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度担忧,经济危机下各国的贸易与金融保护主义倾向将给全球化带来致命的后撤,不过目前看来,各国之间、各产业板块之间的重组运动,还在持续展开,后者自有比保护主义更强大的驱动力。
看看中国的情况
先看中国力量的出击。近期,以中铝、五矿、华菱、宝钢为首的国字号资源型企业加紧对海外同业公司的股权收购,同时,中国还落实了与俄罗斯、巴西等国的“贷款换石油”计划。为这一系列国家级行动的金融护航主角是国家开发银行——它刚转型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不久。而外媒称,中投公司有可能是另一个潜藏的主角。人们观察到,中投的投资兴趣正在从初创期的金融类企业转移,开始对国家所需的战略资源类资产的考察。
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重点在消费、零售类领域,跨国公司则在经济危机之际逆流而上,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布局与投入力度,例子俯拾皆是。仅以春节后的动向来看,有的在加快独资化,如百思买全资控股了五星电器;有的大手笔入股中国本土公司,如伊藤忠商社接手杉杉集团28%股份;有的利用规模、资金、品牌优势,通过降价等手段,加大对本土对手市场份额的挤占,如沃尔玛、家乐福,它们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大规模、大幅度、持续降价,对一些竞争力偏弱的中国同行来说,近乎摧毁式打击。
一边是中国企业奋力游往产业链条上端,争占上游资源,犹如打“高空战”,一边是跨国巨头拼命将身躯下沉到中国市场的零售终端,通过“地面战”抢食中国未来庞大内需的份额与红利,这么一个交相进攻的景象颇有些意味。
意味一,要看到,伴随中国企业对海外资源型企业的发力,2007年起步的金融类企业的收购与扩张将有所沉寂,而曾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先锋队的消费电子类企业事实上是全面受挫。事到如今,我们不得不承认,光凭“低成本”这一项利器,根本不足以覆盖运营一个全球性生产经营体系所需。中国企业现在也许有资金实力去收购资产,但还没有足够强大的软实力(管理、品牌、文化)去收购“人”;也许有一定的实力打动小部分西方人从而拿到订单,却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征服千万级西方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华为、中兴这样的B2B企业尽管国际化征程同样艰难,但比联想、TCL等消费类企业幸运。同样,金融类企业的收购,同样存在力有不逮的现实。现在在国家战略驱动下,国家级公司加大资源类领域的收购力度,可以说是明智之选。
跨国公司也找到了他们应该做的事——义无反顾地在中国投下重兵。这带来我想说的第二点意味:未来数年内,中国本土市场上,消费、零售类领域的恶战(也可称“终端之战”)势不可免、将持续升级,胜中国者胜全球。那时,回头看过去数年的竞争都像是“小儿科”。此间难免会有诸多博弈,在外资与开放政策之间,在灵活快速的中国打法与实力强大、气势沉雄的跨国公司之间;中国公司也会有诸多选择,一对一式对抗还是合纵连横,是留战到底,还是把扛不动的品牌卖给外国公司、去寻求别的比较优势?
精敏的朱新礼比很多人都看得远,他早早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可惜汇源跟可口可乐这笔交易到今天还未被放行,以至于有流产危险。其实放长远来看,这桩收购注定只会是未来消费产业竞合大戏中的一朵浪花,但在当下却令网上网下那么多人耿耿于怀,实在没有必要。要知道,交相攻,交相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