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三联书店创办的新杂志《新知》面世的消息引发了不小关注,有着81年历史的三联书店全称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随着新杂志的出炉,《三联生活周刊》《读书》和《新知》三大品牌终于聚齐。 新出炉的《新知》试刊号已经出现在西安街头的书报摊。记者看到,该杂志试刊号的封面故事为“脑机界面”,探讨人与机器的融合之路。此外,还有“科技”、“学习中”、“互联网报告”等栏目与科技发展直接相关。 此前曾有猜测,《新知》会不会办成一本科普读物。但从试刊号来看,除了科学领域的文章,有关艺术史、电影、文学、音乐等人文领域的文章也并不少。 对于《新知》的定位,该刊编辑部在其官方微博中说明:“这是一本安静的杂志,与那些充斥于日常生活中的闲言碎语相比。它不关心每天都在变化的事情,它关心一些恒久的事情如何理性进步,以及知识生活的乐趣。过度的信息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新知》主编苗炜则表示,杂志的办刊侧重点就在知识生活这一块。对于知识生活,他个人的理解是:“一个人到了40岁左右,可能就对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的事关心不过来,他可能更在意一些长久不变的事情,比如关于理性的进步,人们总是要寻找一种安全感和认同感,我觉得《新知》可能是这么一个东西,让人们看到知识和理性的力量。”
![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推新杂志《新知》 不追新闻只谈生活](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495753088115.jpeg)
苗炜称,与《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主要由记者采写有所不同,《新知》的文章更多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完成,“很多时候都是第一人称叙述”,“像写脑机界面的欧阳良祺,他做大脑植入芯片的材料研究,所以他写怎么用计算机来检测人脑的意识,人怎么能通过自己的意识来控制机器等等。另外,有篇文章写人脑记忆,作者刘旭在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里做博士后研究”。 在杂志普遍定价10元—15元的情况下,面对《新知》20元的定价,三联书店的“粉丝”们喊“贵”者不少。 与网络反应相似,实体书店的经营者也对该杂志的市场前景表示怀疑。一家书摊老板告诉记者:“我只订了两本的货,因为感觉内容太深了,还有点贵,怕不太好卖。” 在图书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创办一份新的杂志本身就存在经济风险。 据称,为办《新知》,三联书店调动了《三联生活周刊》的骨干人马,前期投入达到800万元;基于对眼下杂志市场的判断,三联书店对《新知》的“考核”也格外宽松,允许亏损三年。 虽说有三联书店的金字招牌撑腰,苗炜对于《新知》的命运也远谈不上信心满满,他接受采访时就曾明确表示:“我说不上来对市场有什么期待,就是希望它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