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成都市服务业发展,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建设“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战略目标,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和《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7-2020)》等,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08-2012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和编制相关领域专业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基础
(一)发展基础。
1.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2007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8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实现税收314.4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9.2%;从业人数297.5万人,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43.3%,比一、二产业分别高出17.2和12.7个百分点。
2.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服务业门类齐全。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和仓储及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发展较快, 2007年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到58%;信息、商务、文化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
3.中心城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2007年,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3.3%,绝对值和增速明显高于其它区(市)县,已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二)面临挑战。
1.增速和占比下降。上世纪90年代全市服务业平均增速为14.8%,2001年以后平均增速滑落至11.9%,分别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和第二产业年均增速低1.7和5.4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54.1%下降至2007年的47.7%。与其它城市相比,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在末位。
2.现代化水平较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较小,2007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仅占服务业总量的36.7%,在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民生性服务业档次较低;2007年全市连锁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只有26%。有效产出不高,规模效益较低。
3.缺乏龙头企业带动。2007年,成都只有成都铁路局1家企业成为全国服务业100强;只有中邮物流1家企业成为全国物流100强;只有红旗连锁和互惠超市2家企业成为全国连锁100强;无一企业入围全国软件100强。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影响了服务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4.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空间布局规划滞后,区域分工不明确,空间资源开发无序。全市绝大部分服务业尚处于自发状态,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尚未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各区(市)县服务业发展重点不明确,存在同质化竞争现象。
5.政策体系亟待完善。发展服务业的政策体系不够健全,政策支持力度较小。特别是财政支持力度相对较弱,投入少且分散,缺乏政府引导资金和投融资服务平台支持;与工农业相比,在资源配置上服务业成本普遍偏高;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也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撑。
6.面临汶川特大地震和世界经济衰退双重考验。5.12汶川特大地震和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影响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和预期,对服务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汶川地震极重灾区都江堰、彭州等地是全市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部分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重大旅游项目严重损毁,极大地影响了全市旅游业、房地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世界经济衰退将使我市服务业招商引资和出口贸易等面临较大困难。
(三)有利条件。
1.独特的环境优势为服务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成都作为国家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独特、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在西南地区名列第一、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集聚了一大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新闻出版、文化演艺、公共管理等服务机构。优越的人文环境和完备的基础设施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2.广阔的经济腹地为服务业发展带来巨大市场。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辐射功能较强,服务业市场需求巨大;加之信息技术带来的服务业可贸易性增强,其服务半径将从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延伸至西部乃至更大的区域,有助于成都在开放型经济中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3.工业化、城市化加速为服务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成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必然创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大量需求;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也将促进民生性服务业的提档升级,推动服务业进入新一轮大发展时期。
4.优势行业为服务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成都住宿餐饮业、文化娱乐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发展较好,在副省级城市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软件产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服务外包发展势头良好,是全国首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旅游业尤其是国内旅游业发展良好,是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是西南大区金融监管总部所在地,也是西部金融机构种类最齐全、数量最多的城市,金融业在西部地区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这些优势产业为成都服务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5.灾后重建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带来历史机遇。尽管地震灾害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灾后重建也为成都带来了一次推进区域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机遇。大规模灾后重建将创造大量服务需求,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转移,为成都服务业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 “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城市定位,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服务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以民生性服务业提档升级提升城市品位,引领中西部消费前沿。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均衡化的服务业体系,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支撑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现代产业体系核心,把成都建设成为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二)发展原则。
1.改革开放,创新机制。抓住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契机,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以国际化带动服务业发展。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加快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步伐,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在动力,扎实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2.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遵循分类指导的原则,运用差异化政策推进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的发展,构建主业突出、联动互促、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业体系。
3.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在“全域成都”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引导区(市)县在融合发展的同时,围绕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形成区域功能明确、产业特色鲜明、配套服务完善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4.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竞争主体作用,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规划引导,实施政策聚焦,规范市场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最佳发展环境。
(三)发展目标。
1.规划期(2008—2012年)。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先导产业,做大做强金融业、旅游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教育培训业、体育产业和医疗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两城”(国际软件名城、国际旅游休闲名城),“两都”(中国服务外包和商务会展之都、中国文化创意之都),“三中心”(西部商贸和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城市功能,到2012年,基本实现建设西部现代服务业基地的目标。
——总量目标。2008—2010年为服务业的恢复增长期,三年内,增速分别达9%、12%、14%以上,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以上,服务业发展恢复到震前水平。2011—2012年为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期,两年内,增速分别达16%、18%,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
指标 恢复增长期 发展提升期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增速% 9 12 14 16 18
增加值
亿元 1728 1935 2206 2559 3020
——结构目标。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3%,为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奠定基础。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6%以上,到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超过42%,对一、二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民生性服务业提档升级步伐加快,传统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
——空间发展目标。“一核集聚、四城辐射、两带带动”的空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中心城区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四大新城成为成都重要的服务业发展功能区。
——吸纳就业目标。服务业就业年均递增6.5%,到2012年,吸纳就业人口超过36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超过47%,就业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2.展望期(2013—2020年)。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的带动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形成层次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服务业体系,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服务业发展市场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运行环境,力争使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成为成都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率先在中西部城市实现服务经济转型。
三、总体布局
立足“全域成都”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指导,按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民生性服务业城乡均衡发展”的思路,构建“一核集聚、四城辐射、两带带动”的战略性空间格局,优先规划建设26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
根据不同类别服务业行业空间集聚的一般规律和区位特征,以“一核集聚、四城辐射、两带带动”体现不同区域的主体服务功能。“一核”,服务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和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四城”,次级服务功能地域,分担或承担部分服务功能;“两带”,服务业的辅助功能地域,分担或共担部分服务功能。
(一)“一核”集聚。“一核”包括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成华区和高新区,是成都市服务业的核心功能地域,是服务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和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重点发展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推动商贸业和都市旅游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教育培训、医疗服务等行业,着力提升国际化服务功能,打造中西部服务业发展核心区。
——“两轴四片”集聚区。以人民路、东大街为中轴,以天府广场-陕西街片区、红星路-盐市口片区、骡马市片区和猛追湾-游乐园片区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金融、商务、商贸和总部经济等。
——“198”集聚带。利用“198”区域的绿色生态优势和独特空间资源,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健康休闲、商务和总部经济等。
(二)“四城”辐射。
“四城”主要包括近郊区(市)县范围,以新城为空间载体,以重大服务设施和项目为支撑,突出物流、商贸(批发)、商务、休闲旅游等服务功能,形成四大特色服务业功能区。
——北部商贸城。包括新都区以及金牛区、青白江区的部分区域。重点发展商贸(批发)、物流(铁路、公路)以及配套商务服务业,建成西部最大的铁路物流枢纽和商品交易集散功能区。
——南部科技商务城。包括高新区“天府新城”和双流县的部分区域。重点发展科技商务、会议展览、软件及服务外包、金融后台和空港物流,建成西部最大的航空物流枢纽和科技商务服务功能区。
——东部工业商务城。包括龙泉驿区和成华区的部分区域。重点发展为现代制造业服务的研发设计、工业物流、展示交易、教育培训和中介服务等行业,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建成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商务服务功能区。
——西部健康休闲城。包括温江区、郫县和都江堰市的部分区域。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医疗康复、体育健身和教育培训,建成西部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健康休闲服务功能区。
(三)“两带”带动。“两带”包括龙门山和龙泉山旅游发展带,重点发展观光度假旅游,积极发展为旅游配套服务和当地居民服务的商贸流通业。
——龙门山旅游发展带。包括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和邛崃市5个市县的部分区域。科学开发龙门山旅游资源,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包装和规划建设,重点发展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探险体验等,建成国际旅游度假区。
——龙泉山旅游发展带。包括金堂县、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和蒲江县6个区县的部分区域。重点发展度假休闲旅游,建成全国著名的休闲旅游胜地。
按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民生性服务业城乡均衡发展”的思路,根据“一核集聚、四城辐射、两带带动”的总体布局,以及各区(市)县的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确定各区(市)县鼓励发展的主要行业,形成既融合发展又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区域 鼓励发展方向
锦江区 鼓励发展商贸业(零售)、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
青羊区 鼓励发展旅游业(都市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商贸业(零售)、商务服务业。
成华区 鼓励发展商务服务业、商贸业、旅游业(都市旅游)。
金牛区 鼓励发展商贸业、旅游业(都市旅游)、商务服务业。
武侯区 鼓励发展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商贸业、教育培训业。
高新区 鼓励发展信息服务业(软件)、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会展、服务外包)、物流业(保税物流)、商贸业。
双流县 鼓励发展物流业(航空物流)、商务服务业、商贸业。
温江区 鼓励发展旅游业(休闲旅游)、医疗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教育培训业。
郫县 鼓励发展旅游业(休闲旅游)、教育培训业、商务服务业。
新都区 鼓励发展商贸业、物流业。
龙泉驿区 鼓励发展商务服务业(工业商务)、旅游业(休闲旅游)、体育产业(竞技体育)。
青白江区 鼓励发展物流业(铁路物流)、商务服务业(工业商务)。
新津县 鼓励发展物流业(公路、铁路物流)、旅游业(休闲旅游)。
都江堰市 鼓励发展旅游业(观光度假旅游)、商务服务业(会议服务)、信息服务业。
崇州市 鼓励发展商贸业、旅游业(观光度假旅游)。
彭州市 鼓励发展商务服务业(工业商务)、旅游业(观光度假旅游)、商贸业。
邛崃市 鼓励发展商贸业、旅游业(观光度假旅游)。
金堂县 鼓励发展商务服务业(工业商务)、旅游业(休闲旅游)。
蒲江县 鼓励发展旅游业(休闲旅游)、商贸业。
大邑县 鼓励发展旅游业(观光度假旅游)、商贸业。
四、先导产业
(一)信息服务业。
1.发展目标。2008-2012年,全市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2年达到250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8%,从业人员达到现有人数的4倍以上,形成新型化、高端化、国际化的信息服务业集群,打造国际软件名城。
2.发展布局。形成“五区、三基地、若干点”的产业发展布局。“五区”(高新西区、武侯科技园、高新起步区、孵化园、天府软件园)是指以高新区为主体,以武侯区、都江堰市为重点,辐射周边区域的成都信息服务业核心发展区;“三基地”(国家信息灾备基地、国家信息后援支持基地、国家IT服务基地)是指位于高新区内的国家级相关信息服务基地;“若干点”是指中心城区的若干节点。
3.发展重点。
(1)高水平发展软件业。以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信息安全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四大领域为重点,积极拓展软件外包业务、IT运行维护,鼓励企业通过CMMI和ISO等认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设计中心,形成研发设计企业群,增强成都软件业的整体实力。
(2)提升发展数字娱乐业和网络服务业。以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电子竞技、视频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动漫、数字发行等为重点,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内容研发中心、数字化媒体运作平台和数字娱乐消费体验中心。积极促进信息服务业与其他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和互动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建设金融、物流、商贸、会展、房地产等服务行业的信息内容增值服务示范性应用工程,提升成都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
(3)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统一的网络传输体系、数据资源与灾备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化应用支撑体系。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办好技术交易市场,加大核心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4)塑造成都信息服务品牌。大力引进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创建并发展大型信息服务业品牌企业集团。强化软件业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率,塑造“西部资源、成都开发、全球推广”的天府软件品牌。
(二)物流业。
1.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市基本建成结构合理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和物流信息平台,形成3-6户业务辐射西南地区、收入过10亿元的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社会物流总成本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5%以内,打造中西部铁路国际集装箱枢纽和最大的内陆航空港,建成西部物流中心。
2.发展布局。形成“两枢纽、一园区、四中心”的发展布局。“两枢纽”即成都国际铁路物流枢纽(两站两园)和成都国际航空物流枢纽(一站一园),“一园区”即成都新津物流园区,“四中心”即成都新都物流中心、成都龙泉物流中心、成都双流物流中心和成都保税物流中心。
3.发展重点。
(1)加快现代物流集聚区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加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建成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和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
(2)建设物流快速网络。进一步加快铁路、航空、公路建设,打通成都连接长江水运航线的水陆通道,实现公路、航空、铁路、水运多式联运。
(3)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一批拥有自身核心业务能力的本地物流企业,吸引一批国内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进入成都市场,提高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4)完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立以物流大通关为主要内容的物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以网上物流订单、电子结算为主要内容的物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
(三)商务服务业。
1.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市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50亿元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集聚一批国内外商务服务企业和总部企业,拥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承接国际业务的服务外包企业,建成中国服务外包和商务会展之都,打造领先中西部、服务国内外市场的商务服务产业集群。
2.发展布局。构建“八区、两轴、一带、五基地、五片”的商务服务业发展格局。“八区”是指以商务办公为主要业态的功能区;“两轴”是指以人民南路和东大街为发展轴线的商务轴;“一带”是指以商务服务和总部经济为主的“198”区域;“五基地”是指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工业总部基地;“五片”是指以会议、展览为主要业态的功能片区。
3.发展重点。
(1)大力实施总部经济带动战略。围绕“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着力延伸总部经济产业链,重点引进国内外企业的管理总部、投资总部、研发总部、营销总部、采购总部和结算总部等,培育20栋税收超亿元的“亿元楼宇”,建成面向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的“中西部总部经济摇篮”。
(2)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以高新区、武侯区、锦江区为核心区,以双流县为服务外包拓展区,加快发展金融后台、工程研发设计、医药研发、数据处理、动漫游戏、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客户服务和教育培训等外包业务。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建立起层次丰富的服务外包市场体系。
(3)构建“会展之都”。以集约化、国际化、专业化为导向,坚持会议、展览、节庆并举,大力培育会展市场主体,建立以大型会展集团为龙头、中小型专业会展服务企业为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化分工合作的会展企业组团。积极申办国际化的品牌会展,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等节会的国际影响力,鼓励会展主体积极策划和培育一批自办品牌展会,形成会展经济新的增长点,将成都建设成为领先中西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之都。
(4)大力发展资讯服务业。重点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事务等专业服务。推进公共关系、商业咨询、市场调查和包装策划等领域加快发展。引进和培育人力资源咨询、市场开拓与销售咨询、公司与组织发展咨询、产品和营运管理咨询等服务机构。
(5)培育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和调动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的积极性,大力扶持在蓉的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包含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机构、科技风险中心、科技评估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等层次和结构合理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西部科技服务中心。
(四)文化创意产业。
1.发展目标。2008-2012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4.5%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转型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产业综合竞争力进入中国西部城市前列,建成中国文化创意之都。
2.发展布局。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形成“五片、一带、多点”布局。“五片”是指:红星路片区,集聚发展成都传媒业和广告业,打造成都传媒创意产业集聚区;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望江公园片区,集中发展创意设计、当代艺术、视听娱乐等文化创意产业;红光楼-安彩厂-电子科技大学片区,集中发展现代艺术、创意设计、影视动漫体验等文化创意产业;高新区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和动漫游戏基地片区,大力发展网络游戏、数字创意和动漫娱乐等产业;红牌楼片区,依托家具与鞋业优势,集中发展创意设计、工业设计等产业。“一带”是指:“198”区域,积极发展创意设计、工业设计、动漫娱乐、艺术创作等创意产业。“多点”是指在各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内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等,在各区(市)县生态较好的区域发展农业园艺设计、城市文化设计、民间艺术设计等。
3.发展重点。
(1)以特色资源创造文化品牌。集中打造“大熊猫文化”、“金沙文化”、“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三大国际文化品牌,整合开发“三国文化”、“诗歌文化”两大文化资源,培育一系列品牌文化节庆活动,形成成都文化品牌。实施以大品牌促大发展战略,发展相关衍生产业和子品牌,构建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发展体系。
(2)大力发展优势行业。大力发展动画动漫产业,打造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强力推进传媒业,做大做强“存量”媒体, 新办或引进“增量媒体”,创办有影响力的全国发行的报纸或杂志。积极发展演艺娱乐业,丰富文化演艺市场,培育高端娱乐消费市场。大力发展广告业,在提高三大传统传媒广告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移动电视、网络、楼宇等多种新型媒体广告业发展。积极培育农业园艺设计、工业外观设计、生产工艺设计、建筑艺术设计、艺术创作策划、民间艺术设计、广告创意设计等创意设计产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版权服务体系,进一步依法开放文化创意市场,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
先导产业重大项目
1.信息服务业重大项目。
——软件及软件外包项目。加快天府软件园建设,大力引进和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中心、软件研发中心、IT运行维护中心,积极发展软件研发、软件测试等项目。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建设和完善数据灾难备份中心、CA认证中心、互联网交互中心、成都市信息中心及公共基础数据库体系、成都无线宽带城域网、数字电视传输网等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和产业化基础设施。
2.物流业重大项目。
——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加快建设成都航空物流园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成都新津物流园区;加快建设成都新都物流中心、成都龙泉物流中心、成都双流物流中心、成都保税物流中心,推动物流业向规模化发展。
——物流业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双流机场第二跑道和机场国际国内货运站的建设,促进机场货运停机坪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推进成都-贵阳铁路、成都-兰州铁路、成都-拉萨铁路的建设,加快沪汉蓉铁路货运干线建设进程,促进青白江大弯火车站、新津普兴火车站、龙泉洪安火车站及达成铁路复线、襄渝铁路四川段、成昆铁路复线(成都至燕岗段)的扩能改造。
3.商务服务业重大项目。
——商务集聚区建设项目。依托“两轴四片”所在区域,高标准规划建设商务集聚区、五星级酒店,提升商务集聚区整体档次和形象;新建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与商务集聚区的核心功能相配套;实施地下交通工程,缓解交通压力。
——服务外包项目。重点建设金融后台、工程设计、医药研发、数据处理、动漫游戏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客户服务和教育培训等服务外包重大项目,建设中国服务外包(成都)人才培训中心。
4.文化创意产业重大项目。
——传媒创意产业集聚区项目。以“创意成都”大厦和红星路35号等项目为载体,集聚文化传媒企业,将红星路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广告传媒产业集聚区。
——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项目。推进天府广场文化区、高新区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和动漫游戏基地、青羊绿舟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三圣花乡”文化创意基地、东郊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成都影视动画产业园区、安仁影视产业基地、成都国际版权交易保护中心、西南出版物市场等项目建设,吸引创意设计人才、工作室和创意产品营销企业,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数字电视网络建设项目。加快建设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无线网络项目(地面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和视听新媒体(网络电视)等项目。
五、支柱产业
(一)金融业。
1.发展目标。
到2012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1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金融业地位进一步增强,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区域金融机构集聚中心和区域金融市场中心。
2.发展布局。建设金融总部经济区和金融后台服务区。金融总部经济区包括东大街金融产业集聚区和天府新城金融总部商务区,形成投资机构密集、要素市场完备、集散功能强大的金融集聚区。金融后台服务区即高新区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形成以金融后台服务、金融创新、金融信息服务等金融衍生服务创新为主的金融集聚发展区。
3.发展重点。
(1)建设区域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区域金融市场中心。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吸引更多的境内外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在成都设立区域总部或法人机构,支持在蓉新设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建设区域金融机构集聚中心。加快区域金融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区域票据交易市场,建立区域性非上市公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壮大成都产权交易市场,筹建农副产品期货交易市场。吸引境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将客户服务中心、电子银行中心、票据处理中心、灾难备份中心和研发中心等后台总部落户成都。
(2)完善地方金融体系。支持成都银行实行跨区域经营并上市融资,鼓励省内外大企业集团在成都设立保险法人机构,支持证券公司创新业务,支持信托公司创新产品。通过重组或新设金融租赁公司,促进地方金融租赁业发展。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立担保公司,完善担保体系,扩大担保规模。
(3)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各类金融组织向农村延伸网点和机构,促进设立一批村镇银行、农业(村)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及小额信贷组织。完善农业担保体系,创新担保手段,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担保和农村土地使用权、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设立农业发展风险基金,建立财政、金融机构、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户的多方融资合作机制。
(4)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培育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引导企业在海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方式实现再融资,支持上市公司通过重组并购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设立政策性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商业性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
(二)旅游业。
1.发展目标。到2012年,实现接待境外旅游者约15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8亿美元,分别增长15%和20%;接待国内旅游者7393万人次,年均增长11%;旅游业总收入780亿元,年均增长14%。巩固四川旅游门户和西南旅游枢纽地位,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国内外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名城。
2.发展布局。以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旅游业发展基础和条件为依据,结合成都城市发展方向,构建“一核一区两带”的旅游业发展布局。
(1)“一核”,即以中心城区为主体的都市旅游核心区。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和现代商业时尚繁荣的优势,优化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消费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都市旅游。
(2)“一区”, 即“一核”和“两带”之间的平原和丘陵区域为主的休闲游憩区。发展乡村度假、主题娱乐等休闲旅游,形成城市近郊游憩圈。
(3)“两带”,即龙门山旅游发展带和龙泉山旅游发展带。龙门山旅游发展带包括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以“熊猫家园、山地度假”为主题,以发展入境游和中高端休闲度假游为重点,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龙泉山旅游发展带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金堂县、新津县、双流县、蒲江县,打造以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滨水休闲、民俗文化为主的特色旅游带。
3.发展重点。
(1)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强化“大熊猫”、“太阳神鸟”、“农家乐”等旅游体验品牌,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提升成都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突出成都枢纽地位与集散功能,打造国际化的西部旅游精品路线。加快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成都旅游的国际化水平。创新旅游促销手段,开发旅游产品,扩大区域旅游合作。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服务体系,引导国内外企业投资成都重大旅游项目。
(2)大力发展都市旅游。积极发展以休闲、游乐、运动为主的都市娱乐体验旅游,引导数字娱乐与旅游融合发展,增强成都旅游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加快美食文化集聚区建设,提升成都国际美食旅游品牌,发展集美食、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美食主题旅游。大力发展商务旅游。
(3)整体打造龙门山、龙泉山旅游带。以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为龙头,以西岭雪山、鸡冠山、天台山、龙门山等景区为依托,积极开发观光、登山、攀岩、徒步、滑雪、漂流、避暑、温泉疗养、探险科考等旅游项目,打造集观光度假、体验休闲、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依托龙泉驿周边(三岔湖、龙泉湖、龙泉山)、青白江山野旅游区、牧马山旅游休闲区、蒲江三大湖区,积极开发乡村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民俗观光、体育旅游、观光农业、大众休闲度假等旅游项目,打造乡村山地湖泊型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4)加快开发文化旅游精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加快水井坊特色街区、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锦绣工场”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开发以金沙遗址、十二桥遗址、望丛祠为代表的古蜀文明,都江堰为代表的水文化,以武侯祠为代表的三国文化,青城山、青羊宫、大慈寺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宝光寺、大慈寺、文殊院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杜甫草堂、望江公园、陆游祠为代表的诗歌文化,以安仁古镇、洛带古镇等为代表的川西民俗文化,以川剧、川酒、川菜、川茶为主要内容的美食文化等具有成都特色的旅游精品。
(三)商贸业。
1.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12年总额超过3000亿元;批发销售额年均增长25%,总额超过4000亿元;餐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总额超过600亿元;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0%以上,总额超过350亿美元。全力打造4个“百亿市场”、6个“百亿商圈”,建成中国西部的批发市场高地、时尚购物天堂、国际美食之都,成为服务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面向全球的商贸中心城市。
2.发展布局。按照建设西部商贸中心目标定位,构建“一区、四园、六圈、多点”的商业空间体系。
一区:改造提升春熙路—盐市口—红星路片区和骡马市—玉带桥—顺城街片区为主的中央商业区,形成领先西部的时尚购物和体验消费功能区。
四园:根据全市商品市场布局规划,加快建设北部商(贸)城集中发展区、青白江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双流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和龙泉驿商品市场发展区,形成西部批发市场高地。
六圈:规划建设沙湾—犀浦、光华—金沙太阳城—新城西、红牌楼、天府新城、猛追湾—建设路、钢管厂—锦华路等六大主力商圈,形成多中心购物天堂的基本骨架。
多点:依托城市地铁站点、城际轻轨站点和交通转换枢纽建设,大力发展地铁商业和郊区购物中心,形成若干片区商业中心。
3.发展重点。
(1)引导批发交易向市场园区集聚发展。结合产业布局、物流设施和口岸建设,统筹规划建设业态集聚、功能完善、交易现代、特色鲜明的商品市场园区。引导绕城高速以内批发市场向二、三圈层的商品市场园区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聚,同步规划建设典当、拍卖、租赁、期货、分拔、配送和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功能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市场园区批发交易服务功能和现代化水平。
(2)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向主力商圈集聚发展。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引导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酒店、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聚发展,形成功能各异、业态复合、辐射西部的主力新商圈,打造若干区域性商业中心。大力发展旅游、会展、文化和节会活动,吸引西部高端消费人群和境内外游客来成都购物消费、旅游度假、美食体验和开展商务活动,形成多中心购物和消费天堂的基本骨架。
(3)引导专业经营服务向特色商业街区集聚发展。根据各商业街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业态定位,新建和改造一批以专业化、连锁化经营为特色的商业街区,形成一街一品的城市商业名片。推进特色古镇商业策划、招商和业态调整,加快龙门山和龙泉山两带旅游特色商业街区(镇)建设。
(4)引导民生性服务业均衡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服务业惠民利民原则,促进连锁商业和超市下乡,围绕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扩大城乡消费,繁荣农村市场,努力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安全、便利、实惠的宜居消费环境。加快实施城乡社区商业、城区菜市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生猪屠宰厂(场)四大标准化建设,发展便民菜店与24小时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建立食品流通安全可追溯体系。
(四)房地产业。
1.发展目标。到2012年,房地产业的住宅功能和为产业发展提供载体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城乡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建设中国宜居之城和创业之都。
2.发展布局
在中心城区及天府新城重点发展高端商务和商业地产,形成商务商业地产集聚区。二、三圈层区域在发展普通型住宅的同时,大力发展高品质住宅地产,适度开发商务地产;在彭州市、新都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及金堂县的平原地区,重点发展工业配套地产;在龙门山旅游带和龙泉山旅游带,适度发展休闲度假地产等旅游地产。
3.发展重点。
(1)大力发展商业地产。优化房地产业内部结构,适当提高商业地产的比例,带动金融、信息、商贸、商务、会展、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发展。控制中央商务区等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内住宅房产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现代商务商贸房产、星级酒店集群,拓展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布局地下商业及配套设施。加快休闲度假房产开发,鼓励在龙门山和龙泉山两条旅游带适度发展旅游地产。在新都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金堂县等区域,积极发展为工业服务的商业地产,完善配套服务功能,营造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
(2)优化住宅地产结构。不断提升中心城区住宅房产品质,完善社区购物、娱乐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引进更多国内外知名的房产开发商,在温江区、新都区、龙泉驿区、双流县、郫县等近郊区大力开发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住宅楼盘。加快二、三圈层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和建设步伐,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生活配套,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推动商业地产物业经营健康发展。鼓励投资商采用整体持有商业商务楼宇等物业集中经营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物业服务机构,提升商业物业经营水平,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楼宇。进一步规范房产租赁经营活动,建立和完善房产租赁信息登记和共享机制,提高房产资源利用效率及房产租赁经营的交易透明度、税收贡献度。
支柱产业重大项目
1.金融业项目。
——金融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项目。发挥骡马市——顺城街——东大街沿线已形成的金融机构集聚的优势,规划建设金融产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建设东大街金融一条街,逐步形成集聚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成为西部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高新区金融集聚区项目。加快天府新城金融总部商务区和成都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建设,加快金融机构和金融后台服务机构的引进,打造金融总部集聚区和集金融数据备份、金融产品研发、金融信息分析、金融创新以及配套服务为一体的金融衍生服务创新集聚区,成为西部金融中心重要的功能区。
2.旅游业项目。
——龙门山旅游整体开发项目。依托龙池景区整体开发、虹口山地运动旅游度假区、西岭雪山景区整体打造等项目,建成集观光、避暑、滑雪、温泉度假、探险科考等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都市娱乐体验旅游项目。抓好成都欢乐谷主题公园、新会展中心海洋公园、国色天乡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启动“亚特兰蒂斯?黄金时代”欢乐水世界主题公园、国际汽车生态公园、高威体育运动公园、云湖天乡、天府水乡游乐中心、磁浮滑雪乐园、石象湖生态休闲旅游二期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休闲、游乐、运动为主的都市娱乐体验旅游。
——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水井坊特色街区、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锦绣工场”、保利郁金香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安仁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园、鹤鸣山道源圣城、南方丝绸之路大遗址保护区项目的招商,促进成都文化旅游业发展。
——商务旅游项目。以青城山—都江堰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为重点区域,加快香港巨龙酒店、新加坡悦榕酒店、青城豪森酒店、蓝光五星级酒店、和顺皇冠假日酒店、蜀都国际大酒店、牧马山度假酒店等高档酒店建设,促进商务旅游发展。
——大熊猫生态旅游项目。积极推动“熊猫小镇”项目、熊猫竹海体育游乐休闲公园、大熊猫生态园、大熊猫野化放养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大熊猫生态旅游品牌。
3.商贸业项目。
——主力商圈建设项目。加快中央商业区、沙湾—犀浦、光华—金沙太阳城—新城西、红牌楼—晋阳、天府新城、猛追湾—建设路、钢管厂—锦华路项目建设。
——市场园区建设项目。在青白江区、金牛区、新都区、双流县和龙泉驿区规划建设四大商品市场园区。其中,青白江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以青白江物流园区为依托,主要发展建材、工业原料、载重汽车及配件、大型机械及配件、机电设备等为主的市场集群;位于金牛、新都的北部商城集中发展区以成都国际商贸城为龙头,主要发展小商品、家具、医药、灯具等为主的市场集群;双流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以航空物流园区为依托,主要发展电子产品、服装、食品、农产品等为主的市场集群;龙泉驿商品市场发展区主要发展汽摩及配件、农副产品、纺织品、农资及化工产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市场集群。
——特色餐饮发展区项目。把餐饮业发展与古蜀文化、川菜文化、旅游文化相结合,加快“一品天下”美食特色商业街、天府华侨城国际美食广场、国际美食娱乐嘉年华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形成集餐饮、川菜文化展示、休闲、会议、运动保健于一体的特色餐饮集中发展区。
4.房地产项目。
——商业地产项目。加快建设九龙仓、国航大厦、曼哈顿国际三期、天府时代广场、攀成钢项目等一大批高品质商务楼宇,推动成都国际商贸城、红星路商业广场、红牌楼商业广场、来福士广场等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大力发展商业地产和楼宇经济。
——旅游地产项目。推动天府华侨城、国色天乡二期、中国(都江堰)水街、花水湾度假小镇、云湖天乡、北湖国际生态社区以及一批度假酒店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业配套房产。
六、新兴产业
(一)教育培训业 。
1.发展目标。到2012年,教育培训业增加值(含基础教育事业)达180亿元以上,占服务业的比重达6%,铸就成都教育培训品牌,为“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2.发展布局。构建“一核多点”的发展布局。发挥中心城区大专院校和商务楼宇集聚的优势,在接近消费人群的点位,布局青少年教育培训、职业生涯培训等满足新兴消费需求的教育培训项目;依托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规模较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会议培训基地。
3.发展重点。
(1)建设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围绕 “四基地” 建设目标,根据电子信息、机械、医药、食品、冶金建材、石油化工、信息服务、旅游、物流、商务商贸、现代农业等产业的发展需求,吸引国内外资本发展职业教育,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一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打造成都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品牌。
(2)开拓教育培训新兴领域。瞄准未来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教育领域,以青少年教育培训、职业生涯培训、个人兴趣爱好培训、老龄教育培训等为重点,提升市民素质,满足新兴需求,把成都建设成为教育机构荟萃、教育培训门类齐全的新型教育基地。
(3)培育和引进一批教育培训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开发网上教学课程,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和培训机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一流的教育培训运营模式,提升成都教育培训水平。
(二)体育产业。
1.发展目标。到2012年,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以上,占服务业的比重达1%以上,培育3-5个体育知名企业,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打造西部休闲运动之都和赛事之都。
2.发展布局。以龙门山、龙泉山、老君山等为载体发展山地运动,以各大水系为依托发展水上运动,在平原地区形成若干个体育服务片区(点),构建“十五基地、十一片区、若干点”的空间发展布局。
(1)十个山地运动产业基地:金牛区凤凰山主题公园、双流县牧马山体育产业区、彭州市龙门山山地户外体育产业带、彭州市山地体育运动公园、新津县户外拓展训练基地(老君山)、大邑县山地体育公园(鹤鸣山)、大邑县西岭雪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邛崃市南宝山综合体育运动区、蒲江县长秋山山地运动带。
(2)五个水上运动产业基地:青白江区一河两岸运动长廊、郫县沙西线体育休闲产业、金堂县体育运动服务区、金堂县水上体育游乐中心、新津县水上体育公园。
(3)十一个体育服务片区:金牛区天回体育公园、成华区体育森林公园、青羊区绿地北区运动休闲产业园、武侯区龙门山文体休闲中心、龙泉驿区锦江区体育休闲旅游片区、体育商品市场、温江区温江赛马场、新都区北部体育中心、龙泉驿区西部赛马场、十陵体育服务区、双流县锦绣东山生态体育健身走廊。
3.发展重点。
(1)大力发展体育休闲产业。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为目标,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体育旅游和体育竞赛等体育休闲产业。大力引进和组织国际体育赛事及大型活动,开发赛事经济,提升成都城市形象。
(2)打造体育产业链。吸引国内外知名体育用品品牌落户成都,推动体育用品业由生产环节向研发、商贸、会展环节拓展,提升体育用品的科技含量和体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加快金港赛道、四川国际网球中心、天府水城等项目建设,完善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体育设施网络,形成以成都新体育中心为龙头,以区(市)县级体育中心、片区级体育中心和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等为支撑的场馆群,提高全市的体育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三)医疗服务业 。
1.发展目标。到2012年,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不低于3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数不低于3人,每千人拥有病床数不低于5张;出院病人中外地患者的比例达到13%以上,医疗保健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医疗服务业初步成为带动高端消费的重要行业,建成集医疗、康复、保健与休闲功能于一体的西部医疗中心。
2.发展布局。中心城区依托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二医院、成都市三医院、成铁中心医院、成都市六医院等,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业。在温江区永宁镇建设成都国际医学城,建成全市现代医疗健康服务集聚区。
3.发展重点。
(1)推进现代医疗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端医疗、特色专科医疗、康复、保健服务,突出传统中医药特色,推动医疗保健与文化旅游、休闲健身有机融合。
(2)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医疗机构。整合市级医疗资源,实现医院资源科学布局。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兴办经营性医疗机构,支持部分有条件的医院与国际知名品牌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办医,加快培育国际化医疗机构。
新兴产业重大项目
1.教育培训业项目。
——在二、三圈层区(市)县规划建设一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教育培训。
——发挥中心城区商务楼宇汇集的优势,以一批教育科研大厦为依托,大力发展青少年培训、职业生涯培训等教育培训。
2.体育产业项目。
——体育旅游项目。结合龙门山整体开发,以都江堰虹口—龙池山地运动区,彭州龙门山户外体育休闲运动区,大邑鹤鸣山山地体育公园、雾中山成都国家小球基地、青霞运动小镇、西岭雪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邛崃南宝山航空运动区等项目为依托,融入滑雪、探险、登山、攀岩、水上运动等体育项目,优化体育旅游产品结构。加快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高威体育运动公园、四川国际网球中心等项目建设步伐,尽快启动金马湖体育旅游休闲区及金马河江安河健身运动体验区、猛追湾体育商业文化集聚区等项目的建设。
——体育会展项目。结合户外旅游开发机遇,紧跟全球体育市场的发展步伐,举办户外及体育用品、体育旅游博览会,实现体育、旅游和会展的结合,打造全新概念的专业展会。
3.成都国际医学城项目。
——在温江区永宁镇规划建设国际医学城,项目包括医疗康复园区、医学教育园区、医学科研园区、中医中药养生康复传统博物馆及医学学术交流园区等板块,将永宁镇打造成集治疗、康复、疗养、研发、休闲、健身等为一体的医疗服务功能区。
七、规划实施
(一)强化规划引导。
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在编制完成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金融业、商贸业、医疗服务业、教育培训业、体育产业等行业子规划;区(市)县按照“分工合作,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编制服务业发展的各项规划,尽快形成上下贯通、衔接一致的规划体系,指导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抓紧完善服务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定期公布全市和各区(市)县服务业发展水平、结构等主要指标。
尽快完善产业政策。依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立足成都的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快细化和完善成都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引导资金投向重点行业。在规划的基础上,出台鼓励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分类调整和完善相关产业政策,逐步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
(二)深化体制改革。
放宽市场准入。各类服务业企业登记注册时,除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外,各部门一律不得设置前置性审批事项。降低一般性服务业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并在营业场所、投资人资格、业务范围等方面适当放宽条件。继续稳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委托企业经营,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法规和规章未禁入的服务行业和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环保等公用设施建设,积极向信息咨询、房地产、旅游、商务服务、物流等产业投资,有效增加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市场化经营服务供给。
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推进探索政府购买服务,进一步推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配套服务由内部自我服务为主向主要由社会提供服务转变。抓紧制定完善促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配套政策措施。
探索新型服务业管理体制。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按照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理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体制,明确综合管理协调机构和职能,建立统一的政策标准,避免多头管理。鼓励服务业行业成立行业协会,建立保障行业协会健康有序发展的法律规范和管理体制,逐步建立适应成都服务业产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需要,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的行业协会结构体系。
实施服务业标准化计划。重点推进物流、旅游、商务服务、商贸等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大力开展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宣传和贯彻实施,积极组织制定地方标准,鼓励企业制订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内控标准。
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完善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和协调各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服务业统计工作。有关部门要加快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政府统计和行业统计互为补充的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健全服务业信息发布制度。地方财政要增加服务业统计工作投入。
(三)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推进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依据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加快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抓紧制订和完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措施和优惠政策。
深化多层次区域合作。推进成都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合作,扩大成都与西部省区的合作领域,积极拓展服务业区域合作的经济腹地,更好地发挥成都服务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成都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成都服务业开拓国内市场并连通世界的重要通道。
积极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相关部门要研究采取具体措施,为服务企业“走出去”和服务出口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品牌输出、企业并购等形式向外扩展,在更大空间配置资源,在更大范围组织营销,不断拓宽成都服务业发展空间。对服务贸易、软件和服务外包等开辟通关“绿色通道”,对中医药、文化、体育、对外承包工程等领域企业和专业人才“走出去”提供帮助。同时,鼓励贸易、咨询、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等企业积极为服务业“走出去”提供服务。
(四)优化政策环境。
加大财政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并逐年增加规模,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整合服务领域财政扶持资金,综合运用贷款贴息、经费补助和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服务业发展。要加大对重点服务业项目的投入,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服务业项目。
加大金融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和帮助品牌服务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合资合作、融资租赁以及产权交易等方式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发展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主要为中小服务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担保机构。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募集社会资金。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界限的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等多种改造、改组方式。
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梳理相关的税收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在支持服务业发展方面的税收优惠,抓紧制定相关实施细则。积极争取国家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所得税、营业税政策试点,以及软件开发、信息技术、知识产权服务、工程咨询、技术推广、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
在土地资源配置和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对服务业给予倾斜。在城市建设规划修编中,充分考虑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统筹考虑服务业集聚发展功能区用地。加强和改进土地规划计划调控,统筹安排项目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服务业新建重大项目用地。加强对服务业用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的履约管理,保证政府供应土地能够及时转化为服务业项目用地。积极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
完善服务业价格、收费等政策。进一步减少服务价格政府定价和指导价,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定价制度。根据国家有关价格调整安排,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清理各类收费,取消和制止不合理收费项目,按规定公示有关收费项目及标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对从事农村客运服务等方便农民出行的运输行业,比照城市公交客运政策,给予政策支持。
(五)增强人才支撑。
建立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吸引海内外高端服务业人才,对紧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与引进科技人才相同的激励政策,并妥善解决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各种后顾之忧。充分发挥现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社会机构的作用,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加快服务业相关学科的建设,发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服务专业教育,增设紧缺专业,培养急需人才。积极发展职业培训,加强对服务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积极发展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建立健全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严肃专业能力水平资格认证。
优化服务业人才任用环境。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人才、智力和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畅通服务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通过高酬重奖等措施留住人才,力争使成都市成为中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人才交流中心和集聚中心。
(六)加快项目建设。
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理念,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成都实际,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加强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努力提高项目工作水平。紧紧围绕成都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按照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的滚动发展原则,规划和建设一批区域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始终保持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增强发展后劲。
(七)监督规划实施。
在本规划的基础上,各相关部门应抓紧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协调。年度计划要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结合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年度发展目标。加强对规划确定的调控目标的监测预警和对重大改革、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跟踪监督。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要进行中期评估。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总体协调作用,做好服务业发展目标落实与考核、政策措施制定等督促检查工作,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规划执行和工作进展情况。
附录:名词解释
〔1〕服务经济:服务经济是脱胎于工业经济的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指一个区域的生产从以农产品或者工业品生产为主,转向以服务产品生产为主,服务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产业,不断从服务产业群里“溢出”新兴产业,使产业结构整体呈现日渐“软化”的趋势,服务经济的基本标准是服务业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超过60%,或者服务业中的就业者在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就业者中的比重超过6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应该明显超过一、二产业。2004 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GDP 的比重已经达到68%,因此也有学者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认为衡量服务经济的基本标准应该提高到70%以上。
〔2〕“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通信枢纽;西部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3〕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发展起来的产业类型,它的功能是为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以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依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
〔4〕民生性服务业: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生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7〕44号),民生性服务业是指为满足消费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供最终消费服务的行业,包括旅游、文化服务业、现代流通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
〔5〕经济腹地:经济腹地是一个与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相对应的概念。其内涵是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地域范围。经济腹地又包括直接腹地和间接腹地。直接腹地是指与经济中心距离较近、经济联系较为密切的区域,通常包括中心城市周边的郊县以及受该经济中心辐射较强的次级经济中心;间接腹地与经济中心距离稍远,它既是次级中心城市的经济腹地,同时又间接通过次级中心城市与经济中心发生经济联系。
〔6〕先导产业:先导产业是代表成都经济发展战略方向,成长性高、关联效益强、辐射带动作用大,能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行业,应全力扶持、促进高速发展,应当在资金投入、土地指标、财政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比较完备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7〕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是当前对经济增长、财政税收、促进就业有重大贡献的行业,应提档升级、强化支撑作用,应选择性发展大企业、大项目,利用差别性政策杠杆,推动结构优化升级,限制对资源的低水平、粗放式利用。
〔8〕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目前规模较小,但产业发展潜力较大,能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提供更完善和先进的服务的行业,应积极培育、力求突破发展,应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大机制体制改革。
〔9〕“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民生性服务业城乡均衡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高度集聚,通过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核心带动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培育大品牌、大企业、大集团,在市域范围内形成若干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产业集群,增强聚合辐射功能,实现服务业集约化跨越式发展。涉及民生福祉的民生性服务业要体现均衡化布局的原则,促进提档升级,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10〕“198” :中心城区内的198平方公里的非建设用地,这一片区分布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四周,主要位于三环路之外,外环路以内(包括外环路外侧的500米生态保护带)。