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提出上海要在2020年成为国际金融及航运中心之后,近日,上海向该中心变身的努力又有所升级。上海当地政府推出多项跟进措施,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要尝试建立国际板,适时引入包括红筹公司在内的境外公司在A股上市。
事实上,在深交所停止发行新股,转而筹备创业板之后,上交所在国内证券市场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2006年以后,随着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一批巨型国有企业回归A股市场,A股市场曾经创下了融资额全球第一的纪录。但另一方面,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结构却不合理,组成A股庞大市值的仍主要是垄断性的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反映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所表现出的活力,也完全无视另外一个现实,即不断本地化的跨国公司同样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一过程还在加快,同时跨国公司日益本地化,跨国公司不仅把中国作为生产制造基地,也作为目标市场和承担一部分研发的功能,在普通中国消费者看来,可口可乐、宝洁这样的跨国公司就其熟悉和密切的程度而言和本土公司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A股市场如果想真正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指示器,进而成为全球主要的证券资本市场,就需要包括一定数量在华跨国公司。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联合利华就表达过希望在A股上市的意愿,此后还有多家跨国公司进行过类似的尝试,但在A股上市资格稀缺和相关法规缺失的情况下,最终都不了了之。不过,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中却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催化剂,中国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凸显,外资企业在A股上市也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中方同意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司在A股上市,而5月11日,在伦敦举行的中英第二次经济财金对话后发表的新闻公报中,中国再次重申同意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的形式在中国的证券交易所上市。汇丰控股表示希望能在上交所尽快挂牌上市。
分析人士已经指出这种松动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相关。本来,外界普遍担心看到各国陷入金融危机后,中国会在金融改革方面选择较前保守的立场。但实际上,鉴于美元贬值可能带来中国外汇储备缩水等新情况,为避免过度依赖美元,中国反而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在上海、广东等地开始采用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的试点。但人民币国际化不仅要在贸易的经常账户下,最终也要在资本账户下实现,因此,提高中国A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允许境外公司在A股上市就成为题中之义。
允许外资企业在中国A股上市的正面影响显而易见,首先,像联合利华等本土化程度比较深跨国公司一旦打通和中国资本市场的联系,本土化的进程会进一步加快,也有利于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其较好的公司治理也能起到正面的示范效应。其次,境外公司A股上市可能性最大的红筹公司一般都属于赢利能力最强的中国企业,它们在A股上市可以使国内投资者可以像国外投资者一样分享这些企业的收益。最后,假如一批全球著名公司在中国A股上市,并采用人民币计价,也将大大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乃至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
不过,给出外资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的时间表仍然相当困难,与上市相关的《公司法》、《证券法》需要做相应修改,在华跨国公司子公司如果在A股上市如何避免和母公司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也需规范,估值水平较低的境外公司进入相对封闭的A股市场对整体估值水平的冲击也需要考虑,因此,可以想见,外资在A股上市依然会采用中国式改革的典型路径,还将是小范围试点基础上的审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