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将近10年,我没发过一次帖子。要是你跟我比守身如玉,我就再加一磅,一次帖我都没跟过。
在论坛里,这样的“潜水者”是让辛苦耕耘的发帖者咬牙切齿的。超市里经常有发放免费食物的促销小姐,你要是老品尝,就是不买,极有可能被小姐投毒。
就算是王小波所说的“沉默的大多数”之一吧。为啥沉默呢?其来有自。上小学,有一篇课文讲兄弟俩要去一个叫冰镇的地方,老师非说“冰镇”就是“用冰块儿镇”。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结果老师抢天呼地顿足捶胸。她再使点儿劲儿我就决定轻生了。上中学,讲剩余价值,我觉得我爸在工厂里挣的工资也并不就是他创造的价值的全部,政治老师正讲得高兴,仿佛看见了外星人,让外星人明天把家长叫来。上大学,宿舍里党员和积极分子占去大半,我的一举一动辅导员都了如指掌,谁还没个年少轻狂的时候呢,结果弄得人家一点儿隐私都没有,只能夹起尾巴把宿舍当成旅馆。有幸赶上一次运动,刚想说点儿啥,运动结束了。
就这样,我培养起了旁观甚且偷窥的好习惯。人家在上面说,我在心里头接下茬儿。人家说完了,他在我心里的形象也就完蛋了。在我看来,互联网上的跟帖就是在心里接下茬儿,因为不见面,可以视作沉默。
跟帖古而有之。古人写书,基本不说人话,过不了多少年,那书就没几个人读得懂了。所以就有人给作传。过几年传也读不懂了,就作注。注不明白,再接着疏。弄来弄去,歧义纷出,就出来了集解,铸古往今来,一勺儿烩。这种跟帖者,都就事论事,且很多就事也论不明白事,拿一根儿绳子在脖子上绕,没趣得很。
最有意思的跟帖当属金圣叹评才子书。在别人的园子里纵横驰骋,除了“妙”、“妙”、“妙极”等傻话外,多能有所发明,才力不凡。
可要是跟互联网上的跟帖比起来,金圣叹的才华就显得可怜了。无他,人多势众耳。当然,说傻话的依然不少,可闪光的金子也俯拾即是。真理越辩越明,现实社会里没见过这阵仗,往往是真理越辩越要命,结果,互联网帮着实现了。
尽管也只是部分地实现,但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中国人从跟帖中学到的东西正在洗换他们自己的心肠:从暴戾变得平和,从猥琐变得坦白,从愚蠢变得不那么愚蠢。曾几何时,还在讨论什么净化网络语言,省省吧,几年间,我见过很多人从开口闭口痛骂对手到骂不还口,让人民自己教育自己吧。
咱们的启蒙就是从跟帖开始的。跟帖本是我们身体里的光,上帝说,这光若熄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去年抵制家乐福甚嚣尘上的时候,我见到一枚跟帖,珍藏多时不忍独享,未经许可公之于众。其帖曰:
看到腐败,我不敢去抗议
看到公费旅游,我不敢去抗议
看到警察无故打人,我不敢去抗议
国家机关玩忽职守毒奶粉泛滥,我还是不敢去抗议
这次抵制法货,我已经没脸去了
幸好,还有不少比我更不要脸的人
金圣叹说:妙,妙,妙哉斯言,不图如此之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