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历史学家努力寻找社会崛起和衰败之根源,但鲜有人悟透实质。历史学家如侦探一样探究历史,其间很多历史学家的观点与大众看法存在较大差异。总之,一般人不能察觉衰落之来临。一个世纪以前,欧洲人并未预料到一战爆发。但正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其巨著《和平的经济后果》中所描述的,欧洲人战前并未意识、战后也不承认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已发生不可挽回的变化。
2009年,人们不免担心欧洲是否又将经历一场大的甚至是戏剧性的转折。上个世纪50年代,“欧洲计划”(欧盟前身)看似毫无希望。80年代,有人竟荒诞地认为,二十年内,一批在“铁幕”国家(指西方对前苏联等的称谓)会成为欧洲强大的成员。同时,欧元的诞生也使很多怀疑论者备感困惑。现在,欧盟已有27个成员国,自南到北,自西往东,几乎一半成员国使用欧元。这预示着欧洲将会更融合,拥有更多成员国,这是一种自然推断。
然而,历史并不总是基于自然推断前进,进程时有骤变和断裂。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断裂点,会对世界上所有地区带来诸多后果。在危机肆虐之时,人们很难想像这些后果是什么,但推断正在慢慢成形。
我们见证的一个重要后果是保护主义的出现。由于巨大的贸易赤字,奥巴马新政府在竞选中模糊不定的贸易政策、现行由议会颁布的《购买美国产品法》都使美国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欧盟不仅重新主张对其主要贸易伙伴(如中国)实行“欧洲要塞”战略,且其成员国之间也有贸易保护主义的上升趋势。
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法国总统萨科齐提出法国汽车制造商将不再向法国消费者出售由捷克共和国生产的汽车,只能出售由法国制造的汽车。这一举动立即招致布拉格的强烈谴责,但这绝非孤例。英国的工人高举海报,喊着“英国工作岗位只能提供给英国工人”的口号,以反对在英国燃气工程中雇用意大利工人。很多欧洲政府(特别是一向主张自由的英国政府)要求银行贷款给国内公司且停止将贷款发放国外(包括新欧洲成员国)。这对于所谓“外国”(如其他欧盟成员国)来说是一种灾难,因为银行在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这些国家亟需资金支持。
当中欧和东欧的新成员国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多项社会经济指标方面大大落后于原欧盟成员国时,人们不由猜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融合”,他们将达到西方生活水平。然而根据2009年初情况来看,“分化”的可能性反而加大。伴随失业人数的增加及工作环境的恶化,这些国家寄希望于其他欧盟成员国提供就业机会。而随着西欧的失业增长和狭隘的国家主义,很多中欧和东欧国家的移民工人正被迫离开。
欧洲爆发像上个世纪那样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极小,很多欧洲国家不再拥有军队,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口的快速老龄化,欧洲国家甚至无法征募到更多年轻人打仗!过去半个世纪,欧洲经历合并和扩张,而接下来也许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我们可能正在见证欧盟的分裂。
我并不是指这一定会成为现实,但我认为当下欧洲的领导力极其虚弱和分裂,在各国国家主义阻碍欧洲理想的地方,更多力量正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