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灾后重建的爱恨情仇
一个社会学教授不在灾区做文化调查研究,却起劲地帮灾民建房子;一家NGO主业是自然环保,却跑到深山老林搞灾后社区建设;一家房地产企业不追求高利润,却斥巨资建了六个9度抗震公共建筑。
凡此种种反差,皆为四川灾后重建典范工程。一年来,很多企业、NGO、社会工作者都成了“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s)。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没想到他在中国有这么多同行,更让他意外的是,其小额贷款模式在灾区很难开展。李连杰壹基金已经取消了青川小额贷款项目。尤努斯的中国合作伙伴马云,在青川也对此语焉不详。
很多出钱出力的爱心人士也没想到,在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化的今天,他们的慈善之举竟然与传统伦理碰撞出火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患寡而患不均”(物资发放不时会发生摩擦)。
那些扎根在灾区、想探索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重建模式的实践者也没想到,在村民自我组织、一辈子就盖这一次房的过程中,“所有的爱恨情仇在一刹那就要爆发”。一家发动农民自建房的NGO去“被媒体宠坏”的村子,对方只想要更多的捐款,所谓的“自力更生、自建家园”几乎变味了。
凡此种种冲突,皆为我们上的一堂刻骨铭心的灾后重建课。焚火重生,痛定思痛,四川大地震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精神遗产。
在“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如何悼念和告慰逝者?公众的激情和人性的光辉怎样持续下去?NGO的慈善素质及企业的社会责任经受了哪些考验?
2009年初,四川省提出力争在2年内基本完成原定3年的重建任务。按时间表,今年底农村住房重建将全部完成,2010年5月前城镇住房重建全部完成,明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板房校舍。
但重建“三年并两年”,将迫使地方政府更加注重速度与效益的平衡,企业及NGO更加要考虑短期利益和可持续之间的协调。
重建福祉,天佑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