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海外并购的冒进失利后,中国平安把视野又拉回到国内。
6月12日,中国平安(601318.SH)和深圳发展银行(000001.SZ)同时发布公告,中国平安将以购买深发展定向增发股票、大股东股权等方式收购深发展。按照随后陆续透露的交易细节,平安将以18.26元价格认购深发展计划发行的5.85亿新股,同时以现金或换股的方式购买深发展现第一大股东美国新桥投资5.2亿股股份,预计总耗资220亿元。交易完成后,平安及下属公司将持有深发展不超过30%的股份,在后者股权分散的情况下,稳居第一大股东。
市场普遍给予本次交易以正面评价,平安可以借此大大增强其在银行业务上的实力,与其金融控股集团梦想的距离明显缩短。深发展则可以补充资本金,弥补在资本充足率上的短板。
这与一年多前,平安另一次震动资本市场的举动所激起的反响迥异。2008年3月,平安公布1200亿元的天量增发计划,大多数分析认为平安意图利用当时股价高企,将募集的大笔资金用于海外抄底,同时指出其收购的时机、风险和可行性没有得到充分论证,增发计划因此受到市场广泛抨击和强烈抵制。
增发失败后,平安以自有资金收购比利时富通集团股份,却很快赶上金融危机的高潮,富通股价几乎归零,平安因此蒙受巨额损失,不得不计提220亿元资产减值。
从长远看,平安的海外扩张战略具有合理性,但至少在目前,平安还不具备在海外大规模急速扩张的执行能力,时机判断、谈判议价的技巧仍然缺乏。
在海外盲动碰壁后,平安将精力更多地转向国内市场显得更加理性和务实。首先,收购深发展符合平安的战略意图,在执行上也属于一个够得着的目标。打造金融控股集团一直以来是平安的梦想,但尽管动手早、成效明显,也只能说初具框架,平安仍然是以保险为主体的金融集团,所辖证券、信托和银行等业务规模偏小,平安银行最初只局限上海一隅,平安集团控股深圳商业银行后吸收平安银行组成新的平安银行,但新平安银行的资产规模、网点覆盖和全国影响力在银行业中仍然微不足道。而深发展是一家拥有全国影响力的股份制银行,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有比较密集的网点,如果平安收购深发展后能够有效整合这两家银行,将形成一家总资产7000亿左右,在银行业排名前十,和招商银行实力接近的银行。平安集团设想的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三足鼎立的框架就会更加稳固。
其次,平安收购深发展如果能真正扩展到产品和服务领域,这种协同和规模效应还会放大。在新桥的打理下,几年来深发展已经逐步转向一家以零售业务为主的银行,而平安保险也集中精力发展个人业务,目标客户与深发展相似,如果能利用深发展现有客户资源和品牌、网点,开展“银保合作”,对平安保险业务能够有明显的促进。金融控股集团不是简单的股权关联,而要真正能形成不同金融业务间的相互支撑。
此外,收购深发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相比外资股东新桥,总部在深圳的平安当然更易受深圳市政府的青睐,而地方政府的支持有助于减少在金融控股的政策模糊地带可能遇到的阻力。而新桥作为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在锁定期过后也乐于由旁人接盘,收购环境对平安相当有利。
在通过海外收购追求跨越式发展的举动受挫后,平安发现,最合适的整合对象还是同城的金融机构。与其利用资本市场高溢价这样的短期因素去好高骛远,它还不如借助国内的天时、地利、人和稳步地推进业务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