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数丛生的时节,有苍狗,亦有白云,在股市一片萧索之时,中国期货市场却迎来了一场难得的盛宴。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的统计,2008年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3.64亿手,累计成交额达71.9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24%和75.52%。
期货市场的大放异彩,与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引发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有直接关系:一方面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了更强烈的套保避险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期货市场特有的做空机制,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资金。2008年下半年以来商品价格的暴跌,更是刺激了套保盘和投机盘的活跃。此外,随着黄金期货上市,期货市场也吸纳了新力量。
不过,在国内市场一片繁荣下,诸多大型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的套保业务却折戟沉沙,损失惨重。2008年末,国泰航空燃油套保浮亏76亿港元。而根据中国国航的公告,其在2008年10月底,套保浮亏也已达到了人民币31亿元。套保演变成了“套而不保”。这种外战外行的现象,固然有国内监管宽严不当、企业套保策略有误的原因,但也反映出国内期货市场至多是小学水平。
2009年,中国经济存在太多的未定之数,期货市场依然前景看好。由于期货市场的特殊运作机制,其与宏观经济的相关度并不高,不像股市那样既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又是替罪羊。期货市场独有的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的功能,对很多厂家和商家具有吸引力。2008年市场的翻云覆雨,将促使更多企业加入套保大军的行列。今年,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有望推出钢材、稻谷、生猪、苹果汁等期货品种。这些品种一旦推出,将使期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特别是钢材和稻谷,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市场潜力广阔,参与者众多,是对期货市场实实在在的扩容。一些钢铁界业内人士也强调,推出钢材期货有利于中国争夺对铁矿石进口和钢材出口的定价权。从更宏观的角度看,由于今年实体经济走势难以乐观,市场很可能将维持宽幅震荡格局,多空双方的分歧较大,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活跃,刺激交易量。
中国的期货市场,只有商品期货,没有金融期货。股指期货要推出的故事,已经讲了3年,至今依然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也只能靠沪深300指数的仿真交易来自娱自乐。由于次贷危机的肆虐,金融衍生品被视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令人谈之色变。受此影响,我国监管部门必定会采取更加审慎、严格的态度来对待金融衍生品的发展。
去年11月“日照港权证”落幕前那一场轰轰烈烈的表演,充分说明,我们这个市场的投资者教育工作还远远没有到位,投资者的素质还亟待提高。权证尚且如此,股指期货的风险尤烈。
期货交易,是个零和游戏,不创造财富,却分配财富。“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期货市场正是建立在对人性深刻洞悉的基础之上。在这样一个需要依靠投机生存的市场,其繁荣的背后,是人们被杠杆交易放大的贪婪和恐惧。在经济衰退的阴影下,恐惧和贪婪都在滋长,这将成为2009年期货市场继续高歌猛进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