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将在伦敦重启。值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实体经济显著下沉之际,各成员国急需求同存异,就某些问题达成原则性共识并尽快形成行动方案。按问题的轻重缓急排序,本次峰会上将讨论四大问题:加强危机救援、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与加快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东欧很多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乌克兰、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这些国家在过去举借了大量外币贷款,并存在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的去杠杆化导致这些国家出现巨额外资流出,导致资本市场崩溃、国际收支逆转、本币面临贬值压力。
为防止本币贬值加重外债负担,这些国家的央行不得不干预外汇市场,造成外汇储备不断流失。外汇储备流失殆尽之日,就是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中东欧国家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危机可能迅速传递到东南亚与拉美的其它新兴市场国家。
尽管中东欧国家集体向欧元区求援,但实质性的融资计划已被欧元区成员国拒绝。部分中东欧国家已向IMF申请紧急贷款援助,但IMF的总资金仅为2500亿美元左右。
因此,本次峰会的一大议题是,将IMF的可动用资金从2500亿美元提高到5000亿美元左右。发达国家的如意算盘是,希望日本、中国、中东国家等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国家向IMF提供资金,但不愿意就此重新分配IMF的份额与投票权。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也必将就此据理力争,要求将IMF的再融资与投票权改革结合起来。
美国并不愿意伦敦峰会撼动其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长期以来的霸主地位,而只是期望各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帮助全球尽快走出危机。目前发达国家进一步降息的余地已经不大,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银行、英格兰银行的基准利率已经接近零利率水平。
因此,发达国家央行将普遍实施所谓的数量宽松政策,即通过购买金融资产向货币市场直接注入,增加流动性。此外,利用财政政策对本国经济进行联合干预,也是本次峰会的一大焦点。
目前来看,欧盟出台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时机、规模与意愿,皆晚于、小于及弱于美国的规模。进一步敦促欧盟出台跨国的、泛区域的财政刺激计划,将是美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当然,新兴市场国家从整体上而言,也有进一步放松货币财政政策的空间。
全球经济步入衰退之际,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死灰复燃之时。不难判断,“购买美国货”条款仅仅是未来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的冰山一角。随着各国经济衰退程度加深,各国政府均会将确保本国就业与本国产业集团的市场作为一大政策目标,贸易保护主义将会弥漫于整个发达国家世界甚至部分新兴市场国家。
在伦敦峰会上,中国、德国、日本等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贸易大国,必将把敦促各成员国承诺放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维持全球自由的商品与资本流动,作为出席本次峰会的最重要目标之一。1930年代大萧条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勃兴不仅延长了全球衰退,而且埋下了二战的种子。这一惨痛一幕没人希望重演。
欧洲国家将再次抛出重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提案。具体内容将包括加强对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国际监管,拓展IMF的功能或者另起炉灶(例如强化国际清算银行与巴赛尔委员会的微观监管功能),加强对中心国家的货币纪律约束,实施IMF与世界银行的投票权改革等。英、法将在这个问题上带头向美国发起挑战,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重构也符合中国等处于上升通道中的发展中大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