石油和新兴的IBM之间做选择,购买其中一家公司的股票并持有到现在,你会选择哪一个?这些年,科技发展迅猛,很多人可能会选择IBM,很不幸,你已经成为增长率陷阱的牺牲品。1950年—2003年,投资埃克森美孚石油1000美元可以累积到126万美元,而投向IBM的1000美元只有96.1万美元,差了24%。
杨致远虽然要离开了,但是有一个事实很难改变:雅虎已经进入衰退性生命周期,不管从品牌、定位,还是技术创新上。所以,雅虎的自我拯救很难很难。IT业应对这种衰退性的生命周期,有几种克服的方法:一是依靠技术性垄断延长生命周期的时间,比如微软,因为垄断,它很难突然遭受创新性毁灭;方法之二是阶段性的自我颠覆及升级,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IBM和思科;第三种方法就是并购式变革,通过一个巨大的并购,自我颠覆,并进行自我重塑,典型的例子是惠普和思科。这里面互联网的例子比较少,这是因为,它的时间还比较短。现在,雅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案例。
现在甚嚣尘上的Google、Facebook是否也会遭受这种创新衰退性周期的打击,答案是肯定的,他们现在就遇到了。但是,像Google也一直与这个衰退之敌做斗争,它强化自己的垄断地位,在内部实施自我变革,也做了一些并购。摩尔就预测过,“我相信Google最终会遇到困难,而且是很大的麻烦。关键的问题是,当问题出现之后他们会怎么解决?”
没错,最关键的是,遇到衰退性周期之后怎么办?硅谷创新管理学者杰弗里·摩尔最有发言权。他认为,互联网公司面对衰退性周期,最基本的选择是不能按惯例行事,必须让公司经历一场生死存亡之旅,不成功则成仁。换句话说,意味着你要发掘新的目标客户、新的市场需求、新的产品、新的价值链,甚至新的销售渠道。
对杨致远的继任者而言,一次生死震荡的并购之旅也许是一个现实方案。
(金错刀)
那些被创新毁灭的互联网英雄
马克·安德森
网景创始人。成立于1994年的网景(Netscape)迅速崛起,创造了诸多互联网神话,但是,却被微软IE创造性毁灭,迅速陨落。
史蒂夫·科什
Infoseek创始人。他所创立的Infoseek一度是搜索引擎的强者,有一次,他告诉雅虎“Infoseek的搜索引擎比雅虎的要快5秒钟”,但是科什还是被杨致远创造性毁灭。
梅格·惠特曼
eBay全球CEO。2003年,eBay中国的市场份额是72%,淘宝仅占8%,这一年,惠特曼号称拿出1亿美元的投资消灭对手。在中国,eBay却被后来者淘宝创造性毁灭。
Yair Goldfinger
ICQ创始人之一。ICQ由几个以色列青年在1996年11月发明,它所引爆的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在全球遭遇到MSN的毁灭,在中国遭受到QQ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