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危机下的调整:远离浮躁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不管这一场全球动荡有否伤及自己,过去的一年到未来的几年,势必成为中国企业家和他们统帅的企业们化蛹成蝶的过程 

文=本刊记者  王春梅 

参加讨论的嘉宾一一落座,会场内顿时安静下来,气氛肃穆。听众们期盼着能从柳传志的言语中获取醍醐灌顶的点拨。 

影像回溯。去年,也是在同一个主席台上,周其仁和马云在2007(第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闭幕式上提醒大家,“要预防冬天”。“去年大部分的企业家朋友,告诉我挣来的钱都是股市上挣来的时候,我觉得灾难会来(临)。”马云说。彼时善于聆听和行动的人都是庆幸者。阿里巴巴(1688.HK),上市拿到15亿美元,为过冬储备了充裕的粮草;河南建业(0832.HK),抢上了最后一班上市快车,虽没有恢宏的融资规模,但现金入袋为安,为过冬增加了底气;如联想,加速融资,联想基金和弘毅基金分别早早地融到了14亿美元和4亿美元。 

“其实,那时冬天的概念顶多只是深圳的冬天,现在最起码是哈尔滨的冬天。”柳传志如此做喻。此刻,冬天的寒意已经让人彻骨。 

2007年为一个繁荣时代划上了句号,2008年的历史则书写着“命途多舛”。然而,这个冬天会不会进一步发展到西伯利亚的冬天?所有人都急迫地想知道答案。本届年会,每一场论坛,不论主题如何,讨论的话题总会连着“经济危机”。“如何过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200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潜在的核心命题。 

危机情况下,企业领导人对未来的预见力攸关着企业的生死。放眼国外,最有力的佐证就是同陷危局、但命运迥异的美林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在美国政府和各大行讨论如何拯救雷曼兄弟的紧急会议上,聪明的美林CEO约翰·赛恩悄悄离席,拨通了美国银行CEO肯尼斯·刘易斯的电话,这一试探性的举动使美林幸存下来。而贝尔斯登董事长在公司股价从200多美元向100美元俯冲时,还有心情去底特律参加桥牌比赛;雷曼兄弟CEO弗尔德则屡次失去救赎公司的机会而最终破产,其还被愤怒的员工打晕在公司的健身房。 

前车之鉴警醒着中国企业家们。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聚首在一起求索答案。探讨如何过冬的同时,更在探讨严冬时期的领导力。 

 过冬:危机下的调整:远离浮躁

从危局中寻找商机是一种智慧。在经济衰退的伊始,如何才能抢占下一轮繁荣的先机?其实,“危”和“机”总是形影不离。有人说,冬天不能卖冷饮,但是可以卖热茶,危局中依然可以找到令很多企业家激动的机会。 

或许这是一次尝试新的经营模式的机会。当失业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新希望集团把他们组织起来,通过建立一个政府、企业、银行、农民、合作社、金融六方合作的联合体,搞养猪或养鸡合作社。这种规模化的现代养殖体系既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同时可以大幅提高农民的就业规模,收入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或许危机还可以激发企业去寻求差异化经营之道。地产行业尤为突出,每个地产企业在这次宏观调控中,都应该找出一个新的出路,聚焦于一个新的地产细分市场(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语)。有人从一开始就专攻旅游地产;也有人开始尝试为城市家庭保姆提供集体宿舍楼,以及为双职工家庭提供下班时的临时休息会所。不管冬天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冬天是必然的,不过多为失败找原因,应是为成功找方法。 

又或许,企业能在困境中审视新市场的开拓。当联想并购IBM的PC事业部之后,发现后者在国际上的业务对象主要集中于大企业,而不是更多地做普通老百姓的买卖,于是就试图把这个战略方向有所移动(柳传志认为,现在看来,移动得还不够及时)。 

但无论选择哪一种生存之道,危机下,请抓紧现金流。冬天有两种活下来的可能:一个是丢卒保车,另一个是丢车保帅(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语)。先活命最重要,怎么样不死去,把主业夯实,把其它杂七杂八的事丢掉,成本真的需要压缩,眼睛盯着现金流,轻装上阵,既为了现在能活命,也是为了今后能够赚钱,形势一旦回暖,就可以大幅度地收复失地,不但可以把损失抢回来,还可以大规模地扩张(柳传志语)。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作为一个水手,你可以不知道海洋有多深,但你一定要知道航线有多长。不管这一场全球动荡有否伤及自己,过去的一年到未来的几年,势必成为企业家和他们统帅的企业化蛹成蝶的必然历程。在这场洗礼中,崛起的新国企,一面要对抗着旧体制的桎梏,并从中破茧而出;一面又要应对外界有关公平的诘问。而从来就是靠自力更生发展的民营企业更得于艰难之中求生存、于博弈之中求平衡。 

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没有太多门户之见,他倡议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互相抱团,要共度难关。“现在不同的企业碰到的困难不一样,但是不要认为由于将来会更差而把路都堵死。在这个产业链上我们会碰到各种服务商、承包商,有很多是国有企业,更多的是民营企业。如果我们自己感觉到明天不好,我这一块儿就不投资了,这个产业链很大程度上就会缩小。” 

当“危机”、“求生”、“过冬”这些词汇压迫着人们神经的时候,难能可贵的是有人再次提起了王永庆,重新提起了他所代表的企业家精神:止于治善,与下游企业共生共荣;追求成本的合理化,更注重在企业内部追求降低成本。 

2007年,中国制造已经出现了种种“难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又暴露出一些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丧失商业伦理、缺乏反省能力。于是,在这个冬天,当企业现金流遭遇危机的情况下,一场更令人战栗不安的危机是来自于商人良心的泯灭。华尔街的教训让我们看到了贪婪的代价,开始重新反思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 

如果说从危机看其有益的一面的话,那便是它提醒人们企业家精神的回归,提醒我们追本溯源、重回商业的根本。危机下的调整,首先是企业家心态的调整。回到原点,找准定位,摆脱浮躁的心态,才能懂得“买卖休”(日本的经营哲学,不好的生意不做)。 

香港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感叹:“房地产商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绝对不是被人尊重的对象。”不光是房地产企业,或许每一个行业都应该自省,当危机过去后,当我们回忆这场动荡时,我们可以说:我们既在博弈中生存得很好,又获得了尊重。 

也许,只有当中国制造不再有噩梦搅乱时,中国创造才真正具备了实践的土壤,中国才能真正从世界工厂升级为世界实验室。 

多舛乱世,搏下去,活下去。活下去本身就是一个目标,所谓“剩者为王”,剩下来的人最后才有机会。而发现机遇的过程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时世造英雄。用企业家的良心去制造和创造,企业之春天才有望到来,未来30年之中国才可见荣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0883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金融危机下的产物——观《职业丑人沉浮记》有感 宦海沉浮

原文地址:金融危机下的产物——观《职业丑人沉浮记》有感作者:憩园主还记得08年的金融危机吗,一些企业为了保证正常运转,就想大规模裁员,可是面对一些有背景和不想失去工作的员工,使负责人束手无策,这时”职业丑人“就应运而生了,他们顾名思

孤岛危机1无限能量 金融危机下的品牌能量与市场机会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抓住了趋势,然后实施定位准确的品牌传播,才能产生品牌势能和聚焦效应       ●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更要学会过冬,不能依靠削减品牌投资来过冬       在金融危机来的

冯仑: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野蛮生长”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中国的房地产界有几门“大炮”,任志强是,潘石屹是,冯仑也是。  身为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的冯仑还有一个称号——“地产界的思想家”。这位“思想家”很直率,说话很直白。在很多场合,无论是什么话题,冯仑总是能用一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下的网店掌柜们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当人们纷纷捂紧钱袋子时,商家明显感到“寒意逼人”。但是,精打细算的“低成本生活”却让网店业如火如荼。大大小小的网店“掌柜”们在“寒冬”中“嗅”到了商机……   金融危机下 网购从

天津车掌柜金融众筹 金融危机下的网店“掌柜”们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当人们纷纷捂紧钱袋子时,商家明显感到“寒意逼人”。但是,精打细算的“低成本生活”却让网店业如火如荼。大大小小的网店“掌柜”们在“寒冬”中“嗅”到了商机……   金融危机下 网购从

声明:《过冬:危机下的调整:远离浮躁》为网友风吹短裙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